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6日 星期三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伤仲永”的故事家喻户晓,文中的方仲永是一个公认的神童,5岁时未识书具便能写诗。然而,这个天才少年却最终泯然众人矣,变成了普通人。

在现代,我国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事件。他就是刘路,小的时候,他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成绩总是相对不理想。

可是,就是这个“学渣”却攻克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被中南大学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还被三位院士推荐,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他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又能从“学渣”成为“数学天才”?

老师眼中的“差生”

1989年,刘路出生在大连,他的父母都是理工科的学霸,自然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

只不过,刘路的表现显然看起来并没有遗传到父母的数学基因。

从小学开始,他的数学成绩相对于班里的其他孩子来说,都不是特别好。

好在,虽然成绩没有特别突出,刘路好歹是顺顺利利地进入了初中。

只是上了初中的刘路,依旧是那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样子。

当时他的数学老师总是三番五次地把刘路的母亲请到学校,与她交流刘路的学习状况。

一次考试过后,老师忧心忡忡地找来刘路的母亲,然后交给她一份试卷。

刘路的母亲一看,刘路卷子上的解题步骤总是稀奇古怪的,虽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答案显然拿不到高分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母亲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向来都是开明的,要是孩子喜欢什么,他们都支持孩子去做,完全尊重孩子的爱好。

而刘路也从小就表现出来了对数学的喜好,爱数学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为了一道数学题,他能够完全沉浸在其中,外界的任何喧闹都无法打扰到他,甚至连刘妈妈喊他吃饭都顾不得。

每天晚上,刘路房间的灯都亮到很晚,刘妈妈去劝他睡觉时,都能看到他在书本上写写画画,草稿纸都摞了一大堆。

可是,对待数学这个态度的刘路怎么成绩都这么差呢?自己的孩子脑子又不笨,难道刘路真的不是学数学的这块料?

不止刘路的家人困惑,刘路的老师也是摸不着头脑。说他数学不好吧,他的答案一点都没错。

说他数学好吧,但是他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不及格的次数也太多了一些。

每当刘路一次次地算对结果,过程却一点都不对时,刘路的老师甚至开始怀疑起他是不是作弊了,步骤乱写一通,然后偷看了别人的答案。

为此,老师还单独又给刘路出了一套题,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刘路顺利地写出来正确的答案,而解题步骤一如既往地不符合老师教的。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对此,老师与刘路促膝长谈了一番,这才得知,刘路并不是不会做题,他只是用了自己的方式来解题,然后答案都是正确的。

刘路称,这些题他都会,只是他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题。

他不明白, 为什么明明有更简单的解法,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呢?

到了这时,老师才反应过来,原来刘路并不是学不会,只是他太聪明,又不知道怎么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才会变成这样。

或许,这个孩子的数学造诣比自己还要高,那就不能用普通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

但是同时,老师也劝说他去尝试着按照标准的步骤来解答,这样的话才能拿高分。等到他考上了大学,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专心钻研数学了。

2005年,刘路考进了大连育明高中。

就这样,刘路的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好的时候能在偏科的情况下跑进班级前几名,差的时候直接就是班级倒数。而且,刘路的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在刘路看来,他对于数学的喜爱并不是一种应试教育下的不得已,而是他真的热爱这些数字。

刘路在上高二的时候,老师发现他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看书。

由于当时班级里有一些学生经常在课上看小说,便理所应当地将刘路当成了其中的一员。

当老师将刘路的书拿出来后,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数学教材。

在老师的追问下,刘路承认他已经在课余时间自学了高中数学的全部课程,然后才开始学习大学教材。

或许是之前埋下的大学梦,在刘路高三那一年,他突然发奋图强。将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分一些到了其他科目上,就这样,刘路的成绩突飞猛进。

2008年,刘路即将完成高中学业,当时要报考志愿的时候,在自己的志愿表上,他毫不犹豫地全部都填了数学专业。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事实证明,刘路并不是一个笨孩子,他的努力没有被辜负,最终取得了575分的成绩。

其实,按照刘路预估的分数,他应该能取得更高,而其中的原因或许就是刘路我行我素地在试卷上少写了不少步骤就得出了结果而扣了一些分数。

破解“西塔潘猜想”

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刘路选择了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顶尖学府,不知道是多少高三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刘路在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数学上的前提下还能考入这里,足以证明他的优秀。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2008年,步入了大学校园的刘路,依旧是“一心只读数学书”的状态。

当别的同学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刘路将自己泡在图书馆里,还借了全英文版的数学著作。

在大学校园里,刘路并不是一个佼佼者,但是这些他并不在乎。

他唯一觉得高兴的是,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数学世界里,更没有外界的事情来分散他的精力。

