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陈嘉庚回国,蒋介石花8万餐费招待,毛泽东只摆两菜一汤,谁赢了

1940年3月25日这天,重庆机场上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场面。在蒋介石的安排下,一共有数千名军官来到机场,而且个个都穿着笔挺的西装和崭新的呢子大衣,脚踩锃亮的皮鞋,准备迎接即将下飞机的几位重要人物。

不过当飞机上的“贵客”看到机场上如此大规模、大阵仗的欢迎仪式后,却没有那么开心,反而对此感到很不满,因为此时国家正处于困难的抗战时期,而国民党每个人却穿着这么好,不禁让他们有点怀疑,这些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讨好这次的贵宾,蒋介石还特意批了8万元的餐费,包括举行一系列大小宴会,又找了一些工作人员,去陪同这次的贵宾吃饭和参观,都选择的是最好的烟、酒、菜来招待的。这哪里像是困难时期?似乎倒更像是在“显摆”自己的财力。

这次的“贵宾”到底是何许人物?能得到蒋介石这么大方的招待和欢迎。同时也让人忍不住好奇,蒋介石最后能将这些贵宾们“招揽”进来吗?

从送厚礼到摩擦加剧

这次来重庆的贵宾,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1874年,陈嘉庚在厦门出生,因为父亲一直在新加坡做生意,所以念完私塾的陈嘉庚就来到了新加坡,跟随父亲一起经营米店的生意。因为很有商业头脑,所以陈嘉庚在很多行业都做起了比较大的生意。

有了一些财富之后,陈嘉庚决定再次回到祖国,从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到接济孙中山先生,再到后来创办起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这些事迹让越来越多的南洋华侨们开始对陈嘉庚感到敬重,并开始追随起他的脚步,一起为国家出力和做贡献。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陈嘉庚认为它是中国正统的中央政府,所以一直都非常拥护。

1936年,为了庆祝蒋介石五十诞辰,南京政府请陈嘉庚发动华侨捐款,来购买飞机为蒋介石祝寿。最初他们只是希望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的华侨捐10万元购买一架飞机,但陈嘉庚领导华侨的最后竟捐得国币130多万元 ,足够买十多架了。

1937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号召下奋起抗日,这时,陈嘉庚领导南洋华侨组织:南洋华侨筹建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募捐了一笔巨款,用来支持祖国抗战。仅1938年和1939年两年,就筹资募捐国币14445.6万元 ,加上1937年和1940年两年的捐款,总数约达2、3亿元。

不仅如此,陈嘉庚还在南洋主持劝募购买“救国公债”的工作,1938年在马来西亚募购公债1500万元,接着他又为宋美龄任席的重庆“难童保育会”和“寒衣募捐会”在马来西亚,又向华侨募捐50多万元

当时中国的半壁河山已经沦于敌人的铁蹄之下,财政来源大大减少, 因此当时这些华侨捐款可以说对祖国的财经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陈嘉庚为了抗战救国,领导华侨筹赈,始终是十分努力的。

但是这次重新回国,也就是开篇说到的,1940年3月25日,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发起组织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并先行出发来到重庆,却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大失所望。

陈嘉庚对这样的奢侈的应酬极为反感,他认为在军民艰苦抗战之时,是完全不应该如此铺张浪费的。当时他还在重庆报纸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尤当极力节省无谓应酬……敬请政府及社会见谅。但最后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到达重庆不久,陈嘉庚就去拜访了蒋介石夫妇,表达华侨对这位“抗战领袖”,以及全国军民的慰问,蒋介石听到后心情非常愉悦,谦恭地细听他讲话。

期间陈嘉庚还表示,不久将会献出一件南侨总会赠的“万事永赖”纪念品致敬,蒋介石听到后连忙摆手,说:“噢,不必送东西了,你老人家来了,比什么都还宝贵。”

蒋介石听说陈嘉庚平时俭朴,所以在招待他时,都只用4、5道菜,加些面包来酬宴。在重庆的这几天,各个机关人员都对他招待周到,恭维至极,但陈嘉庚却完全没有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和陶醉,而是坚持自己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很快就发现了这里腐败和奢侈的现象。

