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气质 | 出品 子纾 | 编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4季私享家
重庆美女如云是公认的,3D魔幻地形给了仙女们上坡下坎的锻炼机会,湿润多雾的气候更为她们提供了天然保湿剂和防晒屏障。打望解放碑,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
你也许曾在春风沉醉的晚上,飘荡出讨一个重庆媳妇的遐想,但首先,你要拿出一辈子吃辣的勇气。重庆女人是火锅、串串、小面、酸辣粉、辣子鸡、酸菜鱼、尖椒兔、毛血旺... 做的,辣得透彻,辣得具体。
因此,讨了重庆媳妇儿的男人,是要吃一辈子辣的男人。美食作家张佳玮的夫人「若」就是一位地道的重庆女人,你问他讨个重庆老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答案就藏在下面。
1
彩礼算啥子,敢一辈子吃辣才能娶我
旅行者的照片复制着城市与细节,上海与巴黎的悬铃木一样真假难辩。多伦多到新加坡都可以吃到回锅肉和宫保鸡丁,同样江南的中夜也可以吃到川菜师傅的手艺。
虽然如此,在上海吃火锅或麻辣烫时,若总还是会絮叨一番重庆。许多时候,她眼帘低垂、不动声色的吃着江南的辣椒,然后做出那样一种表情——一只猫从二楼落地后,在围观人担心的目光中摆动尾巴,自然走开的模样。
于是上了回重庆的火车,她就像被灌足咖啡的老鼠,在车厢里躁动不已。甫一下车,她便扔开在上海把持的普通话,一连串卷舌柔腻的重庆话出炉,和出租车司机对掺了一番悦耳对话。车子飞檐走壁的在重庆山间穿绕,她已在问我:「吃麻辣烫?」
最初的重庆麻辣烫是在江边垒起石头,舀勺江水,野菜青菜只要能煮的都下锅。后来慢慢演变成不论荤素,串成签签下锅煮。
真坐在重庆麻辣烫前,还是吃了一吓的。相比江南那些入锅煮毕、捞起加料、与老鸭粉丝汤类似的麻辣烫,正牌麻辣烫生猛得多。
街边八卦阵般排些桌椅,每桌一口大火锅,沉浮着红得让人胆寒的辣椒、粒粒细巧的花椒和些造型桀骜俨然性格泼辣的香料。若挑了大捧的签串,大可以拿来给刺猬植皮,一串串便如吃火锅一样,直插进锅里。
依着她的解释,重庆麻辣烫其实就是简约易操作的平民火锅了。相比江南塞北的假麻辣烫,显然自由多了。火锅滚了两翻,辣味直刺眼睛,香味钓钩似的抓鼻子。于是像鱼一样,明知是饵,还是闭着眼睛壮起胆子,提上来一串吃了——意外的是,并没辣到令人满嘴火烧火燎的效果。
鲜香猛辣,朦胧中觉得嘴里一片噼里啪啦,许多辣香在烟花般烫舌,满嘴的香。发觉自己不怕辣后,腰杆顿长,起手抢了几串囫囵吞枣的吃,然后才发现不对——辣椒香得沉稳,倒不杀人;花椒却是刺客,偷偷摸摸潜了进去,整个口腔麻住,哭笑不得。
扫个盲,江浙沪这边平时吃的麻辣烫其实是成都的冒菜,串串香才是重庆的麻辣烫。
以前有北方朋友说道,涮火锅是忽必烈驰军远征的发明。南方人却另有一说。若的父亲请吃饭,便又是一道火锅宴。金堂玉马,壁画上明书着说江上纤夫,才是火锅的起源。
其实仔细一想,南北方火锅终究还是有区别。北京爆肚涮肉,大多用白水清汤涮熟,蘸酱吃来,至于说老北京有人用肉皮冻、卤鸡冻来做火锅的,毕竟是少数。广东、重庆火锅,对汤都重视得很,千香百辣不在酱料,都融在汤里了。
在重庆正经吃火锅,满堂人都火辣辣的,重庆话说起来柔绵悠扬,不可谓不热闹。都说广东人长腿的除了板凳,带翅的除了飞机,都敢拿来煲汤熬粥,实际上在重庆也相差无几:凡是可吃的,无一例外都进锅去烫一烫,沾染了一身麻辣。人人吃得满脸红,风度是谈不起来的。
