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客家人,你心中的“一条大河”是哪条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每个客家人心中也都有一条河。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客家人一路迁徙往南,途中也像其他文明一样,傍水而居,在“鲜鲜河水”的孕育下发展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在迁徙的过程中,山脉起了阻碍作用,而江河却能以舟楫之便,为移民迁徙提供交通便利,还能为移民提供可供开发的沿江谷地。赣江、汀江、东江、梅江等大河,就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陈永淘鲜鲜河水—細人唔好相打00:0003:00

一、赣江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赣州客家人心中的一条大河,是赣江。赣江是江西省最大河流,长江下游最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赣州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是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的赣州市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章贡区汇合成赣江。


赣江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南昌市注入九江的鄱阳湖,后经九江市湖口县洩入长江,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3500平方公里。中上游多礁石险滩,水流湍急。下游江面宽阔,多沙洲。主要支流有信江、锦江等。赣州以下可以通航。旧时沿岸各地是长江下游与两广的交通纽带。

赣江风光,行驶的舟船,挂起的船帆被劲风猛吹,快速地驶向前方。(选自《老照片中的华夏》1939年4月出版)


从宋以来,赣州的涌金门一直是个繁华的码头。赣州发往北边的货物,可从章江、贡江的任意码头出发,而从北边过来的客与物,溯赣江而上行了数日,又经十八险滩,上岸的第一码头就是涌金门。所以,涌金门商贾如云,交易旺盛,钱财广通,名副其实。


赣州涌金门,被誉为“江南宋城”。现存有大量的宋代古城墙。位于章贡路和廉溪路交叉口附近,现在还是赣州市民生活的交通要道。走过涌金门到达贡江边浮桥码头,古浮桥就在碧波江上,千百年来,多少行人。古人曾写诗描述当时涌金门外之盛况,诗云:八镜台前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


赣江的上游,在赣州石城,就是阳明子当年“平山中贼”打了胜仗后经过的地方。石城琴江沿岸的宝福院塔,建于北宋时期,共七层。塔高59.8米,塔身每层都有木栏杆阳台式走廊环绕,每层塔壁的不同方向开设了两个小拱门与走廊相通。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许多城市都设有文昌塔,崇文重教、重视风水的的客家地区当然不例外。文昌塔往往建筑在河流的旁边,据说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这座美丽的塔,就见证了赣江流域的物华天宝和人文昌盛。

解放前后 赣州的浮桥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南主政过。赣州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1920年所拍吉安榕树码头


曾经雄踞江西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24岁,雄姿英发,曾在赣江上把42岁的曾国藩打得胆寒心颤。曾国藩大败后试图跳江自杀,被下属救回,继续埋头练兵重启湘军之路。之后的战争,让赣南地区成为革命的摇篮。


涌金门码头


赣南星罗棋布的堡垒一样的围屋,也见证了客家人的备战心理。赣州,现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保存完好、较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等古老的客家围屋城堡。


二、汀江


汀州人心中的一条大河,是美丽的汀江,这是客家人的母亲河。据史载,汀江流域最早是一片瘴气弥漫,莽莽苍苍的南蛮荒芜之地,古时属闽越。大约到了东晋时期,聚居在中原地带的客家先民,历经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就形成了客家民聚居的地带。于是,汀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客家人的摇蓝”,再加上汀江两岸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使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生息繁衍的乐土。


汀江在宋代至明代称鄞江,因“天下之水皆东,唯汀独南流”,南方在八卦图示属丁,而名汀江。它发源于宁化木马山,流经闽西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及广东省大埔共5个纯客家县。沿途有55条大小支流汇入,全长328公里,在福建省境内长285.5公里,上杭县境内长112公里,流至广东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上杭浮桥


历经千年造化,汀江两岸的山峰奇特,千娇百媚,汀水清澈如蓝似玉,她荟萃了三峡之奇,漓江之秀,处处呈显出人间仙境。汀江的全程有一半途经上杭县,把上杭城区环绕三圈,形成三褶洄澜。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曾对上杭城区汀水地形、地貌作高度评价:“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


汀江是福建省唯一跨省河流,汀江—韩江航运处于泉州、广州两大海运中心之间,汀江、韩江及其众多的支流以,成为泉、广两大海运中心的补充和组成部分,并逐渐与潮汕地区的海上贸易相结合,发展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又一通道。


上杭南门大桥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想见汀州当年的繁华。“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就是指汀江航运的盛况。上杭以上为上河,有船数千艘,县城以下为下河,有船数百艘。汀江上杭段有大小码头36处,吞吐量较大的5处:回龙、石下、东门潭头、南门、南蛇渡。汀江航运使上杭成为汀江流域首屈一指的商贾云集之地。县城聚集了粮行、纸行、药材行、京果行及木材等各种过驳转口商行300多家。