大二的时候,刘路已经开始自己学习数理逻辑了。他在这个方面天赋极高,进步也是特别快,有很多次,他都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一些新的概念。

只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些早已被其他人提出,而他也只是在这里领域的众多探索者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这着实让他有点失落,但是,刘路很快就从沮丧的心情中走了出来。而这些,也都成为了促使他前行的动力。

2009年,刘路正在上组合课,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是何伟教授。

在课上,何伟教授顺口提到了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这个定理是1930年由英国一位数学家提出的,又被称为“友谊定理”。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现在有一群人数不少于3的人,随便挑出来两个人,他们都恰好有一个都认识的人。因此,在这群人中,那么一定会有一个人,是剩下的所有人都认识他。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拉姆齐

当然,这个定理的专业术语并非这样。只是自从这个定理提出来之后,几乎所有的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在进行这个定理证明的研究,却没有任何结果。

而这个定理的难度性之高,或许从匈牙利一位数学家口中的玩笑话可以得到证实:“要是现在有一个外星人的军队让我们证明这个猜想,否则就会毁灭地球。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尝试去消灭这支外星人的军队。

巧合的是,刘路对此十分感兴趣。

2010年8月,刘路转向了反推数学的领域。

反推数学是他之前学习的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一般情况下,在我们认知中的数学,都是进行的从公理到定理的研究。

而反推数学恰恰相反,则是先有定理,然后再进行公理的研究。

除了刘路之前接触过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最出名的还有1995年英国一位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以此提出的一个猜想。而这个理论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便是“西塔潘猜想”。

自从西塔潘提出之后,全世界的学者都在尝试证明这个猜想。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但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对数学有着极大兴趣的刘路,也有着不服输的精神,他想用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难题。

2010年10月,刘路正在校园里散步。

突然,他灵光一闪,脑子里迸发出一个想法:“之前为了验证西塔潘猜想,他用过一个方法,也许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能够证明它”。

想到这里的刘路异常激动,他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要是这个想法能够成功,或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一向淡定的他此时就跟发了疯似地飞奔回了宿舍。

到了宿舍之后,他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拿出本子就开始涂涂写写,生怕自己的灵感从脑海中溜走。

当他完成证明之后,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困扰了学术界这么久的谜题,难道就这样被自己解开了吗?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又抓紧时间写出了英文版的解题过程,以“刘嘉忆”的笔名发给了国外的权威书籍《符号逻辑期刊》。

巧合的是,该刊的主编汉斯杰弗德教授,同样也是一位著名的逻辑学专家,他一直也在不断地研究西塔潘猜想。

当看到署名为刘嘉忆的人发来的邮件,还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时,他迫不及待地就点开了。

一开始,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然而,当他接着往下看的时候,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根据这个邮件,西塔潘猜想的结论很有可能被证实。

只不过据他了解,他从没听说过,在中国的数学界,有刘嘉忆这号人,因此他不免有些疑惑。

数学改变命运

2011年,自从汉斯杰弗德教授看到“刘嘉忆”的邮件之后,就一直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念念不忘,想要亲自见一见他。

当时,新加坡的庄志达教授去美国进行学术访问,两人碰面之后,庄志达被问“是否认识一位名为刘嘉忆的学生,他来自中南大学”。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遗憾的是,当时庄志达并不认识这位“无名小卒”。

当他与自己的老师丁德成通话时,提到了刘嘉忆的名字,丁德成是我国的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

事有凑巧,丁德成教授还真的认识刘嘉忆。原来是在那年2月的时候,刘路想要考取丁教授的研究生,便发邮件与他交流自己的想法。

当时,刘路给丁德成教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的邮件署名是“刘嘉忆”,邮箱的名字则是“6+1”,这个谐音让丁德成教授印象深刻,他觉得这孩子还挺有趣的。

当从庄志达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可能做出了关于西塔潘猜想的研究时,他也被震惊了。

到了2011年5月份的时候,国内的几所知名高校,在杭州举办了一个关于逻辑方面的学术会议。丁德成专门向主办方提议,邀请中南大学的刘嘉忆同学来参加会议。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在现场,刘嘉忆向与会人员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

刘嘉忆的报告结束,全场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座的每个人都被眼前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学生所震惊了,他的研究成果足以震撼整个学术界。

就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汉斯杰弗德教授也没有闲着,他将刘嘉忆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了其他的顶级专家。

当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刘嘉忆的研究时,就好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喜。

其中的一位学者认为:“刘嘉忆的研究成果,是反推数学以及计算性理论方面的一大进步,他推动着这个领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就在2011年6月,刘嘉忆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在其中,汉斯杰弗德教授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这么多年,研究该问题无疾而终者众多,而我也是其中一员。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些问题被解决,我感到十分高兴,你的研究成果是如此的优秀,请你接受我最诚挚的祝贺。”