广东、香港有些火锅清淡温雅,还搁些花瓣映衬,李碧华小说里也提及,实际上实用性较差。火锅本来不是清雅的吃法,把什么物料都使水火麻辣来烫,讲的是气度喧腾和热闹。
重庆火锅(上)的锅底是牛油,讲究的就是一种火辣辣的感觉,食材中很大一部分是鸭肠、毛肚、黄喉等动物内脏。
广东的火锅(下左)讲究汤底,汤底要靓,是由鸡、猪骨和海鲜熬制了好几个小时的高汤配上淮山、枸杞、桂元肉、党参、玉竹等各种煲汤常用的中药材。
北京的火锅(下右)一般叫涮羊肉,是游牧民族带来的,用铜锅碳火,锅底就是清水加一两段葱段、姜片、几粒枸杞和虾仁等。
若说重庆人吃早饭,有一种叫做麻辣筱面(小面?)的东西。大早上拉我出去吃了一碗。北京人早饭吃煎饼沙锅粥,江南人早饭吃稀饭咸菜,都是清淡为主。重庆人却连早饭都敢吃辣,实在令人佩服。
麻辣小面量不大,料却繁密。做面的阿姨千手观音一样转了一圈,一碗面已经五彩缤纷的造就。依稀能认出的是花生、辣椒——重庆人称做海椒——其他就神秘得很了。相比起来,武汉的热干面就显得浑厚有余,细巧不足。吃上一口,也是明快的辣香,当然也少不了花椒的麻。
重庆麻辣小面饱腹又好味,早年间是劳工阶层的吃食,久而久之,成了一种情怀和口味。它的灵魂是调味,酱油先放还是后放,味精下多少,海椒炒的时候一定要去蒂,花椒籽要炒前还是炒后磨碎......
在若家吃了几顿饭,腊肉、雪山菌什么的,一律配红带辣,若不配点啤酒之类,一顿饭吃下来嘴能成红肠。厨房里摆着晒干的贵州辣椒,看去就令人触目惊心。本来还以为是个例,去了转菜市场才发现地上铺着大堆辣椒,远远闻着就鼻子发疼,晒干了吃什么味实在难以想象。
去中山古镇游山水时,当地山民做菜也是辣手频施。辣子鸡看不见鸡,都是鲜明的红辣——与江南的辣子鸡拿来装门面的辣不同,此辣实在足以让死掉的鸡被辣得再活过来一遍。
至于鱼汤加辣,《水浒》里拿来醒酒也是有的,可是为了醒酒,不至于要冒被辣出眼泪的危险。看着你吃得眼泪直流,山民们欣欣然有喜色:「这海椒好吧?好容易晒的哟。」显然在这个世界体系里,拿花椒麻你、拿猛椒辣你,乃是至高的爱护和礼仪。
辣子鸡是最具重庆特色的一道辣菜,与成都的相比,要更麻,也更显重口味。重庆人的辣子鸡,是在辣子里找鸡,正应了重庆人无法无天的那股直爽劲,烹制手法也粗犷好爽,辣椒与调料多而足。
2
谁说重庆只有辣?
饮食这事上,世人大多以偏概全。没去成都前草木皆兵的以为那里必是人人以辣椒水漱口、全城在火锅里游泳的地方,转了一圈才发现成都人还有三河泥这么甜美的东西。
按着重庆朋友的说法,成都人比较闲雅凡事留有余地,重庆人务于极端追求极致享受。到重庆吃喝一圈,麻辣固然是雄风凛冽,能给任何人一记下马威,然而去了辣味,依然风景繁盛,不一而足。
从重庆出发坐车去大足县看联合国指定的文化遗产石刻,回程时去了一处「荷花山庄」吃饭。生在江南二十来年,还是被那片田田荷塘惊了一下,很有徐克《青蛇》里的风韵。在一个四面长窗的水榭坐下,点菜自有其他人做,接下来无非看热闹。
先是荷塘里捉来的鱼清蒸了吃。在重庆几天首次见到清秀白净的菜,惊为天鱼。那鱼想必在荷塘里久待,收了芙蓉清香,吃起来嫩滑爽口。
又有大堆的藕,瓦罐炖了个蹄花汤。藕本来是清甜的,似乎为了显得清淡,汤里几乎没加料,淡得有些矫枉过正。重庆特色,饭桌上是必须有口汤锅的,幸好锅里没什么辣椒。
蹄花是川渝人民的特有称呼,专用于把猪蹄煲汤这种做法。蹄花汤的灵魂当然是猪蹄,选一只优秀的前蹄,大小适中、品相完整,煮到皮肉相离,舌齿可以轻易拆骨;最佳配角当属豆类,大白芸豆、干豌豆比较常见;费时费火,才能成为一道合格的蹄花汤。
服务生端来一盘荷尖,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东西,挟来在锅里烫烫吃,和豆苗口感似乎也差不多。