陈嘉庚在重庆的60多天时间里,每日都会被请去赴宴,有时一天还不止一次。一开始他虽然对重庆许多现象都感到很失望,但是中国什么地方有光明,他当时还看不出来,所以还寄希望于蒋介石能够做一番改变,使抗战获得最后的胜利。

但渐渐地,陈嘉庚对重庆越来越多的现象都感到越来越失望,私下他不止一次感叹道:“那些国民党中央委员,都是身居要职,但都假公济私,贪污舞弊,生活奢华,论年龄都是四、五十岁,既不能做好事,又不会早死,中国的救星不知在哪里?即使出世了,或者还在学校读书,恐怕还要三几十年后才能出来担当国家大事吧,国家前途深可忧虑!”

后来,重庆的中共负责人董必武、叶剑英等人曾特地去访问陈嘉庚,当时还赠送了他陕北出产的羊皮衣三件给他,并且邀请他去参加中共驻重庆办事处举办的欢迎茶会。

在会上,陈嘉庚坦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希望,国共合作抗战,并且提出自己想要去延安访问毛泽东的想法。叶剑英听到后,立即往延安发了一份电报,很快,毛泽东的回电就打来了,正式邀请陈嘉庚访问延安。

但蒋介石在得知陈嘉庚要访问延安的消息之后,内心却颇受震动。后来陈嘉庚从重庆到达了成都的那天,蒋介石也来到了成都,于是他立即发出请柬,请陈嘉庚参加一个规模盛大的宴会。

这一餐午饭,蒋介石还叫来宋美龄作陪。吃完饭,陈嘉庚准备告辞,却立马被蒋介石留下继续谈话。开始时蒋介石试探地问:“陈先生要从成都到哪里?”对方回答:“要到兰州和西安。”接着又问:“还要到什么别的地方?”


陈嘉庚这下知道蒋介石的意思了,只好如实回答:“如果有车可以到延安,也想去。”结果一提到延安,蒋介石便再次大骂起来,说了很多坏话,也意味让陈嘉庚不要去延安。

但是陈嘉庚听到后,却仔细回答了一番:“我的职责是代表华侨回国 慰劳考察,凡是交通没有阻碍的重要地方,我不得不亲自去看看,以尽我的责任,回去也好据实向华侨报告。”蒋介石看陈嘉庚坚持要去延安,自己也没有理由可以阻止他,又不好引起这个“财神”反感,于是就说:“要去可以,但不要受其欺骗

陈嘉庚当时听到蒋介石的这一番话后,心中很是生气,认为蒋介石这是拿他当三岁孩子来看。

延安“两菜一汤”的招待

陈嘉庚从西安去延安之前,驻西安办事处派出大小汽车各一辆,亲自送陈嘉庚一行直赴延安,并且还派来几位工作人员一起赴延安,甚至还要陈嘉庚与他们同车,表面上是为了照顾陈嘉庚,实际上则是为了监视。


5月31日傍晚,陈嘉庚一行抵达延安时,延安各界5000多人齐集南门外热情迎接。刚开始的时候,陈嘉庚看到这样的阵营并不是很开心,因为这不禁让他想到了几个月前,刚下飞机到达重庆市,国民党的那场欢迎仪式。

但当他走下汽车之后,走进仪式当中,才发现原来大家穿的都是打着补丁的衣服和布鞋,每个人的模样和长相,都异常淳朴,和发自内心地开心。这一现象让陈嘉庚的内心放松了很多,一边走他一边向欢迎群众鞠躬、挥手致意。

第二天,朱德携带妻子康克清一起陪同陈嘉庚参加了延安女子大学,在过程中,陈嘉庚没想到,原来征战过无数场战役的朱德总司令,竟然是个和普通士兵一样平易近人,这给陈嘉庚当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下午,陈嘉庚在朱德陪同下前往杨家岭会见毛泽东,远远就望见毛泽东在窑洞门口迎候。看到陈嘉庚之后,毛泽东赶紧走上前来主动伸出双手,热烈握住了对方的双手。两人互致问候后,一起进了窑洞,陈嘉庚一时间不敢相信,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毛泽东竟然会住在这种地方。

