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张爱玲,年轻人首先会说就是写《色戒》的那个人,年龄再大一点最熟悉的是她同名小说改编的《半生缘》,老一辈人对她有印象的大概也都会骂她一句女汉奸。张爱玲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张爱玲出身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母黄素琼。十岁时父母离婚,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后来父亲再婚。在一次跟后妈口角后,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之后,逃出跟母亲一起生活。这时,母亲已经有了新的丈夫,1939年,因战乱前往香港大学,在这里认识了炎樱。1941年珍珠岛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香港大学听课,母亲新丈夫死于新加坡战火。
张爱玲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发表于圣玛利亚校刊,当时她年仅12岁。一年后在校刊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16时在《凤藻》发布散文《秋雨》,17岁发表了小说《牛》、《霸王别姬》。1943年,张爱玲结实了月刊《紫罗兰》主编周瘦鹃,并在其报刊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香炉》。
同年,结实了影响她一生的男人—胡兰成。 胡兰成,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嵊县人。胡兰成年轻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 1940年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洗白。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胡兰成借道香港逃亡日本,晚年旅居台湾开课教书,其文学才能曾影响部分台湾文人,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1981年7月25日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
其实,张爱玲结实胡兰成也是一个巧合。1943年时任汪精卫伪政府宣传部部政务次长的胡兰成,因为不赞成对英美宣战得罪汪精卫。在得知胡兰成入狱后,苏青便带着张爱玲去找周佛海为汪精卫求情。在胡兰成出狱后,在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后,对她的文采赞赏不已,便亲自上门拜访,在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长谈后,24岁的张爱玲对38岁的胡兰成一见倾心,就在这一年张爱玲发表了《倾城之恋》,关于《倾城之恋》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1944年,在各方面的影响下,胡兰成与第二任妻子全慧文离婚,这时的胡兰成已经有了七个孩子,除了第五个早夭,前两个是前妻方唐玉所生,其余五人皆是全慧文所生。
同年,张爱玲先后写了长篇小说《连环套》、散文《烬余录》和小说《花凋》、《谈女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一年,胡兰成结实一个姓周的护士,并开始了同居的生活。在日本投降后,胡兰成也开始了逃亡生活。但是,在逃亡中认识了另一个女人范秀梅。之后,张爱玲便对胡兰成彻底死心,在决绝信中写道: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1956年在美国结实了第二任丈夫,美国著名剧作家赖雅,在相识半年后,张爱玲便嫁给了这位大她30岁的剧作家。之后张爱玲于1957年写出《五四遗事》、1966的《怨女》、1967年的《半生缘》、1979年的《色戒》等传世小说,1977年出版了《红楼梦魇》,这部《红楼梦魇》被一些张爱玲的忠实粉丝称之为,红学研究的一个范本。还有就是1975年,发表了一个自传性质的小说《小团圆》。很多人都说,张爱玲把自己的一生和最想说的话全部都放在了这本书里。1995年9月8日逝世,当房东发现时,已经去世有一个星期了。一代才女,走于无声无息,尽管她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当她去世时身边却了无一人。
张爱玲的才华是毋庸置疑。她早期的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风格化极为强烈的描写能力。但是,这些奇谲、剑走偏锋的描写到底好在哪里,却常常难以说清——所谓精妙的比喻,华丽的辞藻,不过是张顺手的炫技而已。移居美国后,也多从事于翻译和剧本,然后十年写下了《红楼梦魇》。晚年,在才华枯竭的时候,回归于文学。
张爱玲生于动荡的上个世纪20年代,但她本人的作品却很多都是关于男女之间的感情。张爱玲是最懂爱情的人,也是最不懂爱情的人。她一边把男女之情剖析的十分明透,另一边又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不仅被始乱终弃,而且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