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一封告白信

­——心灵习惯

前段时间来自不同朋友的吐嘈偶有发生,且都大多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经过一些日子的梳理,有一天夜晚我深思——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不为人知,对于身边人,有时也会有不理解的时候,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有时我会解释说明一下,有时懒得说。对于同一个问题问的人多了,就不会有激情去反复诉说原因。所以为了这两个问题,在那天深夜,我决定写下一封告白信。借此全面的解读下我的“奇葩”处世,和脑回路!离下定决心到动笔已经时隔快半月,因为最近在计划另一次旅行。

好了,我先陈述下这两个常问题。

l 你为什么经常不回微信?

l 你长时间待在家里,都在做些什么?

为什么经常不回微信?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朋友会觉得有些抓狂,我也能体会到那种有可能感受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感觉。而正因为我能够感受到这种落差和等候的微妙心情,所以现在我在没有事情要专门看着微信来确认或是需要手机来完成某些生活需求时,一般把手机放在一边,改成使用电脑,而我的电脑虽然下载了微信,但是却极不喜欢每次需要扫码登陆,所以这是为什么不能及时回复的基本原因,因为我没看手机或是手机不在手边。

万圣节时出游,在酒店,朋友说:感觉你这是过的以前的生活。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然后解释了一些原因。现在这个特意改成的习惯,起因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绑架”——社交绑架!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曾经持续了半年的时间,我被社交软件禁锢,那段时间的状态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没有新消息,是不是错过什么重要的工作,或是需要马上解决的事。上班路上,地铁里,我还是看着手机上成千上万的新消息,了解工作内容和今日工作安排。每天看过的消息到底是多少条,天知道。这半年就好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对开始思索社交软件问题对于自身生活的极大影响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具象的感观。

真正让自己恐慌加巨的是离开公司后,有二个月是在迷茫和压力加大中度过的。虽然去旅行了大半月,但是心绪还是一团乱。突然生活安静了,同时要为未来去着想很多事情,既有好不容易放松的安逸,又有未知的焦虑。那是一段很矛盾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最没有目标感的时间!也是一段日间恣意,夜间恍惚的时光。这种心情化身为一种情感触发器,让我在回来深圳后的第一个月,就明确感受到了那种煎熬。

回来后,我依然和老友聚会,聊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用文字在社交软件上留言和互诉生活。这本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别忘了,我有“一颗种子”,我还有一个“情感触发器”。有一天我忘了和谁在聊天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不记得一个星期前针对问过的同一个问题,TA给我的回答是什么。这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转念想到自己也存在经常回答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很多遍的情况,这种感觉我认为是极为尴尬和极为不礼貌的,因为感觉对方与你的交流是不上心的!你花了很多时间你来我往,但是对方却连最简单的你的现状都记不住。那我们交流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于是在 “种子”和“触发器”这两种武器的化学感召下,我开始住深了想。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为什么我会记不住别人在聊天过程中提到的信息呢?甚至有些是朋友之间我觉得必须要记得的信息,比如最近工作大体情况,是否顺利?比如生活的大体现状?有没有什么烦恼?……作为亲近的朋友,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事物发展走向问题,如果谈到过,就一定会记住重要信息。但是事实证明,有很多朋友依然记不住,还是会反复的发问。这不是大家故意造成的问题。但是这确实会在社交中影响更深感情的交流。人对于情感都是有期待的,而且是双向的。当你与一些人建立联系时,你连对方的基本情况都记不得,一切还得重新开始,这无疑让人感觉失望,甚至有些人还会根据这些微小之处去揣测,别人对你的重视度。如果十分相信感观的人,可能会暗示自己,这不是能与我发展为可以谈心的朋友的那类人!认识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关于记不住别人信息这回事,让自己惭愧!

