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行业之一,如今只有一个人还在坚持

当下,是一个人们迷恋速度,放纵欲望的时代,为了节省下时间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甚至看电视剧都会倍速播放,可未想,早已迷转在一环又一环的怪圈里,不可出离。

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行业之一,如今只有一个人还在坚持

然而有些人,他们的人生很慢,慢到做好一件事,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又被誉为中国“伞王”。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

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行业之一,如今只有一个人还在坚持

从材料的准备到最后成伞,一把伞的制作也要耗去一个熟练艺人大量的时间。

毕六福说,做一把油纸伞要一百多道工序,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完。他做的伞能够撑三千次不坏,雨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五级风不变形。

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行业之一,如今只有一个人还在坚持

分水岭油纸伞工艺的使用和传承,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制作历史超过四百年。

据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岭所致最佳。原有美美,现有六福,工作益精巧。”

由此可见,至少在清代,分水岭油纸伞已在泸州城乡广泛运用,且其制作工匠之多,工艺水平之高,使用者之众,都是有案可稽的。

而根据毕六福所说,康熙55年(1716年),毕家祖上就在泸州制作油纸伞了。

毕六福的第一代曾祖父,从小跟分水街上的许家学做伞。毕家第二代传人叫毕祥路,也是从小跟师学艺的艺人头脑聪明,肯下功夫钻研。在师傅与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制伞技术。他想,与其长期替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在分水街上开起了自己的“毕氏油纸伞铺”。

俗话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十九世纪中叶直到新中国成立,毕家几代人在泸州大小市区开过伞铺,后来还辗转合江县先市镇,但最后,曾祖父带着毕六福的祖父,回到老家分水做伞,从此再没离开过分水。

为什么毕家经过了几辈人后又回分水呢?

毕六福说,他的曾祖父那辈有八弟兄,八弟兄除了曾祖父生下他祖父兄弟俩外,其他七弟兄生的全是女儿。女儿长大都出嫁了,做伞的老人过世了,伞厂自然关闭。

毕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像,就是从毕六福的父亲到毕六福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都只有一个儿子。毕六福祖父的弟弟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自此就没了音讯,等于四代单传。因此,兴旺了近百年的泸州各地“毕氏伞铺”渐渐谢幕,最后,只剩下分水一家。

毕六福出生于1957年,刚懂事时就跟在父母身边,看他们做伞,直到他满了七岁上小学后,才得少了。

当看到一堆楠竹片,在父母手中变魔术般变成一把把精致美观的油纸伞时,小六福的手就有些发痒。母亲主要做“网伞”这道工序,他常常乘母亲上厕所或去吃饭时,偷偷拿起伞来,接着母亲未完成的网线继续做。旁边的师傅们见六福做得不错,都称赞他:“毕三(毕六福排行老三)这个娃儿有出息!小小年纪就会网伞了!”她们纷纷主动教他,使他很小就会做制伞的一些简单工序。

毕六福1975年中学毕业后,和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知青返城,他于1980年回到分水镇。当时的政策是:回父母单位参加工作。毕六福顺理成章回到父母的单位——分水油纸伞厂。

毕六福说:“偷工减料的伞不能做,质量不达标的伞不能卖,规规矩矩做伞,踏踏实实做人。”这是父亲对他的教诲。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40 年代晚期至50 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的“油纸伞一条街”。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 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主要集中在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年产纸伞2000 万把。历史上泸州主要以制作雨具的“大红伞”为主。

但到了二十世纪70 年代以后,随着尼龙折叠伞的兴起,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完全依靠手工精雕细琢的油纸伞,油纸伞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短短一二十年间,手工油纸伞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以前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纷纷转行。。分水油纸伞在孤独中坚守着,随时面临着倒闭失传的危险。

伞厂眼看难以维系,召开职工大会,全厂职工一致推选毕六福任伞厂厂长。然而他接手的是:十几万元的债务,一年下来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毕六福说,当时的情形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

手工生产伞,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80多种。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算是脱离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制作完一把伞大约需要半个月,所以经济效益是很低的。

1996年,制作油纸伞的桐油大幅度涨价,厂里试着用化学油做伞,时间长了伞面就粘住了,伞纸也变得又脆又硬。要保住传统,必须用桐油!但是这样一来,更没什么利润了。

20世纪90年代末,伞厂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每个月连退休工人每人每月20元的发不出,毕六福就叫退休工人到老毕老婆开的蜂窝煤厂去担200个蜂窝煤以作每月的退休工资。伞厂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着。

好在本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油纸伞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喜欢油纸伞的人们逐渐增多,泸州油纸伞开始走向复苏。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泸州市将油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成功获得批准。分水油纸伞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获得了认可。毕六福被推举为代表性传承人。

当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六福从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手中接过那块沉甸甸的分水油纸伞传人牌子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他在心里默默地向先辈们说:保住了传统手工制作油纸伞工艺这一祖国的文化瑰宝,作为您们的子孙,我已今生无憾!

分水油纸伞成功申遗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注册“六福”为分水油纸伞的品牌。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短短三年,就“五进”央视栏目,更是在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大放异彩。

在世博会四川周期间,我们总能看见一位精瘦文静的中年人,装着一身白色的丝绸中山装,坐在宝钢大舞台四川非物质文化艺术展示厅里,精心制作他的油纸伞,他就是四川泸州市分水伞厂厂长、中国油纸伞传人毕六福。你看他沉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一根根线,细如丝;一根根竹,密如篾,一张张彩绘油纸,细细地刷上桐油,粘在撑起的龙骨架上,老半天,一把漂亮的油纸伞制成了,挂在那里,格外的扯眼。

被选中上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毕六福显得很激动,他说:“我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能上上海世博会来表演,这是我终生的自豪和幸福。”

如今的分水“六福”油纸伞,屡次登上国家、省、市报刊,先后数次到深圳、上海、平遥古镇等地参加大型展演,大大提高了分水“六福”油纸伞的知名度,已经畅销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和旅游者喜爱。

油纸伞文化内涵丰富: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历史悠久,高贵典雅;外形为圆,寓美满团圆;桐油工艺,镇宅辟邪。油纸伞的不仅有遮阳蔽雨功能,更具有观赏装饰、历史人文、民俗文化价值。

油纸伞、丁香、雨巷,因为著名诗人戴望舒一首优美的诗《雨巷》而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浪漫与古典的代名词。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油纸伞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装点了许多年轻人的梦。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我们不知道每天都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但是如果这些存在的手工艺能够得以保留,未来也便有了希望与光明。

两度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关注并发出入围参评函的中国伞王毕六福,作为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他说他会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将这项制伞工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在四川、在泸州,中国唯一的传统油纸伞传人和油纸伞厂在默默坚持。分水“六福”油纸伞,已成为中国桐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

电影、动漫、游戏、文创衍生品商城

就上Callme叩我网!

新浪微博账号:叩我网

今日头条账号:叩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