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7国创业者来华培训:来中国学习,少走20年弯路

海外学员在阿里巴巴商学院与创业学生交流。

学员在杭州临安区白牛村等地方参观农村电商。

学员在浙江嘉兴菜鸟仓库参观学习智慧物流。

在马来西亚创业圈,纳迪(Nadhir)小有名气。他经常穿着印有卡车图案的红色Polo衫,出现在各种访谈节目中。

纳迪是马来西亚吉隆坡一家互联网物流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他的公司在马来西亚有100多个分部,雇佣了几千名货车和卡车司机。

可这两年令他发愁的是,公司规模扩张了,每月收入却一直徘徊在几十万美元。

在纳迪发愁的时候,中国西部的一个小伙子开始创业了。

2017年,一位名叫沈杨健的大学生毕业后,尝试在网上卖水果。现在他的网店每个月成交额超过100万美元。

不久前,纳迪见到了沈杨健。听完沈杨健的故事后,纳迪很吃惊,更重要的是,他重拾了信心。“在中国10天的学习,将推动我未来10年的发展。”纳迪说。

纳迪所说的10天学习是指他近期参加的互联网创业者计划,正是这个计划让他知道了沈杨健的故事。这个计划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阿里巴巴商学院共同发起,计划在5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训1000名创业者。

最近,来自泰国、印尼、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7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37名青年创业者报名参加了培训。

“像第一次进城看到摩天大楼”

“生活像一列火车,很少有什么能掠过你的车窗,然后改变你向外张望的姿势。”当29岁的谢雪莲(Francesca Chia)在微博中写下这句话时,她已经找到了这个“很少有”的东西。

谢雪莲是纳迪的“老乡”,她以马来西亚互联网企业GoGet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培训。“当我在报名截止前几分钟点击‘提交’按钮时,我并不知道,这会改变我。”谢雪莲说。

对谢雪莲而言,中国并不陌生。2007年,谢雪莲在清华大学读过书。但是,这次来中国,她仍然感觉“像第一次进城看到摩天大楼,然后说:‘哇!我们家乡没有这个。’”

一到浙江杭州,谢雪莲突然意识到,自己忘了将马来西亚币兑换成人民币。当她到处找地方换钱的时候,她得知,在杭州,很少有人会拿现金消费。“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蠢事。”谢雪莲说,中国变化太快,正在进入无现金社会,跟我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

吴亦颖(Ng Yi Ying)也参加了这次培训。她算是谢雪莲的学妹——2012年,她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刚到中国读书的时候,父母担心她在中国买不到生活必需品,就给她带了100公斤的行李。当到了清华大学校门口后,她被满眼的包裹震惊了——所有人都在网购,淘宝上能买到几乎所有想要的东西。那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网购时代。

纳迪也感受到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起初,纳迪会带着钱包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可是到培训第4天的时候,他直接将钱包扔在了宾馆房间里。“因为根本用不到现金。我可以用支付宝购物、转账、充话费、玩游戏……”纳迪说。

中国的这些变化,引起了一名叫他诺(Taro)的泰国创业者的兴趣。于是,他这次也报名来了中国。

他诺是泰国一家旅游公司的CEO。泰国旅游业是东西方文化碰撞最显著的产业之一。让他诺感觉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东西方支付方式的明显不同。西方人使用维萨(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但是中国人到哪里都是用手机,都要扫二维码。“泰国旅游业如何真正实现无现金支付,如何改变传统行业,还需要深入的思考。”他诺说。

“以前向西看,现在向东看”

今年33岁的巴基斯坦人弗权·基德瓦伊(FurquanKidwai)曾是英国苏格兰银行最年轻的副总裁,一度是美国纽约华尔街和英国伦敦金融街的投行精英。2013年,弗权·基德瓦伊决定从英国回到巴基斯坦创业——创立名为Dawaai的在线医药平台。

7年的投行经历,让弗权·基德瓦伊的创业一开始就头顶光环。然而,创业5年的他这样描述现在的状态:每天早上7点半,把5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是我每天唯一能跟他交谈的机会,我每晚要工作到11点半才回家。“即使是这样忙,我已经3个月没有给自己发过工资了。严格意义上讲,我现在是破产状态。”

弗权·基德瓦伊说,他曾经试图招聘在英国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可当他们看过他租的办公室后说,“太糟糕了,我不干”。除了招不到人,Dawaai也没有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西方的经验没有给弗权·基德瓦伊带来想象中的成功,于是,他开始向东方求教。“我所受的教育全部来自西方,在来中国之前,我没有想到,我会从中国义乌,从阿里巴巴商学院学生身上,找到强大的力量。”弗权·基德瓦伊说。