同时,对于刘嘉忆论文中的几处步骤,汉斯杰弗德教授也进行了略微的简化使其更完美。

在邮件最后附上了他修改的版本,并告诉这个中国学生“你可以随意使用这些修改内容。

2011年9月16日,芝加哥大学举办了一场学术研讨会,在汉斯教授的强烈邀请之下,刘嘉忆飞往美国,并在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报告,长达四十分钟。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刘嘉忆是会议上唯一一个来自亚洲高校的学生,这便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刘嘉忆也对这次与国外数学家的接触感触颇深,他所接触的这些专家全部都一心钻研于学术,这是刘嘉忆的学习的榜样,也是他的追求与目标。

这件事没过多久,丁德成就在一场数学研讨会议中见到了中南大学的侯振挺教授。

丁教授特别激动地说道:“你还不知道,在你们中南大学,可真是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学生!”

随后,他便讲了一些刘嘉忆的事迹,侯教授也对这个学生十分感兴趣。

回到学校之后,他就立即找到了刘嘉忆。

而实际上,刘嘉忆也对侯教授仰慕已久,但是侯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他只是一个本科生,一直都没有机会与侯教授讨论学术问题。

现在终于有了一次机会,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在两个人的交谈中,刘嘉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日后的研究方向,侯教授大为惊喜,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就决定收刘嘉忆做他的学生。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侯教授十分珍惜刘嘉忆这个人才,向中国科学院的三位院士推荐了刘嘉忆。

他们向教育部写信,请求能够同意破格招收刘嘉忆为研究生,以在日后,能够更好的培养这位学生。

虽然刘路解出的西塔潘猜想在其他更复杂的难题面前并不是那么突出,可是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大三学生,能够破解这个国际的数学猜想,已经很令人震惊了。

当时,中南大学的校长还破格批准刘路硕博连读,并且还为他专门打造了一套适合他的学习方案,用尽一切方法给刘路的学习提供便利。

中南大学甚至还表示,要是刘路在读博期间,觉得三年的学制过于刻板的话,学校还能够专门为他开通一个人才培养通道,提供合适的跳板。

最年轻的正教授研究员

2012年, 刘路的研究成果被刊发,轰动了全球的学术界。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的刊发论文

不久,“西塔潘”这个世界性难题被大三学生解决了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国内,人们纷纷以“奇才”、“天才”的桂冠给他。不少媒体还以他在一夜之间就破解世界性的数学难题为标题吸引眼球。

刘路对于这样的掌声,并没有沉溺于其中,他冷静地表示:

“人们常说我一夜就破解了难题,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从我开始认识这个问题得出结果,期间一共是经历了两个月。我也并不是专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只不过是在想其他的问题是偶然觉得可能会对这个猜想有用。可以说,能有现在的成果,即使偶然也是必然,不然要是没有我之前的积累,这个问题并不能解决。”

2012年3月,中南大学打破常规,使刘路成为了别人多年也无法企及的正教授研究员,当时年仅22岁的他一下子便成为了这个领域最年轻的人士,同时还获得了一百万元的奖励。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对于这件事,刘路收到的不仅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一些指责。有些人认为刘路的资历,现在就取得这样的职称并不够格。

只不过,沉浸于数学世界中的刘路显然对这些批评并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学术研究。

成为了“学术明星”的刘路,显然并没有躺平,而是选择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研究。

2013年,刘路又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图,继续着自己前行的脚步。

刘路的经历,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人钻研学术只是为了加分或者评选职称,而像刘路这样一心只是为了热爱的人少之又少。

“学渣”破解世界难题,三院士联名举荐,破格成最年轻教授

刘路的成功之路,向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从他的经历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刘路几乎与应试教育对着干,极具天赋却成绩平平,并不过多为自己的前途而考虑,将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数学世界里。

可以说,刘路是幸运的,从小到大他的学术研究都没有被摧残,中南大学能够破例为他开通绿色通道,他也没有沉迷于外界的追捧之中,“伤仲永”的悲剧并没有在他身上上演。

中南大学也是幸运的,能够有刘路这样一心钻研学术的学生。

我们的确应该考虑,更多的像刘路这样成绩平平却极具天赋的孩子,是否会葬送在死板的教育模式下。而在全中国,还能再出多少个刘路?

参考文献:

天津日报:中南大学学生破解国际猜想 获学校定制课程(图)

光明网:大连奇才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改写计算理论历史

中国青年报:刘路:我坚持了自己的兴趣

上一篇新闻

2022高考地理题对教师和学生有何警示?

下一篇新闻

阿里集体婚礼上的老外:意大利小伙为追中国姑娘,学吃鸡爪;“学渣”8年搞定“学霸”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