X

剃发·蓄辫·剪辫子——关于辫子的历史

中国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究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剪一次头发不论男女都是留着过肩长发。女真是渔猎民族,为了方便在丛林中穿梭狩猎,他们习惯将头发剪掉,留成辫子也就是“金钱鼠尾”。

自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孙之獬就提议朝廷下令颁布了“剃发令”。明确规定所有百姓必须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而咱们常说的关于正月理发死舅其实是“思旧”的谐音。汉族百姓在正月不理发,以思念旧俗。

一、 蓄发与剃发

帝国主义列强用船坚炮利敲开大清国门的那一刻,世界对中国的印象就是男人留着女人似的辫子。这一点受到了其他国家的耻笑,在许多电视剧中也有“洋大人”戏弄男人辫子的画面出现。在满清入关之前中原其实只有未开化的人才留辫子。韩非子曾说“古者,披发文身”。而伴随社会不断的进步,头饰也发展起来这是一种审美观点。而儒家学说盛行以后,则又为绾发代冠赋予了伦理意义。

1.中原不剃发的传统

汉书曰“中军上书,请受冠常缨,以绊南越王而致之阀下。遂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可见统治者对戴缨绾发的习俗不仅只限于中原地区,对其管辖的偏远百越地区也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这一习俗不仅是民俗的象征更能加强民族的凝聚力。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随着这个风气日益兴盛,此思想也日益的根深蒂固。而此后剃发和文身也变成了一种惩罚,如果犯了严重的刑罚而又罪不至死就用削发以事惩戒。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治军严格,行军打仗时不允许部下毁坏农田破坏生产,否则就要军法处置。

但是曹操的马在行军时由于受到惊吓,突然马失前蹄踩踏了田地。而自己下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而又不能将自己斩杀于是便自行削发以正军法。由此可见,在古代削发是一种仅次于杀头的惩罚。自秦汉以来此风甚盛,而这一观点也早已植根于万千民众的骨髓不可消除,直到清初才有了变化。

2.女真剃发习俗由来已久

女真古称“肃慎”又成“黑水靺鞨”,此民族古时在黑龙江松花江和长白山一带活动。又被称之为“林中百姓”。他们因为常年打猎,在林中穿梭很早就形成了留辫子的传统。就像建立金国的女真人他们的发型根据《金史》记载“剃半留半,于额角流一直线,线前之发皆剃,线后之发结辫吊于脑后。”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建州女真早就形成了“金钱鼠尾”辫,顾名思义就是他们的辫子可以穿过铜钱的孔,类似于老鼠的尾巴短细。而他们剃发的传统如今很难考证是何时开始但是在宋代中期的史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就有过对女真人的描述,而且《宋史》中也有不少记载“见辫发者辄歼之”。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判别金兵的方法,就是他们的辫子。

应当是女真祖先就有剃发的传统,因为留长发对于他们在密林中生活,生产非常不便。头发很有可能被枝叶挂住,而丧失捕猎良机。直到他们的后代再次入主中原,也保留着这个习惯。前边说到,保持统一发型能够加强民族认同感更有利于统治者对百姓的管辖。所以清朝入关以来,也将这一习俗在中原大地推广开来。

3.留头不留发

满清十万大军入关,坐镇北京。但其军队和人口非常少,前期很难实现对中国的全面占领,即使成功拿下也不是民心所向。于是明末重臣孙之獬投靠满清以后,为了讨好多尔衮便向他提议全国强制推行剃发留辫,以便更好管理。因为此事,孙之獬告老还乡之后,则被家乡父老所唾弃,并将其杀之于后快。

顺治皇帝颁布了“剃发令”之后,头发的去留从此再也不是个人喜好和风俗决定的,而成为了国家的政策。满清将剃发,变成了一种归顺于其统治的象征。而百姓蓄发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自然是不愿轻易顺从。

“宁作束发鬼,不当剃发人”汉人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抗,他们将留发视作忠于明朝的象征。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一时间各地腥风血雨并且酿造了许多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惨不忍睹的惨剧。清军在胜利后由于伤亡众多,于是也开始了报复性的屠杀,攻城之后肆意杀戮汉人以求慰藉。