▲百舸争流,摘自《杭川老照片》


上杭正处于汀江的“黄金水段”,是汀江航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赣南和汀江流域的粮食、竹木、纸品及其他土特产品,汇集到长汀、上杭,从码头沿汀江而下至国内外。而海盐、布匹、煤油、百货等经汀江在上杭、长汀等地登陆,再销往汀江流域及赣南各地。


上杭的孔庙


这大概是今天龙岩那么多九厅十八井的大豪宅、有那么多高大上的土楼的原因。早在清代,上杭就建立了民间自治性质的商会组织,到民国年间的时候已经建立了烟叶、转运、布匹杂货等13个同业公会,俗称13帮。所以上杭人的商业思维非常发达,《上杭县志》就写道:“乾隆三年,江西、浙江、广东、上海、汉口等处省郡,皆有上杭会馆”。



因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成为客家民系中的一员后,他们的后裔因商业意识的唤醒,主动将生存的触角延伸到了四面八方,用自己的智慧和财富,为铁骨铮铮的客家人赢得了生存空间。


三、梅江


若问梅州人心中的大河,必是梅江了。梅江,清朝之前称“梅溪”。“梅江”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末蔡蒙吉的《梅江晚泛诗》。民国初期,改名梅江。据清康熙《程乡县志》载:“梅州命名考,李士淳曰:曾见《粤东名贤志》:梅鋗,浈水人,汉初,从高祖,破秦有功,封于粤,即今程乡县(今梅州市梅县区)地。故号其水曰梅源,溪曰梅溪,名其州曰梅州,皆以梅鋗得名也。至今各乡祀神有梅溪公王意即其人。”


另外,梅江两岸很多梅树,春天时沿江有着“梅花十里”的盛景。宋朝诗人杨万里路过梅州,写诗道:“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描述这个盛景。在江之上游、今畲江上墩一带,古称梅塘。在江之下游、今松口镇,南汉之前称为梅口。宋朝在现在的松南设了梅溪务。

五华琴江沿岸,民国时期照片

梅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武顿山七星岽,这里是美丽的红土地。梅江全长307公里,上游河源段称五华河,然后是北琴江,经五华县,到了兴宁县就是宁江,奔涌到梅县百花洲地区笑拥程江,然后在松口的文昌塔——元魁塔处,拐了一个弯,形成狮象把水口,与石窟河、松源河、柚树河并肩,于大埔县三河坝与汀江、梅潭河等汇合之后,直下韩江入海。

民国时期梅江上的船


梅江是韩江的主源,水资源丰富,流域内水利设施众多。梅江水系航运发达。历史上蕴育了沿岸悠久的客家文化。


松口镇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松口码头是从松口至汕头水路出南洋的必经之道,曾是客家先民越洋出海的始发地,旧时不知多少人携妻带子沿梅江而下经韩江至潮州、汕头,再从香港远赴南洋谋生。泰国前总理他信和妹妹英拉的外婆就住在松口镇梅教村。蒋经国的第二个妻子邱爱伦也是松口人。


古时的梅江区,是梅州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有众多书院、私塾,还有不少姓氏祠堂。旧时有九李、十三钟的说法,就是说城内李姓有九个祠堂。而钟姓的祠堂竟有十三个之多,有些姓也有两个以上的祠堂。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也写道:“祠宇繁多赛祭供,一城九李十三钟。”


客家地区崇文重教,处于中心区的梅江区文风尤为鼎盛。“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这句话说的就是攀桂坊,这里培养出三位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等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嘉应五大诗人中的李黼平、黄遵宪,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的叶璧华,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黄药眠,我国著名音乐家张棣昌,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大师谢发等杰出人物的生活足迹。

梅江区的乐育中学


梅州北邻赣南、闽西,东接潮汕,是粤东的门户和水陆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当时的梅州成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然而,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初期,梅江两岸来往仍靠船渡,十分艰难。可以想见,在梅江两岸,祖祖辈辈都渴望着能有一座桥。

1931年,时任梅县县长的彭精一主张拆旧建新、开辟桥梁公路。是年冬,地方知名人士饶芙裳、卢耕父、黄燮南、曾汉南、黄荣樵等倡议修建梅江桥,即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


“梅属地灵,功成不用仙鞭石;江横天堑,普渡何须鹊架桥”。梅江桥,建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恢弘、秀美的设计,代表着80多年前海内外梅州人共襄盛举的佳话。


侯孝贤2岁随父亲迁居台湾,他的祖母后来老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却会用客家话喃喃念叨一句话:“过了梅江桥,就系屋夸了!”这个段子还在他的电影里面出现过。


