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爱因斯坦访沪留下的亲笔墨迹首次亮相

2019-10-29 10:12

爱因斯坦亲笔留言页 资料图片

今年是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10月25日,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等主办的“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完成撤展工作,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的133件展品中不少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亮相。

饶有趣味的是,这场特展牵出了一件不为人知的珍贵藏品。一本留有爱因斯坦亲笔墨迹的留言册浮出水面,在展览尾声首度公开亮相。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爱因斯坦当年访问上海时书写的墨迹。

一个展览,牵出一本珍贵的留言册

“人类智慧花朵的绽放的确受到了严重限制。贫穷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富有又导致人民内心空虚:严寒的天气使人沉郁,而炎炎烈日又会使人骄奢淫逸、昏昏欲睡。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能使知识的花朵始终保持盛开的根本原因,也是能够解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像是历史海洋中的一片小岛的直接答案。”1922年除夕,爱因斯坦短暂停留上海之际,在一对长期旅居上海的犹太人特里萨·伦纳夫妇家中居住,并在留言册的首页写下这段话。

有意思的是,这本自1922年开始到1981年结束的留言册上,有79页名人签名、题词、中国画、水彩画,甚至乐谱。除了爱因斯坦,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钢琴家米沙·莱维茨基、德国作家伯恩哈德·凯勒曼、岭南画派赵少昂、海派画家符铁年、月份牌画家杭穉英等数十位中外著名人士都在其中亲笔留言,群星熠熠的留言册随着伦纳夫妇的行程被带往欧洲和美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伦纳夫人逝世后才被后人拍卖,几经辗转,它如今的收藏者是一位上海藏家。

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考证,伦纳夫妇在上海生活了30年,他们居住的地方位于现在的东湖宾馆区域,这与“爱因斯坦到上海时住在东湖路一个犹太人家里”的史料记载是相符的。潘光透露,在上海期间,爱因斯坦在犹太社团做了一个报告,举行过两次聚会。但他在上海留下字迹,是此前不知道的。“目前的‘犹太人在上海’研究,重点放在犹太难民,这一留言本,是对当时上海犹太人生活的一个丰富的记载,为还原在上海的犹太上流社会生活情景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可以推进上海外侨史的研究。”

一个留言册,复原一段城市记忆

上海是爱因斯坦生前到访过的两座中国城市之一。上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曾两次造访上海,停留时间很短,总共不到3天。1922年11月,正是在一艘香港开往上海的邮轮上,爱因斯坦收到获得诺贝尔奖的电报。

爱因斯坦在上海停留的三天,都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情?展览中,主办方特别设置了“爱因斯坦与东亚”展区,以各种资料展示爱因斯坦在1922年两次途经上海留下的足迹。这本留言册在开幕时没有亮相,而后其收藏者得知展览举办,联系展方出借了这件藏品。

“这本留言册意义非常大,不仅仅体现在爱因斯坦的这页留言,它还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整体的交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爱因斯坦著作《我的世界观》中文译者方在庆说,“从留言内容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态度,他非常清楚科学本身是有很多限制的。对当时的中国,爱因斯坦抱有一种同情,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希望。”

事实上,在1922年,爱因斯坦展开了一趟巡回亚洲的旅程,曾停留巴勒斯坦、新加坡、中国及日本,在整个旅程中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多年后,爱因斯坦写道:“世界还有很多事情要向中国人学习。”

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邢建榕考证,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将近百位外国文化名人到过上海,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外国科学文化名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科学与玄学”“东方与西方”等争议。

让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好奇的是,“有爱因斯坦、奥尼尔、泰戈尔的留言,居然还有符铁年、赵少昂等中国近代书画家的墨迹,甚至胡兰成也在这本留言册上有留言。”能够在一本留言册上留下墨迹,这些中外名流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张伟说:“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还原他们在上海生活的经历,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一个家庭的朋友圈,打开一个时代的生动图景

初步梳理,在伦纳留言册留下墨迹的名人中,仅诺奖得主就有三位。三位诺奖获得者在同一本留言册留有与上海相关的亲笔墨迹,前所未有。

“这对于上海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是非常直接有力的佐证。”上海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丁佳荣评价,他对留言册里尤金·奥尼尔的留言尤感兴趣。“1928年正好是奥尼尔访问上海的时间,这也是尤金·奥尼尔到上海的一个见证,据我所知这可能是现存的奥尼尔访沪的唯一的实物证据。奥尼尔是美国戏剧之父,他的戏剧观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戏剧,影响到了曹禺先生的剧作。”

伦纳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医生,尤金·奥尼尔的字迹出现在留言本上,可能是其一度因为酗酒身体非常糟糕,专门来接受治疗。奥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大师,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由诗人徐志摩牵线,1924年4月至5月、1929年3月和6月,泰戈尔先后三次访问上海,两度入住位于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的徐志摩家。在伦纳留言册中,泰戈尔以孟加拉语写下了两行文字。

与伦纳同为犹太人的钢琴家米沙·莱维茨基则在留言册上画下了音符。1947年1月,胡兰成在留言册上写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赵少昂在留言册中画的是墨竹,时间为1956年11月,虽为留言册所作,却丝毫不马虎,利用水彩造就了纯净通透的艺术效果。1956年前后,赵少昂分别应邀在英国和美国讲学。

这本留言册的第一页是1922年爱因斯坦写下的,最晚则是1981年留下的字迹,几乎穿越一个甲子。打开留言册,走进的是一个家庭的“朋友圈”,也是一个时代的生动侧影。专家们认为,随着伦纳留言册这一文献的发现,不仅为“爱因斯坦与上海”“犹太人在上海”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可为上海近代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补缺。循着伦纳留言册留下的文字和图像线索,未来或许将还原出更多历史的细节。

(本报记者 颜维琦)

责编:樊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