房间内的摆设十分简单朴素,仅十几只大小高低不一的木椅,及一个旧式乡村民用木桌而已,墙上还挂了一幅地图,和普通村民们的家里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叙谈之间,两人并没有聊起什么民族大义等深奥的话题,仅仅是唠起了一些家常。陈嘉庚主动先问他:“主席平时的作息是什么样的?”毛主席并没有直白说自己每天都是夜以继日地工作,而是回答:“办公多在夜间,鸡鸣之后始睡,故日间须下午乃起床。”


但听到这些话陈嘉庚依然十分惊讶,并且多番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不过毛泽东对此却笑着说:“1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

在这之后,陈嘉庚又主动表示了自己对于中共进行磨擦斗争这一方面的不理解,他觉得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应多作让步,要以团结求团结

对此,毛泽东作出了耐心的、坦诚的解释:“我们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才对他们的进攻给以适当还击……若以团结求团结,不但团结搞不成, 进步势力还会受到打击和摧残,统一战线必将破裂,抗战前途也一定会被葬送。

陈嘉庚对毛泽东所说的话,在当时并未能全部理解和接受,但他却为毛泽东的诚恳言词所感动到了,同时也直接了解到了毛泽东及中共关于团结抗战的立场和态度。一开始他本以为毛泽东会当着自己的面说些国民党的不是,可最后听到的却是:二者失去了任何一方,统一战线都不能设想

单单对这个回答,陈嘉庚的内心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段谈话过后,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忙着工作的毛泽东,这次专门抽出时间来陪陈嘉庚吃饭。他将晚宴设于门外露天的院子里,并取出一张旧圆桌,放在一张方桌的上面,因为桌面因为过于陈旧而变得不光洁了,所以毛泽东就拿出四张白纸遮盖在上面,以此来当作桌巾。

6月初的延安不冷不热,面对周围陕北的黄土风景,再吹着自然的微风,这让常年出入高档酒店的陈嘉庚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但这细风吹来后,桌子上的纸也总是会被吹走,所以最后大家索性都直接将纸丢掉不再用了。

这次的招待餐宴可以称之为是一顿“大餐”了,足足有两菜一汤,能在延安这个艰苦的革命地区做出这么丰盛的菜,在当时还是很难的。两菜是用毛泽东自己在门口种的菜做的,一个是大白菜,一个是萝卜干。

而最后的“一汤”,则是一碗香气四溢的鸡汤,看到陈嘉庚一直看着那碗汤,毛泽东便笑着说:“我可没钱买鸡,这只鸡是隔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到来,专门送过来的,这个母鸡还能下蛋呢!就连他儿子生病他都不舍得杀。”


此话一出,陈嘉庚直接哽咽了。当时陪客吃饭的,只有朱德和从苏联归国的陈绍禹。

黑暗中的一片光明

这以后,毛泽东也会多次到陈嘉庚的住所,交际处去拜访,两人也经常会一起吃午饭,或者是共进晚餐。在这么多次的会见当中,发生过的很多小事,都引起了陈嘉庚的注意和惊奇。

比如一次在和毛泽东的谈话当中,一些在延安学习的南洋华侨学生进屋来交流,当时大家进门口都很是自由开放,没有敬礼就直接坐下,并参加谈话,毫无一点拘束的感觉。

还有一次,毛泽东在办公室与陈嘉庚谈论南洋情况,总司令部内的人 都可以过来一起参加和讨论,顷刻之间席位就都坐满了。后来一个勤务兵来晚了,见毛泽东坐的长凳上旁边还有一点空隙,于是毫不犹豫上前挤过去。毛泽东当时看了一眼,随即把自己的身躯又往旁边挪了挪

毛泽东的烟瘾很重,有时烟刚抽了一半,有客进来,他舍不得扔掉那半截,于是便会将烟火熄灭,客人走了之后,他就又把那半截烟蒂点燃,吸完后才会扔掉。这些细节,都让陈嘉庚大为感慨,一时间对这个党的领导人钦佩至极。

