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家传制戏鞋技艺“申遗”了!

近日,吴川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专家组对2018年度申报吴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了评审,梅菉容氏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技艺项目获得专家组通过。“容氏制鞋”如今的掌门人容泽明高兴地表示,没想到家传的手工制鞋技艺也能“申遗”,下一步还将继续申报湛江市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竭力让这门珍贵的手艺流传下去。

家传制戏鞋技艺“申遗”了!

容泽明向记者展示他制作的各种戏鞋。

申遗是对祖传制鞋技艺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手工制作戏鞋、戏靴,在我容家已传承四代,逾百年历史,但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不太了解,多年来一直没考虑过申遗,也没想到我们家传的手艺可以申遗。”69岁的容泽明告诉记者,两个多月前,在吴川市文化馆等相关方面人士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意识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祖传百年的“容氏戏鞋”一种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萌生了申遗的意愿。

为此,他下了一番功夫积极筹备文字、录像等资料,向吴川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顺利获得专家组通过。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要从县级开始,逐级申报。即首先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申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越级申报。

容泽明对记者说,他们家传的这门逾百年的老手艺,在粤剧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但目前确实面临传承的难题。他有两女一子,两女各自要照顾家庭,儿子在深圳也有自己的事业。与别的手工技艺一样,戏鞋戏靴不但要求制作者要具备悟性和功底,还要考验其心性,而且利润空间又不大,确实是不好干。

“一双定制的手工戏鞋戏靴,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份传承。”容叔说,虽然制作戏鞋戏靴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些年来,他仍然坚持着要做下去,为的是不让这门家传的老技艺失传。

容氏制鞋讲究“工匠精神”

容泽明家住梅菉广沿路南一巷。家中,一批崭新而精致的戏鞋、戏靴摆放在案台上,精细的手工令人赞叹。其家里还有各种各样制作鞋靴用具,如果没有一旁那一双双精美的戏鞋戏靴,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猜出这些工具的用途。

家传制戏鞋技艺“申遗”了!

戏鞋是否舒适,鞋底制作是关健。容泽明在精心制作鞋底。

对这门传统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手艺的热爱和骄傲,让年近七旬的容叔,仍然在选择坚守。容叔会做的戏鞋戏靴种类繁多,有龙靴、战靴、文生靴、朝靴、京靴、打鞋、草鞋、花旦鞋、黑京靴、花京靴、清朝单子鞋、三寸金莲鞋等,“不同的角色穿不同的靴,鞋、靴制作得精良与否,会影响到演员角色的表现。”

容叔制戏鞋戏靴,既没有门面也不打广告,单凭口口相传。四代人传承制鞋技艺,靠的是粤剧演员的认可和支持。容泽明拿出一本订单簿,上面记录着粤剧演员的脚印尺寸、电话号码,其中不乏两广的粤剧名家。

“我家祖传的手工制作戏鞋手艺,到我已经是第四代,”容叔说,“祖上留传下来的不少鞋模和工具,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手工制鞋技艺。我父亲叫容远坤,他的手艺就是跟我爷爷学的,而我年轻时就向父亲学习制鞋技艺。有订单时,经常是父亲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

容氏制鞋,精工细作,用料讲究,工序繁多。容泽明告诉记者,制作一对戏靴有10多个工序,包括出革、裁剪、绣花、粘鞋面、修木刨木做底、钉车辘胶、上鞋、打敷底、磨砂纸、油干、晒干等,一对靴要4、5天才能完成。容叔说,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活儿累、技术要求高,而且要一整天坐着,没有点“工匠精神”是干不了的。

粤剧名家偏爱容家戏鞋

容家手工制作的戏鞋戏靴,在粤剧界知名度颇高。两广粤剧团的众多粤剧名家名角,都穿过容氏戏鞋戏靴。在粤剧界知名人士的推介下,容氏戏鞋还远销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和港澳地区。

家传制戏鞋技艺“申遗”了!

将鞋身和鞋底连接,一双戏鞋基本完成。

容叔说,两广有近两百个粤剧团的演员到他家订过鞋。“著名粤剧演员冯刚毅,20多年前就在我家做鞋,专程到过我家在梅菉大塘边的旧居;前不久又做了一双花靴和一双文生鞋,他比较偏爱我家造的鞋。”

容家的戏鞋戏靴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代表湛江市民间工艺在广州东方乐园参加展出。“广州粤剧博物馆开馆,第一个给出的电视镜头,就是我家的白花鞋。”容叔说,上世纪90年代,湛江市粤剧团孔雀屏、黄伟坤等出国演出,曾向人介绍过容家的戏鞋戏靴,当地的华人粤剧演员陆续向他订制,他家的戏鞋戏靴也因而远销世界各地。

吴川是南派粤剧的发源地,南派粤剧演员特别偏爱容家的鞋,包括朱伟仔、老天寿、林国光等名家,都是容氏戏鞋的“忠实拥趸”。“南派粤剧有很多武打戏,我的鞋‘咬脚’,耐穿,不变型。”容叔拿出一对花靴说,容家的戏靴可以“立得起”,不容易变形,“这是北方戏鞋做不到的”。

容叔谈到,记得吴川粤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那年,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来吴川参加相关活动,期间专门找到他,握着他的手说:“我早就听说过你家的手工制作戏鞋戏靴,精美舒适的戏鞋对粤剧的帮助很大,希望你家继续发扬,把手工制作戏鞋戏靴传承下去。”

现在,容氏制鞋又申遗了,容叔的工作劲头也更足了,他还积极培养6岁的孙儿对这门技艺的兴趣,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叫孙儿帮忙“打下手”。就连在深圳工作的儿子,也表示以后要回来接手这门祖传技艺。容叔说,申遗后,对这门祖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有信心了。

上一篇新闻

23岁小伙新加坡留学,靠炒鞋月入4万,全款买下第一套房

下一篇新闻

吃货必备!畅享全球最廉价的米其林美食|2018新加坡的十个新玩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