鱼、汤、荷叶都吃完了,又上来一盘荷叶蒸饺。大概是和面的饺子里掺了荷叶粉,闻起来有些荷叶清香,饺子绿得让人觉得身子发凉。
荷叶面疙瘩汤属于余兴节目,《红楼梦》里那来喂受伤的贾宝玉用。除了有些荷叶香味,其实也不算怎么出奇。
荷叶蒸饺有股荷叶清香味,这是因为在和面的饺子里掺了荷叶粉。
为了看《疯狂的石头》里正反派大掐的楼,去了解放碑。若说「老四川」是个妙地方,于是前去拜山。先是一份例汤,「枸杞牛尾汤」。
古龙小说里有两个川菜常提,一是「红烧牛尾」,一是「漳茶鸭子」。然而牛尾这东西,似乎还真是四川人爱吃。在乌鲁木齐那种满街都有屠户宰牛杀羊的地方,对牛尾都不怎么利用。
话说「老四川」里这份汤,鲜得不合常规,清香醇浓,而且让人猜不出怎么做的。按若的说法,「让你吃出来了,人家怎么做生意。」喝着靓汤配重庆人特别爱点的粉嫩豆花,滋味奇妙。
牛尾汤是重庆老四川大酒楼陈清云老师独创的炖品,以黄牛尾为主料加工炖制。
「老四川」的白灼芥蓝,汁调得浓而不稠,鲜美宜人。芥蓝本来带点苦味,但配了鲜汁,吃起来反而有清新解热的感觉,和苦瓜异曲同工。
某日晚饭被麻辣烫煞到,满嘴火焰山。急急忙忙,想找冰镇的东西吃。街边看到了叫卖者,树个牌子:「冰粉,凉虾,西米露。」掏钱要了一份:对面的重庆大叔颇麻利的取出一个塑料碗,从三个箱子里分别取一勺透明冰粉、一勺白白的酷似熟虾的东西、一勺西米露搅成一气。
问我:「喝得醪糟?」看我点头,便将一勺醪糟——江南称为酒酿——一勺红糖一起添入,递来。若教我用勺子略加搅拌,然后吃一口——甜凉柔滑,立刻将嘴里的火熄平。
现在想来,冰粉与桂林街头随处可见的凉粉、龟苓膏大概还属类似事物,作用也类似:清口润喉的甜品。然而加上了西米露与凉虾,口感丰润许多。
询之于百度,凉虾这东西似乎和虾无关,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做成。反正都是普通的植物制品,全靠劳动人民勤奋的手和巧思使之甜美动人。
冰粉是川菜里的著名小吃,吃起来解辣爽滑清凉,看上去透明而简单——像是冰水里泡了一块更加软而易碎的果冻,配上红糖葡萄干等可以缤纷也可以不缤纷的辅料。
中山古镇距重庆两小时车程,所谓古镇,其实也无非是山坳中工业化困难的一片乡村建筑而已。然而旅游业既发达起来,百姓们便发挥本领。自家晒的辣椒、溪里捞来的鱼、自家制的腊肉,都是上好宝贝,城里人吃得啧啧连赞。
我和若在狭窄的青石小街上,一路看着店铺里售卖的70年代器物,找着屋檐躲阳光。镇尽头一片竹林,风摆竹叶一片萧萧声,有老人家在贴着陈年对联的门前摆开一堆竹筒。问他是什么?答是酒。
青竹筒上的红盖头揭开,扑鼻而来的甜香。江南的酒酿、西南的醪糟,名虽不同,人民喝的东西毕竟实质和制作流程是一样的。买了两筒,陪着若在溪边坐喝了,回去的车上却眼皮甜沉,直接睡了过去。显然西南的甜酒和江南还是不一样,味道虽然同样甜浓,里面自有些西南林泉之间的神秘咒,让你易于沉醉。
竹筒酒是让酒在竹筒中自然发酵,酒的柔绵醇厚夹杂着竹子的醇香,口感别有一番风味。
3
在重庆,来一碗山城的辣
张佳玮说过,「跟地道重庆和四川的菜一比,觉得其他地方的辣味——比如上海许多川菜馆——辣得没内容,不婉转,不缭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多了很多无辣不欢的人。前阵子,我们刚好去了趟重庆。那么今天最后,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去山城,你可以吃哪些东西,到哪里去吃。
- 抄 手 -
| 佬麻抄手& 惠氏抄手 |
