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流传着一首说各个县城的歌谣,其中对陇西城是这样说的:“鞏昌城,九里三,鼓楼插到云里面!”鼓楼(注1)位于城中心,九里三是大城的长度,正方形每边2里加上四门瓮城的长度共9里,在城北又加了一圈更大的城墙,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城中东西南北四条街,四条街出城门后继续延伸成为东关、西关、北关,南关短,北关最长一直延伸到渭河边,城内小巷从四条街上再向里延伸,通向座座四合院;鼓楼坐西朝东,县衙在鼓楼背后,解放后原县衙地成了县政府、县委、县人委,这些机关稍向南靠,其东是一个开大会的广场,人们把它叫“箭道”,据说古时候是全城练武的地方……
当我1959——1965年在陇西城念书时,所有的城墙都是完好的,那时城内青堂瓦舍街市整齐,城外都是大片的农田。60年最饿的时候,有个“瓜菜代”的政策,老师叫我们出城找菜叶菜根及农民没挖净的洋芋,我们出南门跨过公路到南面的半山上,远远地望城,感觉那城墙真高啊,巍然矗立!好像亿万年也不会倒掉……四个城门都有瓮城,瓮城里有个小街,两边住着人家,城门特高特大特厚是木头的,上面装饰着鸡蛋大的铜钉很威严的样子,因为没有战争,城门大开不关就靠在大城门洞的两边,仰头看城墙上,老野草迎风摇动着……不久,5个中学缩减合并成一个学校,大量的乡下学生辍学回家了,剩下的学生都进了陇西一中,一中的地方装不下,就搞了个一中2部。2部在北关的祖祀庙(李氏祠堂),庙的房屋是教室,教室北边的校园里种着菜,菜园就在城墙下,我们就在菜园的埂边上走着念书,念累了,就在城墙脚下坐着晒太阳,又厚又高的城墙挡住了冷凉的北风,又反射着南边的太阳,你想想啊,这是多么地暖和舒服,又闻着菜叶菜花的芳香!
……经过了50年的巨变,现在,所有坚固的城墙90%都不见了,只剩下东南边一小截、西北方几截,可怜地立着,表明着从秦始皇的先人起就在这一带建立我国最早的陇西郡……到康熙爷的时候鞏昌成了甘肃的省会漫长历史里曾有过的辉煌,难怪陇西人在网上说:“我们的城墙如果不毁比平遥不差 ,现在也可以卖钱呢!” …… 如今,古文明已被遗忘,县城迅速地现代化,原箭道成了文化广场,城外东北方建起了大片高楼,新开辟的长安路和景家桥路特宽,路的中间和路平行是街心花园,花园里立着李白李商隐李时珍等人的塑像,因为这里又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注2)——发祥地。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从新建区出发,沿景家桥路进入老城中心,折北沿北大街走北关,到了原祖祀庙,这里正在建“李家龙宫步行街”,“李家龙宫”(注3)是唐太宗李世民给李氏祠堂的题字,建设者不让我进去看我曾经的学校,我只好往北再找城墙,问了几个人,打听到西北方还有几截残存,于是又走,这里不是发展区所以还有城墙,城墙里面是人家的院子不能通过,只能在城墙外的荒草和包谷地里走,天下着毛毛细雨,裤子在荒草中刷成了泥筒,边走边看城墙,依然很壮观,但是,在远处高楼映衬下好像比过去低了……人老了,没能力爬上去,遗憾!一直走到城墙和西河的交会处,在此,城墙完全地消失了……就像那历史,无形中快速地变化消失着……
注1:威远楼是陇上著名古建筑,威峨壮丽,气魄非凡,屹立于陇西大城什字中心。年代久远构造精妙,为陇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始建于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出于加强武备,韩琦在城东一里处建一楼,起名威远楼,到了元初,汪世显父子扩建城桓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公元1341年,官府把计时的铜壶滴漏及报时的更鼓置于楼上,因此俗称鼓楼。明初重建。砌一巨型砖墩台基,外观更加雄伟,改名为雄镇楼。清康熙55年加以扩建,成为现今模样。威远楼至今有900多年历史,基座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前后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匾。为省级保护文物。
注2:郡望 (百科名片),“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如弘农杨氏,清河张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吴兴姚氏等。
注3: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 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近年来,相继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美国、荷兰、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大陆29个省、市、区的李氏组织和李氏族人10万多人次到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旅游观光和寻根祭祖。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等领导先后到李家龙宫(李氏祠堂)视察指导工作。唐朝贞观年间,陇西已成为丝绸南路的名城重镇之一,唐天子重视在李氏的发祥地、发迹地的陇西建立宗祠庙,意在光显祖宗、威镇远方之意,并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皇家子民及当地官员前来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