当这种意识产生时,我开始努力回忆最近和我聊天过的朋友的重要信息,大脑搜索的结果不甚满意。然后我开始考虑,问题所在。我翻动聊天记录,有整页整页的,有一句两句的。当看到一些聊天的时间间隔和成片的文字时,突然有了思绪。灵光一闪间,脑海中忆起曾经听过的一堂关于声音的课程,再加上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开始给两者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有加强感观和记忆的作用。当你专注于一种声音时,你会产生超乎声音本身的想象。而声音的强弱,情感,技巧处理等等,都能不同程度产生不一样的感观。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音高和频率,来自不同的人,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而我们聊天时却用的最多的是文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文字本身没有加强的作用,聊天时大多用的是组句的形式,就像一汪平静的湖水,没有亮点突出,造成了记忆的难度。文字需要用到渲染或是其它手法才能让人有真实的意象,而我们平常聊天谁也不会那么费劲,大多都是简单句。另外,文字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功效,那就是容易引发猜想,这种猜想大部分都是臆想范畴。有多少男女朋友因为一句话发错,引发不必要麻烦的?也就是说,文字在描述事件时,其实是容易产生很多误解的。

当我把这个问题理清楚时,我就在想时间间隔的问题。我们软件聊天时,成本很小。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情感成本。我可以在工作间隙顺便回复一条信息;也可以在手边有事时间紧迫时,淘出手机看时间的短暂空隙里,顺手查看一下信息再打下一个句子或是一个字。完全不假思索的输出。试想一下,假如对方是一个极致动态繁忙的状态,而另一个却在一个极为安静的环境里舒服的想和你聊天或是有事需要询问你的状态。安静的人等了很久,等来一个字回答的瞬间是什么感受。虽然过后大家都不会当一回事,但是在当下,多少还是会有些失落吧。因为临时有事,让我们的聊天变得断断续续,情绪始终也达不到饱满。人不在动情之时,是无法说出真正靠近心灵的东西的。所以这种沟通方式,只适合回答简单问句,而不适用交流情感。

因为当很多事情都变成顺便时,那感情也只会是个随便的事,无法打动人。于是我给了自己一个结论:能不能在聊天时付出更多的情感或是时间,不是间隙聊天,而是你我通过声音在同一个时间段共同感受一段时间的流逝,再挑个双方都有空的日子,真真实实的见上一面!从共度一小段时光,到日积月累的一份份回忆!时间的不可逆,让这种唯一性变得很是弥足珍贵。这不应该才是聊天真正的含义吗?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当想到这里时,我觉得大脑全开了。与其花很多时间在等候回复或聊天记不住重点的吃力不讨好式聊天上,不如直接一点,真实一点。不为线上的等待而猜测,不为聊天内容背后的含义而揣摩。直接用自己真实的声音去沟通、交流情感,约出去吃饭,看电影,或旅行。朋友之间交往,真实的接触,真正的互相了解才是加深感情最好的方式。做半年的“网友”,不如见一面的初识。而对我来说,只要我不是对你所说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只要你说好时间、地点、要做的事,只要你来电了,我一般都会赴约。还没有想好地方或是还要我想要去干什么的,那千万不要约我,因为作为天秤的选择困难,这是一件很难为的事,这种情况,我宁愿选择不出去。

另外,说到见面的事,我想起一个题外话。对于朋友加深感情的期待和诉求,一定是建立在面对面沟通上的。很多人太过相信网络式情感,其实这样的感情最是浅薄,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发生过有记忆的故事,便很难深刻。也有很多人经常因工作等原因,总和友人约下次。《幻乐之城》里面有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当时非常触动我,四个人从学校时建立的感情,因各自工作的繁忙经常无法全员到齐,所以每次都惋惜地推迟约会,虽然他们经常电话联系,但是依然期待大家在一起忆当年、说现在、开玩笑的感觉。可由于生活,他们总推说下次吧,下次吧!等到他们到齐的那天,是其中一个人的葬礼。虽然这样的事不常发生,但是它同时也提醒我,或者在看这封信的你,人生里的下次,有一种可能,叫做再也不能相见!回想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有些人离开了工作的城市回到了老家,至此便再也没见过。能想起的都是曾经的回忆,能珍惜的都是曾经走过的路,发生的事,说过的话,还有在各自或好或坏的日子里曾有的陪伴。所以在情感的世界里,行动才是最好的付出。珍惜才是对一切情感最好的尊重。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接着,还是让我们回到那天我脑开了以后的一些实践,自那以后,我和朋友聊天大多都是直接电话,或语音电话和视频,只在一种情况,比如短暂回答中能干净利落交待好问题的情况下才选择文字聊天。还有一种语音消息这种工具,我把它当作一个声音邮件使用。不急的事情,闲聊时或对方在做其它事情不太方便时,大多就是语音消息留言。基本原则是,能电话时尽量电话,这种连续性沟通的爽快方式,真真才有乐趣。现在真的从心里不喜欢间断式聊天,一件事情说很久,真的很累人!一个电话可能2分钟就能解决了。倘若对方在忙,就求其次使用“声音邮件”。反正于我来说,声音优先准则。除非对方发不出声音或是难过悲伤至极不方便语音,那我可以接受文字聊天。