梅江桥自1932年动工,建设历时两年又九个月告竣,花费银洋11.3万多元,共有来自印尼、泰国、马来亚、新加坡、南非、日本以及国内的梅县籍热心人士8100多人捐资,在1934年秋完成,是当时广东省为数不多的钢筋水泥新式大桥之一。

梅江上的小船 来自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桥,是梅江历史里面记录着最多人文文化的实物承载体之一。屹立于梅江梅城河段U形顶端的梅江桥是梅江上的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是梅城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客都的一座纪念碑,承载着无数客家人的历史记忆,铭刻着海外游子对故里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


至今,梅江桥仍作为城市血脉筋骨与梅城同呼吸、共日月,浸透着客家人文,蕴含着城市精神。“梅水架长虹,不用祖龙鞭石;江山留胜迹,且看司马题桥。”


另外,在大埔,还有一条河叫梅潭河,又名梅河、大埔水、百侯水、长乐水。发源于福建省平和县葛竹山,流经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双溪、枫朗、百侯、湖寮,于三河坝东北注入汀江。汀江,梅潭河与梅江在三河坝汇集后始称韩江,三河坝以上为韩江上游。梅河,1866年太平天国余部被左宗棠最终镇压的地方,被太平天国战士的鲜血染红。三河坝,见证了多少下南洋或者干革命的故事。


四、东江


东江,古称湟水、循江、龙川江等,珠江水系干流之一。该河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源河为三桐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广东省龙川、和平、东源、源城、惠城、博罗至东莞石龙进入珠江三角洲,于黄埔区禺东联围东南汇入狮子洋。干流在龙川县合河坝以上称寻邬水,汇贝岭水后始称东江。


东江在惠州形成了“五湖秀水五面镜,面面妆镜藏青山”的奇秀山水。泗洲塔是惠州西湖的地标。宋朝,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绍圣二年(1095年),苏东坡看到西湖明月升起,凉风拂湖,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于是吟出《江月五首》:“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江月,就是指东江上的月亮。这是最早以惠州西湖为主题的诗。

民国时期李松高摄影,《惠州西湖记》


大江大河,往往和千古风流人物相关联。东江,最常听到的是让人肃然起敬到起鸡皮疙瘩的英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东江崛起了一支敌后武装,从领导人到成员,客家人占了大多数,这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子弟兵——东江纵队。


这些客家人主要来自深圳龙岗、坪山(原属龙岗,现为新区)、东莞、香港新界。东江纵队的司令员,是坪山的客家人曾生,政委尹林平,是兴国的客家人。据说东江纵队军队交流主要用客家话。

1918-1914年隔江拍摄的惠州府城


这支队伍,长期孤悬敌后,没有中央的支援和策应,连电台都没一台,只能从收音机里听到延安的消息。但是客家人的坚韧和团结、拼搏的精神使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抗战结束时发展到11000人,到解放战争结束时,发展到38000人。


从其成立之初至日本投降以前,这支义军在广东和港澳沦陷区积极抗击日伪军,大小战斗2000余次,歼敌近万人。


抗战期间,惠州曾四度沦陷,位于东江、西枝江合流处的文笔塔,在战火中屹立


东江纵队的战斗力甚为强大,战功赫赫,以客家人的英勇刚毅,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救亡图存,在中国的民族解放史上留下客家人传奇而光辉的印记。


在香港沦陷的三年八个月的日据时期,东江纵队的一支——港九大队,是至今被公认的香港辖区内唯一一支坚持抗日的武装。他们扫灭土匪敌伪汉奸武装,抢救运送800名国内文化名人,解救盟军战俘,创下了扬名世界的英雄战绩。东江纵队、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被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惠州府城北面临江城墙


英雄,除了智勇双全,更难得珍贵的是像江河一样荡涤污垢的浩然正气。客家的大江大河,不止是美丽山河,更分明有一种养育英雄儿女的豪气。


五、韩江


汀江从福建南下,和梅江在大埔三河坝汇合之后,称为韩江。三河坝的客家人和韩江流域的客家人、潮州人,心中的大河,非韩江莫属。韩江是中国广东省第二大河。这条向南的河流,东晋至隋称员水(筼水),唐至北宋称恶溪,南宋称韩水,也叫鳄溪,元、明称鳄溪,也叫韩江,至清才定称韩江。


1939年9月,德国传教士拍摄的湘子桥,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韩江北源汀江出福建西南宁化县西南部武夷山,南流至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汇南源梅江後始称韩江。南流到潮州以下河道分汊进入韩江三角洲,在澄海县境和汕头市区分别注入南海。长410公里。韩江是潮(州)汕(头)、兴(始)梅(县)与福建长汀的重要联系水道。韩江流经潮州城区约3公里,北段江面宽阔,北堤连接竹竿山与金山,捍卫古城的安全。韩江是潮汕最大的河流,从发源地至东溪出海口,全长470公里,落差920米,流域总面积达30112平方公里。


