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徐希回顾展启幕:雨雪夜的华彩诗章,黑白灰的抒情小调

“他用独特的眼光在生活中发现美,画面中的水乡、高原、山川、人物、花、雨、雪、夜……都寄托着他的情思与遐想、浪漫与诗意。他把自己对世界的美好理想转化为艺术,从而奉献给社会。”著名艺术家王明明在徐希艺术回顾展的前言里写道。

11月6日,由北京画院主办的“黑白灰中飞出的彩虹——徐希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揭开帷幕。2020年是徐希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此次展览是他逝世后画作的首次呈现。展览精选出徐希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起所创作的速写、水墨等作品70余件,侧重展示画家对“雨、雪、夜”主题的意象表达,向观众展现徐希先生独特的艺术成就。

著名画家徐希

徐希(1940-2015)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后转入该社创作室。其艺术领域涉及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连环画、招贴画、篆刻等,画风清新隽永,富有浓郁的时代、地域与生活气息。

徐希说:“为了强化自己的个性,我有意识地追求山水画的风俗性,画自己最有感受的雨景、夜景、雪景。在表现方法上强调黑白对比强烈的版画感觉,运用泼墨时大量地吸取水彩技法,并在宣纸上力求强化我对生活的感受。”

江南细雨、北国瑞雪、朦胧夜色,是他十几年反复描摹的对象。本展览系统地梳理了“雨、雪、夜”主题的形成与演变,呈现其不同时期、地域下的个性化创作,试图全面勾勒徐希先生的艺术发展脉络。

徐希 《江南喜雨图》 29×41cm 纸本设色 1997年

黑、白、灰是版画艺术的语汇。徐希巧妙延用、极尽变化,在创作中精心架构黑白对比,深得“墨分五彩,缤纷照眼”之妙。《江南喜雨图》用变幻无穷的墨色呈现出一派青瓦瓦白墙、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江南的水乡小景。小桥上蹁跹的粉色人形,仿佛初春的花瓣,让画面如一曲抒情小调,柔美而隽永。

徐希《上学图》180×145cm 纸本设色 2004年

《上学图》描绘的是一群孩童在大雪初霁的早晨结伴上学去的情景。太阳尚且隐没在云层之后,远远近近的房屋被静谧的白雪覆盖。彩色和跳动的只是一些人的剪影,三三两两地朝着一个新鲜可爱的早晨走去。

徐希 《纽约苏荷之夜》34×45cm 纸本设色 2000年

他也画了许多夜景。它们未必是浓郁黢黑的,有的反而相对明亮。比如《纽约苏荷之夜》,以灰色为主调,以青蓝色为辅调,画面上几乎没有具体形象,满是水、墨、彩的交融漫漶。气氛湿冷而氤氲。这是画家在灯光烁熠的都市雨夜中捕捉的印象。

徐希 《上海街头》180×145cm 纸本设色 2006年

在这当中,都市街景也是他喜爱的一类题材。在《上海街头》一画里,近景房屋由浓墨刻画,远处屹立的东方明珠、错落的摩天大楼用淡彩渲染,城市的电线杆和纵横的电线如跳动的乐谱,而行人彩色的雨衣和雨伞是忧悒的雨气淋漓中轻快的点缀。这是画家撷取的都市街头的诗意一景,大都市的繁华掩盖在雨帘之后,日常的喧嚣与躁动都被一场雨淘洗得通透干净。

徐希 《春雨中的纽约曼哈顿》145×180cm 纸本设色 1999年

而《春雨中的纽约曼哈顿》让人想起印象派的画作:前景里有橙红的灯光和倒映出人影的积雨的街道,背景是隐没在铅灰色雨雾中的哥特建筑,中景的一团白烟以神秘的方式增加了画面的现实感和层次感。

徐希 《西雅图之秋》 33×45cm 纸本设色 1990年

黄石公园深秋 33×45cm 1990年

1989年徐希移居美国,开始广采博蓄各门艺术技法,将西方绘画因素运用到中国水墨画中,抒发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抒情性想象。他往返于海内外,笔下汇集了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以及美国等各地风光。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曼哈顿五大道》《逝去的记忆》《夜经明斯克》《西雅图之秋》《黄石公园深秋》等描绘异域风景的作品。

徐希 《天山塔松》15×20cm 纸本速写 1984年

为了完整地展示徐希的艺术发展历程,此次还专门呈现了其早年创作的炭笔速写,包括《间苗》、《布达拉宫》、《天山松塔》、《松花江畔》等,体现了画家对整体效果的控制力与捕捉意象的敏感性。展览还将速写作品与早期中国画对比呈现,观众可以看到画家如何将写生转化为个性化创作。

徐希先生巧妙的将版画与水彩画元素运用到水墨画中,将娴熟的笔墨运用与水墨挥洒中不确定性的偶然效果交织在一起,出神入化且引人入胜。许多艺术家同侪都评价他“聪明过人”。王明明说:“的确,从他那囧囧有神的大眼睛中可以看出他的睿智,诚恳,激情与活力。他对自己的艺术永不满足,从不为所得的名利而沾沾自喜。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不仅是一位孤独的探索者,还是一位有思想,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

展览持续至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