另外,我内心慢慢调整了软件聊天的使用方式后,就有意识的少用手机刷社交信息。如果使用电脑,除了点外卖以外(手机比较方便),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不看手机。所以现在,朋友,你知道怎样快速让我给你回复了。请谅解不及时回信息这回事,不是不回,而是没看到,这个时候请给我来电话提醒下就好!

现在社交软件充斥生活,所以能够找到最好的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才是最舒适的。时刻提醒自己,它只是沟通工具,不是生活。多的是万千世界等待自己观赏,多的是真切的人文情怀等待发现,多的是花样生活等待创造。我要是都能找到事物的平衡,真实的感受所有的情感,那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而这我觉得只是开始!

l 长时间待在家里,都在做些什么?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因为解决了上面的“社交绑架”问题,我发现突然多了很多时间,想到被“绑架”的日子,大多时候浑浑噩噩,丢失了一些该有的好奇心。现在当时间节余时,我调整了生活重心,仔细回想从前的我是怎样自我修心养性的。渐渐开始享受当下,不想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真正又找到了那种滋养内心后的充实感。就这样,开始了我“丰富”的宅生活。

有很大一部分人听到宅这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家解决温饱,打游戏,睡觉这三件事,而不会认为宅也能丰富自己。在这封信里,我不会说很久之前的单独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因为太长久太多事件,为了文章不亢长拖沓。我只拿最近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看到的,感受的,脑海中的种种来做一个例子。让你们来感受一下我的精神生活,或许看完了,你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能待得住,还能不烦腻。现在开始你就可以跟着我的脑回路走一走,不要觉得奇怪,因为精神世界,一切都不清奇。

这一个半月里,我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称为宅,一点也不夸张。当然,作为宅最突出的三大精典表现,我肯定是要实行到底的。睡觉要睡到自然醒,饿了自然要让自己活下去,点一份外卖,有时甚至觉得能活了,一天吃一顿饭的时候也会有。游戏当然也会有,有的为了无聊,有的为了锻炼。关于游戏,后面我会做一个说明。除了这三大常见款,接下来才是我的精神手帐。

这四十几天里,十月初是国庆假期,和朋友去了一次短期旅行回来后才是我真正要说的开始,也就是十月七日以后。从八号这天,我就开始宅了。

起初,我也没干什么事,就是看看综艺追追剧,这个时间大概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星期。待我把想看的都看完了后,我觉得毫无事情可做。所以我开始找事情,其实我不是一个真正能闲得住的人。然后我开始看资讯,各种类型的,没有特定题材,基本就是海纳百川的气势。有关于娱乐的、民生的、科技的、国际的等等,由于之前在工作,其实已经很久不会用专门的时间去看很多世界之外的东西了,就算有,也只是偶然刷到了,看上几眼。而这次,我看了两天!然后发现了一个题材很感兴趣,就是中国的发展。那是由一个视频引发的好奇,内容大概是外交部长在国际会议上针对一些国际问题的态度和发言。从容淡定,简洁明了的回答,的确让人钦佩和自豪。至少我是觉得很让人欣慰的,因为国家自信从来都是民族自信的结果,而民族自信也是国家自信的根本。这些年中国的发展确实有目共睹。但是人是很容易主观偏颇的,因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就很容易偏心自己这方。本着了解的心情,我又看了很多这一类型和一些衍生角度的视频,其中包括各个国家对中国人、中国美食、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生活等等的看法。其实我一直认为有民族自信的人,是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但是我也同样认为,了解别人的想法,也是我们改善和发现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这不矛盾!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当我看到很多人说中国的好时,就像夸自己家一样,当然会开心。当看到一些不好的评论,也会去想它是不是合理。还有一些从国外街采的视频中我也抓住了一个信息,其实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真是少之甚少,甚至有人依然认为中国到处还是破乱不堪的景象,他们不知道新的中国四大发明的广泛普及,不知道一带一路,不知道中国的时尚,不知道的太多!但是他们知道华为、小米和阿里巴巴。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成果。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一个陌生的国家。加上国内一些舆论的引导,也会影响自身的判断,放在我们自己身上同样适用。所以又有另一些视频让我觉得很是欣慰,一些人来到中国旅行后,无论是惊呼中国的山川河流之美也好,还是移动支付也好,共享单车也好,或是城市街景,人文,穿着也好,他们把他们发现的一切带回自己国家,让身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可能有些会颠覆他们的过往固有想法,但是会点头说:哦,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又或者提出疑问:你说的是真的吗?然后产生好奇,自己去了解或亲自来看。疑问和好奇,向来都是验证的开始!这是一件好事。