谢雪莲有着同样的感受,她说:“以前我们向西看,学习西方的绩效考核、流程管理、精益框架等等,这次中国之行让我们开始向东方看。”

在阿里巴巴,学员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体验——倒立。这是阿里巴巴早年的文化之一,淘宝早期员工,都要倒立30秒才能入职。倒立可以让人换个角度看世界。

在谢雪莲看来,中国之行就是让她换了一个角度看世界。西方企业强调绩效,中国企业更强调文化。

培训第二天的第一场讲座是讲文化。让谢雪莲感到奇怪的是,主讲人来自财务部门。“讲企业文化不应该是找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吗?”谢雪莲有些纳闷。后来她明白了,如果一个公司企业文化够浓厚的话,哪个部门的人都能讲清楚。在阿里巴巴,谢雪莲接触到的企业文化是:拥抱变革、团队合作、利他主义、客户至上,等等。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全世界认可。在阿里巴巴的课堂上,经常听到创业者们对“一带一路”的提问。

马来西亚创业者黄芷情(Lennise Ng)说:“我相信‘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将会把各国联系到一起,成为普惠式全球化的一部分。”

“这个数字是不是翻译错了?”

实地参观比课堂培训更让学员们印象深刻。

在参观孵化器期间,当演讲人说到“去年中国科技公司融资超过3000亿元”时,学员们面面相觑。

“当时,我在想,这个数字是不是翻译错了。”谢雪莲说,后来参观很多企业发现,他们在讨论问题时使用的单位不是“百万”,而是“十亿”!中国的市场太大了。

阿里巴巴商学院孵化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每天销售一万条安全带,第一年利润就达到了2400万元。这让谢雪莲很震撼:“现场参观的学员,将各自的公司加在一起,才能有这样的利润,而我们这些公司都已经经营了2—4年了。”

培训中接触到的很多案例也让纳迪感到震撼。在距杭州80公里的农村,4个家庭靠卖核桃,年收入2000万元;一个贫困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从2003年开始创业,2008年之时刚好赶上电子商务发展浪潮,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

当然,让纳迪印象最深的还是沈杨健的故事。

沈杨健是阿里巴巴商学院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沈杨健多次到新疆阿克苏、库尔勒、奎屯以及青海、四川等地,对当地农民进行农村电商培训。他发现各地有太多好的农产品,可是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甚至年年滞销。于是,沈杨健萌生了帮助这些农民卖农产品的念头。

2017年上半年,沈杨健大学毕业,这个念头终于得以实现。他尝试通过电商帮助四川农民卖水果。2017年他们卖得最火的产品是猕猴桃,平均每个月销售300多万颗。

沈杨健的故事让纳迪很受鼓舞。“仅仅是卖水果,就有这样的销量,我的公司为什么不可以呢?”纳迪说。

“这辈子做过最好的投资”

事实上,37位创业者都是带着各自的问题来中国的,他们或者面临基础设施不好的现实,或者陷入融不到资的困境,或者进入事业发展的瓶颈期。对他们而言,中国的知识和经验可谓雪中送炭。

谭玟佑(WenyouTan)成长于新加坡,在印尼开办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谭玟佑是华侨,普通话虽然说得不太溜,但喜欢把“先苦后甜”这句中国人的常用语挂在嘴边。

在中国的培训,让他对企业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阿里巴巴的愿景、宗旨,让谭玟佑感慨自己曾经“招错了人”,“多走了弯路”。“公司的平台越来越大,只有真正愿意吃苦,和公司秉持同样价值观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

印尼人黄正业(Budi Handoko)曾在澳大利亚生活过十多年。后来他发现,印尼的卖家常常为了给货物打包花上数小时,甚至在物流公司呆到大半夜。于是,黄正业回到印尼雅加达,经营起一家线上物流公司。

在中国看到农村淘宝的发展后,黄正业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哪怕是生活在偏远乡村的人,也同样拥有加入这场游戏的资格。”

回国后,黄正业决定去印尼的农村看看,看看在那儿能做些什么。“我知道印尼的农村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他们每年都在向外出口商品,可就是量上不去。我想看看,到底是当地物流出了问题,还是人才培训出了问题。”黄正业说,“在阿里巴巴培训后,我感觉我应该对我的社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40岁的乔文科(JowanKo)来自印尼,是这次培训中年龄最大的学员。他说,“来中国学习,让我少走20年的弯路,这是这辈子做过最好的投资。”

37位创业者受中国发展前景的感召,走进阿里巴巴的课堂。他们跟自己的祖先从中国进口茶叶、瓷器一样,将所需的东西带回祖国。他们的历史使命是,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本报记者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17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