想吃抄手可以去洪崖洞四楼的佬麻抄手,店比较难找,我们兜兜转转找了好久,最后拐进了里面拥挤店面,才如愿找到。店里的妹子用重庆话向厨师吆喝着「一份微麻一份佬麻」,音调上扬可爱。还推荐在较场口附近的惠氏抄手,有通心菜铺顶。在这家店还点了山城小汤圆,吃起就像酒酿小丸子,普普通通。
- 重 庆 小 面 -
| 胖妹面庄 |
想吃重庆小面,推荐较场口附近的胖妹面庄。我那天是晚上去吃的,朋友吃不了辣,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要清汤,老板娘便三番四次地反问「真的不要辣?」,而后带着一脸不情愿说好。
结果端来的时候,潇洒地抛下一句:「我帮你们下了一点点辣椒,你们看能不能接受。」留我们又好气又好笑地面面相觑。不过想想,也是耿直。她是觉得我们这些外地人不识货,可惜了她们辛苦打出来的这块「辣」字招牌吧。
- 重 庆 火 锅 -
| 朱记胖子烂火锅&纸盐河码头火锅 |
来到火锅之都,怎能错过这份沸腾喜庆的红汤。当然,不太耐辣的我们,还是要加付一份钱,加上另一边的清汤凑成鸳鸯锅。强烈推荐毛肚、黄喉、鸭肠、牛蹄筋,辣得开胃,脆得上瘾。另外,山城啤酒、唯怡豆奶和醋都是不错的解辣选择。
国泰艺术中心往洪崖洞走的路上就有我们吃的两家火锅店,一家朱记胖子烂火锅,一家纸盐河码头火锅。胖子的清汤底有火腿肠,味道比纸盐河好;但食材的新鲜程度就逊色很多了——毛肚韧得能把我们两人的咀嚼肌给废了,毕竟价格差距也摆在那里。
- 凉 糕 -
| 朝天门&洪崖洞&解放碑 |
无论你是在朝天门、洪崖洞还是解放碑,一路都能听见喇叭里面反复播放的重庆话版的「凉粉、凉虾、凉糕」。凉虾没有虾,只是做出来形状像白色小虾米,凉粉则是透明晶莹的果冻状,凉糕如上图。总的来说就是,本身没有味道,就是冰冰凉凉,全靠红糖水加持。
- 豆 花 -
| 坎梯豆花 |
川美的坎梯豆花。在南北方的人们还在为咸甜之争而讨论不休的时候,重庆人民的豆花,早已开辟了「辣」的全新道路,而且居然还能配饭吃,延伸发展出豆花饭这个套餐。这碗白白的东西,乍一看像是米饭,吃起来也有点点像米饭,但是你们要相信我,它真的是豆花。重庆的豆花看起来坑洼,吃起来结实,味道不功不过不温不火,我只能猜想当地人爱豆花的原因,是因为它和辣椒的搭配吧。
- 烤 脑 花 -
| 冯烧烤 |
脑花,也算是特色吧,可以烤也可以下火锅。房东推荐了住处附近的一家冯烧烤,于是晚上和朋友趿拉着拖鞋去「撸串」。要了一碟脑花、一碟鸭肠、一碟杂七杂八的大杂烩。口感倒是嫩滑松软,像豆腐,可惜口味太重,可能是为了掩过猪脑的腥吧。
- 麻 花 -
| 磁器口麻花 |
在去磁器口之前没想到麻花有这么多种搭配:蜂蜜、冰糖、肉松、紫薯、海苔、巧克力。当然,旅游评论里面一直刷的「还是椒盐最好吃」,我是绝对不会错过的。想想椒盐虾,就觉得椒盐麻花,肯定咸香酥脆,好吃得不得了。
可是,我忘了我是个杭州人。我对椒盐的定义,是胡椒加盐。重庆人的椒盐,放的,是花椒。请一定试试吃完麻花后整条舌头都麻掉的感觉。它真的是「麻」花。
重庆有很多「苍蝇馆子」,环境不怎么样,但味道确实俘获人心。随意的环境配上重庆人大大咧咧的性格,倒还多了几分味道。
在重庆,找的是「苍蝇馆子」,吃的是「江湖菜」。
吃小面,路边上两列高矮椅子,人们排排坐。吃火锅,对面的青年吃着吃着便打了赤膊,隔壁桌一群年轻人高声地猜拳劝酒。
重庆的小面、抄手和火锅,辣得像平淡生活里一抹打眼的红,来得简单粗暴直接,却也莫名提神带劲。
你要不要也试一碗,山城的辣?
本文作者系张佳玮,首尾经24季私享家重新编辑。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4季私享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