在这些视频里,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还有两个事。一个是我们在国外旅行时,给当地人留下的印象;还有一个是关于一个评论。第一个视频的大概内容是一个受采者表达了一种疑惑:“自己有心去主动提供帮助,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直接走掉,或一句话不说,不理踩人。其它国家的都不会,至少会礼貌地说明不需要。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或是我做错了什么?”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看到这个时,我心里是有触动的,曾经我在新加坡境厅,就遇到过中国团体不听现场管制的事情。虽然事件不同,但同样浮现出一个现象,就是对其它国家和文化的尊重问题。我们经常在网上评论国外友人,你来中国了,就要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和法律行动。但是我们有些人在国外时,却不按这个要求来约束自己。我觉得这是自私的、狭隘的。出国的那刻代表的形象就不仅仅是你自己了,别人只会说国家名称,不会说某一个人。推己及人,在出去之前多了解一些当地文化和大体的社会环境,在不知道情况时,首先笑脸见人,再礼貌拒绝或接受。虽然,国外对中国人的评论很多还是热情的。但是我个人还是希望,就算是在旅游景点,有人介绍项目或是主动提供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服务,我们也可以更巧妙的拒绝,不要用漠视的态度。可能由于国内一些景点经常遇到一些不好的体验,所以大家都对这种过于热情的服务,心里有些担心。但是请思考一下,不同的国家会不会有不同的国情和民生环境呢。说不定,别人就是热情,就像我们看到老外在中国遇到问题时,我们无条件的帮助他一样。最近就看了一个老外丢了东西,然后从民警到自发组织,建立了一个260人的群,大家无条件的提供信息,帮忙追回失物的消息。所以,不要将事间所有好意都当作目的,虽然我们需要防备不安好心之人,但同时也要理智判断处境。用更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另一个视频,则是油管的一个关于网友对中国了解情况的评论视频,其中有人问:中国有山吗?然后有人回复:中国没有山,但有珠穆朗玛。当时为了这个评论,我是足足笑了五分钟有余。因为一想起就觉得很好笑呀,莫名的戳中奇怪的笑点。那时我就在想,不了解世界上的事,真是一件很让人尴尬的事。有时还会让人拿来当作谈资,多疼。不说了解齐全,但是至少对于如今国际地位上排名靠前的国家,基本了解还是要有的,不然怎样学习别人和进步。我想象过,如果我在知乎上问:美国有山吗?这样的问题,旁观者是怎样的心情。我已经感受到一股浓烈的嘲笑味了!就算一个国家的消息再闭塞,我觉得这也已经超纲了。当然现今很多国家的假新闻确实也比较多。

说到视频,这当然还没有完。当我从这一系列的资讯中,了解了各个国家的观点时,我的心是满足的,因为人的视角很容易局限,当你突然听到各种声音时,就会开始整理和思考,从中找到自己的理论,这是建立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方式。无形中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会让你更豁达,更理解,这个世界有很多可能,有很多想法,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去怀疑,去猜测,去相信,去笃定。延至我们的平常生活也一样,接受每个人对你的声音,接受人的多面性,不评价,不浮躁,不自我怀疑,发现真我,接受批判,这才是心智成长的表现。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刚刚说到视频还没有结束,没错,接下来,我又浏览到了新的内容,这个内容给我后面一个星期的时间,提供了素材。这个内容是关于马云的演讲和一些国外受访的相关视频。不得不说,马云,是我见过演讲风格和临场能力最强的商人。你会不自觉地被他的演讲方式吸引,甚至不会注意到他到底在说什么,自己是否能不能听得懂。咳……当然,我是一个有内涵的人,还是会稍微听听内容的。同样对于他的演讲或参加的活动视频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两个。一个是他面对美国犀利的主持人的各个提问对答如流又富有姿态的视频,还有一个是他参加的一个韩国节目。

