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坡县医学院做文化难民
说起当时的困难,最难忘的是因为自己上课是小组讨论,组里都是新加坡的同学或者美国的同学,自己也是第一次在英语母语环境下上课,所以非常不适应,从国内带去的自信心基本在新式英语,加州英语和印度英语的夹击下灰飞烟灭,尤其是大部分的小组活动是为了最后的英语辩论关于医学伦理的,专业的话题让我更没办法在小组里插上话,所以一上午做下来看着别的同学不停的说,自己一句话也不说,心里越来越郁闷,最后竟然难过到去了卫生间不想出来,躲着过了一节课的地步。
Figure 2班级在准备辩论
再后来几天,自己觉得自己没法融入所以也逃了不少活动和课程。令我至今还觉得非常羞愧的是,当时一天要去参观本地的一个医院,我就逃了去参观新加坡国立的学校和图书馆,结果当时刚好在半路上遇到坐着大巴去的集体同学,真的是羞愧万分。
一直到最后结业后的BBQ,自己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落荒而逃了,所以赶紧撤人回了宾馆。我一开始自我感觉超级良好地去了新加坡,走的时候因为诚惶诚恐连一句普通的英语都说不顺溜,真的是在各种医学伦理相关英语辩论中被打击到了。
Figure 3医学博士在讲课
那么可以说我对新加坡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我自己在新加坡的一段语言和文化上的弱者经历其实让我体会到了新加坡的开放和温情。
新加坡的现在的孩子基本不说汉语了,但是当时小组里有一个叫伶的姐姐恰恰是家里说汉语比较多,所以跟我比较合得来。伶姐因为是新加坡锡安教会的教徒,每周要去礼拜,而她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有残疾的姐姐需要她照顾,但是跟她在一起几乎所有人都会被她真诚的对你关心所打动。
当时我每天盼着她照顾完姐姐早点来学校可以跟我说说话,她来了之后坐在我旁边我真的非常高兴。自己因为比较难过躲在卫生间里不去上课,除了她也没有人注意到我,她下午从家里来学校后看到我不在赶紧联系我,我只能回答肚子腹泻赖在卫生间不出来,谁能想到她下课的时候来卫生间找我,我只好回答没事了所以跟着她回了教室。
她给我讲了她的教会的耶稣的教义,也陪着我和其他同学说话,我还记得她陪着我和班里一位印度同学说话,我听不太懂印度同学在说什么,所以她一点点给我翻译。每次辩论练习的时候需要每位同学坐在下面对辩手提问,我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尽量回避这种提问,伶姐有的时候替我着急就帮我举手提问把我的想法从中文翻译过去,弄得我更加羞愧。
Figure 4最后的BBQ
其实去读新加坡新学院的同学大多是新加坡本地比较有钱家里的小孩,所以当时伶姐给我推荐去买衣服的地方竟然是类似国内大菜市的地方,让我对她的家里的情况才变得清楚。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见到这样一位姐姐,让我对很多看起来夸大其次的赞扬都和她相得益彰,家里情况非常不好,姐姐参加所以想读新加坡医学院,但是到底是读医学院还是学护理都无所谓,因为她要考虑离家比较近方便回家照顾姐姐,每天相信基督教行善事,真心帮助别人,我从出生以来见到真正像圣母的女孩子。结业典礼上我给她写了一封明信片抄上了我最喜欢的诗。
另外在新加坡期间和印度人民还有东南亚的一些人民熟悉了很多。班级里就有几位印度同学,有几位是看起来非常像美国电影里的印度精英的孩子,说话基本没有印度味道,看起来也比较高傲。
但是我们组里的印度同学却不是这一派的,组里的印度同学是来自印度本土,说话让我听不太懂,在新加坡读书,为人非常亲和,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会认真倾听。因为我印度英语不太适应,他在发表观点的时候我听不太懂,记得最后的辩论他结题做了很长的四辩的总结,说完的瞬间,全场的老师同学都被他热烈鼓掌,他最后也拿了最佳辩手,但是比较魔幻的是我根本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就这样一位可爱又比较厉害的印度同学,在最后的BBQ,跟不被大家搭理的我聊了起来,讲了他家是如何在印度的小城市生活的,我们还说了在中国看的阿米尔汗的电影,但是印度电影在新加坡好像没有什么市场。当时我们都穿着正装,他非常绅士又很亲和,也比较受大家尊重,让我对自己怀有的印度人的刻板印象非常惭愧。
