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年少时留学新加坡?你们成为双语人才,我却成为了仨语分裂症患者

2001年踏上了新加坡留学之路,由于尚在庆祝儿童节的年纪,我这种留学生被亲切地称为“小留”。

父母那辈人看着我们这种小留,往往会把小眼睛瞪得炯炯有神,满怀期待和羡慕地说:

“啊呀!年纪小的时候最容易学好英文~你们长大后就是双语人才!”

提到双语二字,你可能会想到李光耀先生一生的挑战:

*图片来自凤凰网*

或许,同批来坡的小留们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合格的双语人才了?

但很不幸,我走偏 了。

我成为了标准的仨语分裂症患者。

即:中文不咋地、英文不咋地以及新加坡式英语 Singlish (八级)

初到小坡时,我仅具备极为简单的英文对话能力,比如:

" Hello!How are you?"

(嗨!你好吗?)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很好啊,谢谢,你咋样儿呐?)

因为我在国内上小学那会儿,除了语文数学外,其他的一律不用care。

虽然英文能力不登大雅之堂,但我的中文明显比同龄孩子好一些(仅限于我的小圈子里),至少写字还算整齐:

结尾写的比较悲情: 如果乌鸦吃了我的肉,飞回了我的祖国,那我也心甘情愿了。

偶尔还能陶冶情操写写诗:

词穷让诗歌显得有些苍白,小时候我内心戏有点多

进入政府小学的前三个月,基本上跟哑巴没有区别,也听不懂同学们的对话。但因为同学们每天在我耳边狂飙Singlish,所以我记住了一些重要词语和说话腔调,再加上语境的辅助,Singlish基础打得格外扎实。

我写这篇文章时跟闺蜜发的信息,100%纯Singlish

放学后我学English(英语)的唯一方法就是抱着一本新华英汉字典查词背词。幸好之前在国内学过音标,我能跟着注释尝试发音。出乎意料的是,本地学生竟然从来没看过音标,甚至有的老师的某些英文单词也发音不准。在我看来,他们学英文的方式更像是口耳相传。

*图片来自ssaproject.tumblr.com*

当时我常常跟其他小留们分享自己的学校见闻:

“Three 怎么发音?你看看音标/θ/,是不是要把舌头放在上下牙之间,发出思瑞的音?”

“可你知道我老师同学都怎么发音吗?

吹!

吹!

chui !”

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那时候新加坡小学还有分流制度,我被英文成绩拖后腿而身处全年级最差的班,班名 “Hope” (希望),是不是听起来满满正能量?

班主任每次进班时吼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Hope? All of you are hopeless!"

(希望?你们毫无希望!)

十个字概括2002年的人生:上课听不懂,下课留班级。但这时候中文仍是我的强项,也常写日记记录这段时期的感慨:

纯粹是身处差生班的感慨

我的英文学得异常吃力,成绩单足以说明一切:

及格线是50分

想想以前在国内还没考过这么不堪入目的分数,干脆彻底把中文打入冷宫。除了每天放学留堂恶补英文外,我常常溜到书局抄练习题,或者去图书馆读英文故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英文成绩终于渐入佳境:

科学成绩凉了

与此同时,我仍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中文不错,无需看书学习,进而导致中文程度迅速退步:

提笔忘字不说,拼音居然也大错特错!

在班里我交到了几个朋友,一个泰国小男孩、一个印尼小男孩、两个本地华人小女生和一个淡米尔族小男孩。泰国男和印尼男的经历跟我一样,都是来坡后从头学起。

我们几个平日交流时几乎全是Singlish。你以为我问他们问题会用正规英语:

May I know how do you solve this question?

(请问这道题你怎么解答)

而事实上是:

Eh, this question, how ah?

(欸,这个问题,咋办?)

你以为他们会用正规英语这样回答:

Oh let me check it out, wow it is indeed a difficult question.

(哦,让我看看,哇这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而事实上是:

Erm, this one very difficult ah, jialat.

(额,有点难,难于上青天!)