但是随着南明势衰,百姓对于江山复辟的希望也在逐渐的瓦解。终于,汉人最终放弃了反抗。彻底接受了剃发留辫的事实。日复一日的看着辫子不断的生长,留辫便代替了蓄发成为了习俗。

从这个时候开始,辫子成了男人的固有发型。而许多大臣也以自己辫子清爽为荣,到处招摇过世正所谓是“暮暮朝朝,洗洗刷刷剃剃”。此后他们对于头上的辫子也是十分重视的,所以那时外国人提到中国的第一印象就是“令人费解的辫子”。在他们心里这成为了我们的标志,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才逐步了解到这一陋规早已不见。

二、辫子终被淘汰

清朝闭关锁国所以人们很难发现绑辫子的坏,而且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辫子。但是随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大门被西方打开。中西方的文化也有了交流,一大批的先进青年首先接触到了西方的风俗,他们便逐渐的意识到了绑辫子是一种陋习。“辫发为不雅观者,辫发久而不洗难忍其污秽”。

但是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鲁迅在《藤野先生》中也曾提到过这点。终于新加坡的有八十多名华人决定剪掉辫子,穿上西装。此事传到国内之后,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也在无数国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1. 维新变法

康有为等人发起的维新之便旨在移风易俗,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他曾经就大胆的向光绪皇帝提出了要求全面废除“剃发令”以“兴民族之精气神”。而且他还主张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以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

所以在《大公报》上就曾提出主张,先让留学生试行剪除辫子。一来是为了防止受他人嘲笑,更容易融于西方文化。二来是让洋人看到中国变法之决心。但这种做法还是受到诟病,因为其有“排满”之嫌疑。

而许多进步人士却并不以为意,例如黄兴他就率先的剪除了辫子以证自己排满革命的誓言。在一八九五年日本的留学生以孙中山为代表,数百人掀起了剃发易服的浪潮。从此渐渐的波及到国内。

2. 辛亥革命

留学生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归国之后,自然不愿再受满清政府奴役。受他们的影响先是在江南地区的少数学生剪出辫子再扩展到江北而后一九零七年,军队剪辫之风也蔚然盛行。

随着武昌首义的成功和辛亥革命初步告捷,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做到这一项首先就是要去除他们习俗的标志—辫子。同时他们将有辫子与否看作是政治立场的象征。如果去除辫子则是“革命派”,反之则是“保皇党”。

就像张勋复辟的时候他的军队就被称之为“辫子军”,以留辫子来向人证明自己对满清的忠诚。不愿剪除辫子的人一开始也并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如果剪了与数典忘祖无异。

革命先驱刊物《申报》就曾报道过在湘潭县城,因为强制剪辫子还造成过人员伤亡。而电视剧《闯关东》也展现过传武剪了辫子之后,被大哥数落的情形。鉴于此现象层出不穷,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出台通令,要求必须剪出辫子否则便视为反对革命。

进入民国以后,辫子终于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因统治者巩固政权需要而强制推行的政策,影响也已经逐渐的弱化。而想留下辫子的百姓,不过是因为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禁锢,不愿违背祖制罢了。

世界各国曾经以鄙夷的眼光看待着令人啼笑皆非的辫子,在一时之间辫子竟成为了中国的象征。自民国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有不少人以看穿着怪异服饰的辫子人为噱头,作为来中国旅游的广告四处宣传。可见,辫子的历史给国人带来了多大的屈辱。

结语:

辫子从其实施到废除,都经历了很大的波折。先是让汉族忘却千年传统,再是让民族接受新的思想。可以说辫子推广到结束历程,是一部封建到共和缩影的史书。

不论留何种发型,只不过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措施。但是百姓因为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对于传统极为重视。它曾经是整个汉族的耻辱,也曾经是走向新时代的标志。随着张勋复辟这场闹剧的结束,辫子终于还是遭到了淘汰而且受到了无情的鞭挞和嘲讽。

参考文献:

《宋史》

《金史》

《清史稿》

《大同闻异录》

《大公报》

《申报》

《东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