Figure 5和小组里的印度同学在破冰
因为我在新加坡住的时候图房租便宜,住在小印度区,是印度人很多非常有印度风情的一个区。我们楼下是一个印度飞饼店,我去吃了几次,店里的老板伙计都是肤色非常非常黑的人,按照听说过的印度种姓应该是最低等的人,但是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各个国家种族血统文化的大熔炉里,大家都平等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在店里伙计亲切地给我推荐食物,让我对自己对印度人怀有的刻板印象再度惭愧。
Figure 6小印度区
其实我和东南亚人民的交往可以说是比较久的事了,我之前经常在网上上菲律宾外教的口语课,我的外教是和我同岁的菲律宾人,因为都是学生,所以聊得很多。
菲律宾,尽管我们在国内的报道中看到的都是关于旅游,或者它政治如何混乱,贫富差距,人民生活水平非常差之类的说法,但是从我和我外教一年左右的交流中,感受到的却是菲律宾人民基督教徒的信仰般的快乐。
即使这样我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看到的菲律宾的展示中还是非常震惊的,菲律宾在国际上非常不好的性交旅游的名称是我早就知道的,但是看到一些单纯的菲律宾孩子去做童妓,甚至男孩子变形做色情交易养活家人的纪实影片还有画,都让我非常心碎,尤其是看到他们都面带菲律宾人标准的单纯的笑容。
Figure 7新加坡美术馆里受苦受难的亚洲人民
因为在学校修过世界音乐文化的课,对东南亚的音乐和文化尤其了解。班级里有位越南的姐姐,在法国读生医工的博士,研究项目申请的专利为自己国家赚了很多钱,我当时还在新加坡地铁上遇见了他们一家人,就是我印象中穿着奥黛的朴实善良的越南人。但是这位来自越南的姐姐在法国读生医工博士的故事,还是让我非常惊讶,这就是刻板印象带来的坏处吧。
新加坡因为它的多民族融合性,可以说是典型的非常成功的多民族多语言融合的国家。各个文化在新加坡交织繁荣,又因为新加坡政府20世纪后半期的规划,让多民族都能在新加坡有平等的地位,所以即使如语言和文化难民的我来到新加坡,也会被它所包容,并带给我来自各个民族的新的认识。
Figure 8我在医学院留影
再比较值得说的就是班级里的中国同学。有几位美本的同学是不屑于和我说话的,另外几位姐姐都是国内读过书的。有位高考后去了香港读会计的姐姐A,想要当医生来了新加坡这个营,还有位高中在上海读后来在美国读生物的非常亲切的姐姐B,还有位在国内ICU实习的姐姐C。
跟这几位姐姐说话是非常有意思的,C经常和我们说她在ICU里见到的各种临死的伦理惨案,即使外国同学也会被她吸引听她讲,她在新加坡医学院这片地方已经呆了半年多了,其间一直在医院实习。
B姐姐就是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姐姐却是心里非常强大的人,在学校成绩很好,当时我们说话的时候她说学业好累但是好想去非洲拯救野生动物,后来半年后看到她的朋友圈的确人在非洲。
A姐姐和我年龄相仿,所以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玩耍。总之有这几位中国的小伙伴陪伴,也让我增添了很多勇气,让我第一次在海外求学不至于更加孤单恐怖。
Figure 9来自亚洲各个国家还有台湾和香港的同学
说实话 ,我在来新加坡这趟前就已经规划好自己未来一定要出国读博士,非常羡慕那些在海外有名校光环的同学,现在想来简直是无知的可笑,出国读书的光鲜可能是只有国内的人才能看到,自己在外究竟生活的怎么样,到底收获多少只有自己回味过来才清醒。
自己原本不了解就盲目崇拜的心理就是在无知状态下被光鲜的国外生活所洗脑的。这遭做了新加坡的文化难民才体会出海外求学的苦涩。但是这些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因为我在新加坡待的时间短,适应的还不够所以一开始受到的刺激比较大,但是现在已经皮糙肉厚,无所谓丢不丢人,能谦虚的学习才是应该持有的海外求学态度。
作者:双鲤鱼
公众号:安与木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