再联想到蒋介石在重庆接见他的时候,招待的饭菜都是十分精致的,就连陪客吃饭的也都是选择的是中央一级大员;每当传令兵长喊一声“蒋委员长到——”时,所有人都全体肃立,毕恭毕敬,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等到蒋介石进来,并挥手致意说了一句:“”之后,大家才小心入座,正襟收视。两边如此做一个对比,差距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延安的情况,陈嘉庚后来还亲自走上街头,深入市场,去查看了群众当中的真实情况,发现收税很轻很少,大街上也没有长袍马褂、唇红口丹,打扮得很时尚的女人,也没有过多的应酬、和奢侈浪费的现象,每个人的身上还都散发着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陈嘉庚这次的几天次访问延安之行,结果就是让他发现了当时黑暗 中国有了一片光明,也让他在重庆等地参观时所产生的悲观失望的心情完全消失了,心中忧虑也一扫而光,压在胸中的大石头从此落了地,心情也愉快多了。

从延安归来后,陈嘉庚还高兴地对好友,马来西亚的爱国侨领庄明理说:“我未访延安前对中国前途甚为悲观。以为救星尚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已做了许多大事,此人现在正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尽管当时他的内心很是愉悦兴奋,但是在延安,以及之后由延安返回 到重庆的初期,陈嘉庚都一直并没有把这种心情情谊表露出来,因为他当时还是希望国共能够一起合作的,大家一起抗战到底。

陈嘉庚从延安回重庆的路上,蒋介石又安排了许多人对他讲共产党的 坏话,甚至一些国民党特务还一连搞出许多骗局,企图继续欺骗陈嘉庚。对于这些,陈嘉庚都能看得出来其中的是非真假,于是他最后直接告诉他们:“我代表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当然带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决不致为人蔽,以致辜负华侨的委托。”

后来在陈嘉庚和众多华侨们的商议下,决定尽所能支援共产党。后来,来自南洋的大批物资,都满满地送达了延安,里面有大量的医疗物资和军用物资,还有两辆美国生产的小汽车。当时毛泽东一直没有专车,但最后他也没有将小汽车据为己有,而是一辆给了朱德,一辆给了董必武等人来使用,他觉得比起自己,这几位是更适合用小汽车。

陈嘉庚的延安之行,是他一生政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感性到理性,从朴实、直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将重庆与延安,蒋介石与毛泽东,做了一番实实在在的比较之后,就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拥护对象确定为了后者,并从此与共产党结下了风雨同舟的不解之缘。


5个月访16个省市

1949年元月,三大战役基本结束,全国人民解放胜利在望,毛泽东再次电邀陈嘉庚回国共商国是。5月, 陈嘉庚回到祖国,6月7日,他在周恩来陪同下,来到了北京香山会见毛泽东。好朋友久别重逢,倍感亲切。

陈嘉庚对毛泽东说:“在延安临别时,我答应你做的两件事全都做了。”毛泽东对爱国老人如此重信义、重承诺,仗义执言,无所畏惧的品质深感敬佩。

10月1日,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盼望已久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当天下午,陈嘉庚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陈嘉庚听到那隆隆的礼炮、 雄壮的国歌,看到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雄伟的阅兵仪式和狂欢的人群之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面对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他耳边仿佛又清晰地响起毛泽东在新政协开幕会上讲的一句至理名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的,中国亿万人民千真万确地从此站立起来了,可以昂首挺胸阔步前进了。


1955年8月,时年82岁的陈嘉庚,又兴致勃勃地进行第三次全国性考察访问。他先后访问了东北、西北、西南和中南各省市,历时5个多月,行程2万多公里。

临走之前,周恩来代表毛泽东特意看望了陈嘉庚以及陪同人员,说:“陈先生访问16个省、市、自治区确是一项壮举。祖国正在突飞猛进,先生对工业是内行,要多提意见。海南岛种植橡胶还有很多问题,先生是世界橡胶业开拓者和经营者,必有好意见和好办法。”

陈嘉庚在这次到各地的考察过程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断地给毛泽东、周恩来写信,反映各地的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其中重要的有15项,并且各级政府也对他的意见十分重视,很快就都得到了落实。

最后陈嘉庚的这次长时间、大范围的旅行考察,观感很多,收获也很大,也让他对祖国的建设更加充满了信心。他的总体观感是:“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