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可生食,亦可加工成果汁饮料,还能做成蜜饯的香料

罗望子是一种原产非洲地区高大乔木植物罗望子树的果实,其树高可达30米,树的寿命可达200年以上,坚硬的木质可以雕刻各种工艺品、也能制作家具及耐用的菜墩。棕色豆荚形的果实连同叶子优雅地挂满枝头,在未成熟前就可采摘,包裹在种子里粘性的柔软果肉酸甜多汁。

罗望子是非洲原产为数不多的香料之一。其拉丁文“Tamarindus”派生于阿拉伯文,其中的“Tarmar”为熟枣,而“Indus”则是印度之意。”因此也有“印度枣”之称。

罗望子在史前时代即被印度人利用。在印度的寺庙中,印度人还利用罗望子的果肉来擦拭因陈年而氧化变黑的黄铜佛像、食器等其他铜制品,使之锃亮如新。

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发现了它的美味,被带到中东地区。以后,随着十字军的东征,罗望子由中东进入了欧洲国家。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罗望子已广为人知。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就注意到它清凉宜人、迅速解渴的特性,英格兰开始用罗望子制成酸甜提神的饮料。英国人非常喜欢罗望子的味道。后来它也是英式调味品李派林喼汁及HP酱的重要成分。

罗望子饮料

印度人将罗望子被视为万能的天然药物,它可医治眼疾、坏血症、黄疸病及肠胃不适。泰国人则相信它可排除血液里的杂质和疏通血管的功效。每逢罗望子上市,泰国北部地区还会举行节庆活动。罗望子生食或加工成果汁饮料在发烧时喝新鲜榨汁,还有解热功效。

罗望子有酸甜之分,也称酸角和甜角。味道偏酸者,外形略扁。适合做烹饪食材,如马蹄罗望子:荚果马蹄状,稍扁平,味酸、高产。而微甜者,常常当作水果食用。如泥鳅罗望子,树体高大,荚果形似泥鳅,味较甜,产量较低;米易罗望子:树体高大,荚果半弯曲,肉质厚,味较甜,结果早,产量高。

越南“酸鱼汤”

罗望子果肉可加工成浓缩的酱、砖或切片、磨粉,经过干燥浓缩后,酸度更强浓。使用前需浸泡在热水中稀释再去籽除渣,就是烹饪所需的基本素材。

罗望子未成熟果实的果肉酸涩,浸水后过滤取汁,犹如柠檬汁在西餐中的作用,具开胃、解腻、去腥、提味之效。通常是以10倍的温水将其果肉泡软再用手指揉捏,使果浆和味道全部渗入水中。这具有热带水果型酸味水,在烹饪中恰似如歌的行板极富魅力信步游走在各式菜系中。

酸与辣历来是一对好搭档。在东南亚及印度菜系中,酸辣味型菜式里都缺少不了罗望子出场作为酸的基调,再与不同的辣和声奏出完美的旋律。演绎出:泰国“香辣鱼肉沙拉”和“酸咖喱虾汤”、越南“酸鱼汤”、印尼“蔬瓜酸果汤”、菲律宾“菜肉酸辣汤”、“柬埔寨酸鱼汤”、新加坡的“罗惹”沙拉及南印度的“什菜酸辣鸡汤”等开胃序曲。

罗望子在主菜中表现同样精彩。它色浓质稠的特性, 使得菜品看来红艳浓稠诱人,在炎热的热带会令人食欲大开。在马来语和印尼语中,它被称为“Assam”,当地的华人按发音写成汉字是“亚参”、“阿参”或“阿三”。马六甲的“阿三鱼头”、娘惹菜中的“阿三花枝”、槟城“亚参叻沙”以及“沙嗲肉串”;印尼的“爪哇烤鱼”、“黑果烩鸡”、“罗望子煎蟹”、“苏门答腊烤鸭”以及“印尼炒饭”、印尼巴厘岛香料酱都归功于罗望子的调味。

成熟的果实要甜一些,可作为新鲜水果或用于甜点、饮料和糖果。印度人会把磨成粉的罗望子会添加在糕点中。在哥伦比亚 及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人们把罗望子果肉搓成球形再撒上白砂糖制成“罗望子蜜饯”。

在秘鲁有一道最受欢迎的中餐菜肴“罗望子猪肉”,是100多年前到达南美的华人利用当地罗望子代替中国米醋,与糖调制的一种糖醋汁,本意是用来制作“古老肉”或“糖醋肉”的,而秘鲁人更习惯叫做“罗望子猪肉”。因此秘鲁人有理由相信:罗望子是中餐必备的香料。

罗望子蜜饯

而实际上,罗望子在中国菜系中几乎没有被利用。虽然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及海南都有种植,这种被称为“酸角”或“甜角”的果实,只是作为水果来食用。西双版纳的傣族语中称为“木罕”,可加工成果汁、果露等饮品及当地特产休闲零食。在海南则被称为酸豆或酸梅,三亚市的南山有3000多棵的罗望子树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数目最多的原始罗望子树林,1995年被评为三亚市的市树。近年来,三亚的羊栏镇用酸豆、杨桃、番茄等调制汤底制作的“羊栏镇酸汤鱼”为三亚十大名菜。

羊栏镇酸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