韩江是一条非常有力量的河流。每年的夏秋二季,尤其是5月、6月,是韩江的汛期。发水的季节,据说这条南方山地里的河流,每秒的流速,竟是全国第一。这条默默无闻的河流,她的年径流量,竟比长江、黄河还要大得多。


韩江曾经是一条桀骜不驯、鳄鱼出没的河流。韩江奔流所在,古时候人烟稀少,林木茂盛,峰峦起伏,重山叠嶂,岚气、雾气、湿气、瘴气弥漫,鳄鱼、蟒蛇、野象、熊羆、虎豹四处出没。唐朝的潮州,是惩罚罪臣的流放之地,有唐一代,宰相常衮、李宗闵、杨嗣复、李德裕,都曾经远贬潮州。韩愈谏迎佛骨,也被贬此地。


韩江原来不姓韩,是因为大文豪韩愈被贬谪此地后,後纪念韩愈,改称韩江。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14年),正月十四,韩愈于元宵佳节启程,远赴偏僻荒凉的蛮烟瘴地潮州,他的家眷亦被斥逐出京,他年仅12岁的女儿惨死道旁。据说韩愈当年三月廿五日到潮州后,深知民之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物产,民是以穷”。


韩愈亲自去观察后,于四月廿四日便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并叫他的部属秦济杀了一猪一羊,到北堤中段鳄鱼经常出现的地方,点上香烛,宣读祭文,限期叫鳄鱼徙归大海。当时,潮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鸦雀无声,只听韩愈严厉宣布:“鳄鱼!鳄鱼!韩愈奉天子命到这里来做刺史,是为的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惩不贻”。说毕,将祭文焚化连同猪羊投入溪中,拜祭鳄鱼。


后来乾隆时期有一位客家人,从嘉应州的石扇堡出发,下南洋去印尼西婆罗洲谋生。在那个也是鳄鱼出没的蛮荒之地,他学着韩愈退鳄之法,也写了一篇祭文,慷慨激昂地念诵,并安排人员同时悄悄扑杀鳄鱼,一方面为当地人民除了鳄害,另一方面又以智谋和仁政收服了当地民心,人称“坤甸王”,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存续110年之久。他就是罗芳伯。


六、家乡的小河


最后写一条记忆中故乡村东口那条小河 。它很小,发源于山中,然后穿过 家乡小盆地,经过当年“松口不看州(嘉应州),新铺不看县(镇平县)”的新铺,往蕉岭长潭流去。在入新铺的水口,过去曾有一个扇形的巨石。


这里徜徉过我的童年。小时候内向,却喜欢水,偷偷随大孩子去玩水,没少挨妈妈骂。毕竟这条河原来有些地方是深幽的潭,淹死过人,据说还有水蛇出没。


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桀骜不驯,淘气不回家,自己拿一把镰刀,在河边砍了好多观音竹,搭成鲁滨逊一样的小茅屋,然后就在河边,躺在茅屋听河水潺潺、听风唱歌、听蚕鸣虫叫,或者拿起红色的卵石画画。或者拿一个小小碗,从河里捞几只小虾就那么傻傻地看着……河边浮萍开点点黄花,一座质朴的水泥拱桥,虹跨在河两岸,桥沿并不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坠落。每次上学回家经过,似乎都感觉颤颤巍巍的。


小拱桥连接两岸小山,小路蜿蜒连接新铺石扇。每次放学回到桥边,桥边有一种带刺的灌木开金黄芬芳的花,此时望向山顶,有一棵高高的伯公树(客家人把古树叫伯公树),红柿子一样的夕阳慢慢从山坳落下,把霞光披在伯公树上。


后来本村华侨乡贤又捐了一座平坦坚固的桥,命名为“爱乡桥”。原来那条危险的小桥就再也没有人走了,这条小河上就有了两座桥,双桥拱月,倒影水中。可惜后来我们回去,河水已经变得浅而不够清澈了,童年时那条活泼浪漫的河却恒留记忆之中。


行笔至此,忽然想起一段话:“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推荐阅读:

现代民谣单曲,如果用客家话来唱,是怎样的腔调?

图片讲古 | 100多年前河源的一位客家人,临刑前奸细让牧师拍下照片

汀江、韩江篇 | 客家人,你心中的“大河”是哪一条?

客家商帮和客家商道(修订版)

棠棣之花——一个华侨小商的故事(精彩!)

用客家话写了一首《似曾相识》,撩动客地童年意象,谁可以帮忙唱呢?| 曲调来自邓丽君的《雨夜花》、黄耀明的《四季歌》

近代以来韩江流域的“财富巨子现象”| 超级大佬们的故乡传奇(下)


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