备注:Jialat是福建方言,形容难度很大。

中午吃饭时,你以为我们会说:

Hey let's go for lunch! Please be fast so that we do not have to queue!

(嘿我们去吃午饭吧!请快点儿走不然要排队呢!)

而事实上是:

Go makan liao, walao fast fast leh!The queue very long sia!

(去吃饭了liao, 我的天啊你快点嘞等下排很长队你造不?)

备注:makan是马来语的吃饭之意。

不过,历经跌宕我还是顺利考完了PSLE(新加坡的小六会考)

学霸皆以A*横扫四科,所以我的3A+1A*平平无奇

欢喜雀跃地升上中学,我的中学在当时还算是小有名气的华校。这个学校大致上有两种新加坡本地学生:一种是英语家庭培养出的孩子,英文正统但华文很差,社会约定俗成把他们称之为“Ang Moh pai” (红毛派);另一种是保留华人家庭传统栽培出的孩子,但口语上往往还是以Singlish为主。

备注:Ang Moh是早期新马一带福建华人对西方人的称呼,略有贬义。

至于我,由于终日哀叹自己年少留学,中英全废,无心学习,一不小心就考了个全班第一(倒数的)

班级最后一名,全年级倒数第8

打击归打击,我的“双语能力”却在这时开始无限量进步,首先体现在日记中: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 broken English (蹩脚英语)

更体现在我的记账簿中:

lunch everything

,什么鬼?

口语对话方面,我在中学时期差不多达到 Singlish六级水平。将中、英、马、方言等词汇融会贯通,朗朗上口。如果说小学是Singlish的萌芽期,那么中学就是它的茁壮成长期。

居然还沉迷于星座算命……

不过好在老师突发奇想让同学们互助学习,于是安排了一个Ang Moh Pai学霸女跟我配成一组。只记得学霸女严肃地坐在我的对面,听我读完一段英文故事后,厉声说道:

"Do you watch Channel News Asia? No? Well, you should watch it."

(你看不看亚洲新闻台?不看?那你应该看看。)

顺便插一句:去年我在公司午休看电视时,惊然发现其中一个 Channel News Asia (亚洲新闻台)记者正是那个学霸女!所以,本地学校不乏英文确实不错的一群,只是我个人的圈子更亲近Singlish派系。

我的日记风格基本定型了

中学周旋四年,我成功通过了剑桥O水准考试,升入初级学院(高中)。

前五名的其中一所

升入初级学院,老师们的英文都很正统,其中一个还是英国人。我被分到文科班,班上三分之二的同学主修英国文学。英文是同学们的强项,有几个本地同学的中文也不错。我开始努力矫正自己的英文,跟上班级的进度。虽然我们在课外时还会使用Singlish,但完全是为了达到亲切、幽默的效果。而这时我的日记大多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

“我逃课了,太困,太累,太害怕化学考试……”

两年初院生涯,我顺利通过剑桥A水准,并总结出了留学生涯的套路:

上课考试English,

下课打工Singlish,

华文课上Chinese,

朋友聚会仨语鼎(分)立(裂)。

*图片来自Serangoon Snippets*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独树一帜的民间语言,即使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工作生活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虽然都在讲普通话,却或多或少夹杂着家乡口音特色。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而Singlish 包含多种语言的特色词汇,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之前看过一篇报道称,投资家Jim Rogers指出新加坡人英文、中文都不好。回顾整个留学生涯,我认为新加坡的应试水准或课业要求都有正统中英文规范作为衡量标准,而Singlish则是较为接地气的民间语言。正规的英文对于我来说,更像是新闻联播式语句,适合使用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工作会议)。

*图片来自Wikipedia*

小花絮:Singlish三大特点:

1. 不要纠结语法,听懂就行

*图片来自The Straits Times网站*

短短四个字,一目了然。

2. 各种语言混搭一体

*图片来自Artxy网站*

Siam在这里不是暹罗,而是福建方言“让开”的意思。

3. 句子结尾用后缀升华,比如:

借助语境、眼神儿、语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作者:小熊。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心灵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