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安这位“非遗”工匠,将木头玩出了“花”……

  近日,2021年度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评选出炉,木雕专委会委员、国家高级一级技师、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李良斗榜上有名。在古建筑木雕领域深耕近五十载,李良斗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站上领奖台了。

  “对作品的坚持是千金难买的快乐。”即使已是南安市祥兴雕刻研究所所长,谦虚的李良斗对自己的定位仍是“打工人”。他不为浮躁之风所动,用一笔一刀踏踏实实地雕琢属于自己的“奢侈品”。

“非遗”工匠的养成之路

  走进李良斗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不胜数、形态各异的木雕作品,有满面笑容的弥勒佛,有和蔼可亲的老寿星,也有栩栩如生的雄鸡。“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泉州市传统建筑名匠”“南安工匠”“首届福建省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墙上满是获奖证书和牌匾。

  雕刻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手工刻刀,李良斗将作品固定在桌上,左手握着敲槌,右手捏着刻刀,敲槌敲击刻刀,一片片木屑应声落下,作品的雏形逐渐显现。



  李良斗与木雕结缘还要追溯到孩提时期。咚咚咚、咚咚咚……伴随着敲击木雕发出的悦耳声响,年纪尚小的李良斗在木雕师傅身旁时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也因此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4年,18岁的李良斗从中学毕业,进入了南安市工艺厂,师从古建筑木雕艺人郭捷元、郭朝基、黄三皇学习线雕、浮雕、透雕、圆雕相结合的雕刻技艺。

  在3年2个月的学徒时期,李良斗潜心钻研,每天早晨五点便起床练功,如果看到好的作品,他还会赶紧拿纸笔临摹收藏起来。由于苦练基本功又虚心好学,出师时,李良斗“本手”已相当扎实,能熟练雕刻古建筑大、小木作的木雕构件及宗教人物造像,并开始负责设计制作。

带出一批批木雕传承者

  李良斗家的祖厝位于梅山镇蓉溪村,这里是他出生、长大和学习木雕的地方。李良斗回忆,当年周边的邻居,家家户户都在做木雕,场面好不热闹。如今,李良斗将这里改造成木雕“基地”,10多名和李良斗同样热衷于古建筑的木雕工匠会聚于此,他们一起探索木雕技艺,也时常一起把“茶”言欢,亲切交谈,话题中经常出现两个字——“传承”。

  名师出高徒,对于木雕教学,李良斗有自己的一套。他收藏了很多理论书籍,让徒弟们先从简单素描和人物比例学起,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中,他则会对徒弟的每一个作品构件进行一对一指导。

  “练习基本功才会掌握力道,以后才能打粗坯,才不会轻易把作品打坏掉。”“要顺着木头的纹路,才不会轻易断刀。”李良斗将知识抽丝剥茧,对徒弟循循善诱,耐心讲解木雕奥秘。

  由于重视基本功,李良斗培养出来的徒弟,出师后作品块面、刀法、线条清晰,都能够独当一面,他说这也是出师的标准。

  李良斗出师以来,共教授古建筑木雕徒弟36人,培养出雷建平、李金土、叶小勇等10多名具备全面掌握木雕设计制作能力的徒弟,并在各类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南安市丰溪小学,李良斗的另一位徒弟郭营长,也正带着校园的孩子们重走自己的木雕学习之路。“舍不得那么多年跟师傅刻苦学习的成果,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作为新生代的木雕工匠,郭营长从未选择放弃,他早已开始通过电脑雕刻配合手工来完成作品。

  记者看到,由于苦练基本功、长期从事雕刻事业,李良斗和徒弟们的手都有些变形,结满老茧。对此,李良斗哈哈大笑,他把这当成是勤劳的结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手的握力变强了”。

中华文化让木雕更具生命力

  在李良斗招待客人的茶桌上,有个木雕大“花生”,从中一分为二打开,可见内部已被凿空,原来,这是一个果盘,李良斗已经把对木雕的热爱融入生活的细节。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李良斗告诉记者,二十四孝、忠孝廉节、渔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文化标志都可在木雕作品精彩呈现。

  在李良斗看来,优秀的木雕工匠不能只停留在技艺层面上,还要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历史。木雕作品只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让李良斗的作品频频在各类博览会中摘金夺银,《敦煌飞天》《马上封侯》荣获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文博杯”创新奖评比金奖,《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荣获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保护、传承古建筑木雕艺术,离不开广阔的展览渠道。李良斗积极参加各级展示、宣传、交流活动,作品《全家福》《敦煌飞天》就曾出现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的闽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接下来,李良斗还准备在蓉溪村的木雕基地建设宣传场所,不定期举办展览,憧憬着在未来将其打造成文旅景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分享木雕。

  优秀的作品本身就是对古建筑木雕最好的传播。职业生涯中,李良斗共参与国内修缮、重建古建筑项目100多处,诗山凤山寺、台湾武圣宫、泉州崇福寺、泉州元妙观等古建筑都留下过他刻刀的痕迹。新加坡包公庙、关帝庙,菲律宾南安会馆等10多个海外古建筑装饰木雕项目,也有他刻下的痕迹。其中,李良斗承制的马来西亚佛州新山6.36米济公大佛、德济堂的牌楼等古建筑木雕,更是受到马来西亚副首相、内政部长的高度赞誉。

  “时间过得很快,曾经做过的作品,去哪里做的木雕项目,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李良斗回忆道,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和他一起学艺的工匠,因下海经商,赚取了不少财富,但他不为所动,选择继续与木雕相伴。直到现在,他还坚持每天画设计稿,打磨技艺十小时,日复一日地选材画稿、凿坯、修光打磨。他认为,对木雕的热爱才是千金难买的。

  “有些老师傅,八九十岁了还在雕刻,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李良斗无比佩服老一辈的木雕工匠。他希望自己不断追求,将来做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记者:朱晓西 傅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