主持人的那个视频,有一个问题大概是,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完整系统,而阿里没有,你觉得这种方式能长久吗?他的回答是十分加分的,既说明了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特性,又没有诋毁国外电商,还表达了一切的合理性。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台湾的问题,他的回答依然很巧妙,我无法完全陈述,但大概意思是说,台湾是群众问题,我们不谈群众,只谈生意,我是商人。简单几句话就表明立场,既不逾越国家敏感问题,又不失礼貌,还重申了身份和采访的重点。另外还有一个提问,当主持人问到,中国对外企的一些政策和限制问题时,马爸爸回答的那是相当让人舒适,他说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我们还在学习,还在成长,请给我们国家一些时间,我相信国家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相信。虽然我们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共同解决。当时我听到这个回答和马云的态度时,真是解气,因为美国总喜欢挑别人的问题,而不考虑自身原因,也不反思曾经是否给过别人一些方面的不平等和霸权。马云这个回答,我按自我的解读独自认为,你们国家也有很多问题呢,别总盯着别人,还是多关注关注自己的一些不足吧。

另一个韩国的视频,其实让我有些意外,因为当时除了马云和主持人外,还有一个韩国政府官员,这是一个关于创新和年轻人创业方向的节目。限韩令出来后,其实我不太关注韩国这方面的消息,特别是出了之前的体育赛事上韩国对中国运动员的不公评断后,就觉得有些小人之心。虽然偶尔还是会看看口碑较好的韩剧,但兴头都不会那么足。但是这次却看到韩国政府和中国商人在一起讨论国内发展问题,这肯定勾起了我的兴趣。后面我又陆续看了很多关于韩国方面的消息和综艺。发现韩国现在,由之前对中国的急迫和焦虑感转变为了学习和自省。同样也出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综艺和记录片,产生的话题量也增加了很多。之前韩国自认为的三明治恐慌,就是指日本和中国发展的双面夹击。这个三明治观念,让韩国对于自身的认识严重不足,从而也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外界。国内的舆论对中国也不是特别友好,但是现在却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觉得这其实主要得益于一些中立派的敢言,以及以真实为本,渴望改变韩国现状的一种呼吁。其中有两个节目于我来说比较夺目。一个是记录片《超级中国》,还有一个演讲类节目《明见万里》,甚至婉转的提出,世界上瞧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这样的话还是很有冲击力的。他们把中国的现状和创业文化以及其它方面真实的呈现在韩国广大青年人面前,甚至直接点出,三明治观念的主观性。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在这个阶段的视频中,我想到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只有自强才能站立,只有能力才能说服一切,只有真实才能让人汗颜。我从了解大角度和那些和自己可能无关的东西,看到生活中的真理。由大见小,由彼思己。任何事物,不论事情大小,或国事,或琐事,如果懂得变化,总能遍及到生活。我的脑里,就总是有这样一个系统,无论看什么,参透什么,我都能利用到对生活的心态上,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有时觉得完全没有关系,但是隐约地又觉得十分相通。精神世界,向来是奇妙的。

由于前面大量视频的铺垫,我爱上了马云的演讲,从此我又多了一个兴趣。另外,我前面说这些为了后面一周的时间提供了素材。这个素材就是记录片!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我是非常喜欢记录片的,因为觉得真实,至少是基于现实吧。我喜欢一切相对真实的东西。所以后面一个星期我看了上面提到的韩国那两个节目。另外看完后,在一次推荐中,无意又看到一个关于台湾的综艺节目片断,名叫《夜问打权》,主持人的说话方式很直接,态度中立,观点多以多方题材实际出发为主,并且直接抨击台湾假新闻泛滥。当时我也是佩服这样也能播。也是出于好奇,后面看了两天这个节目,了解了很多台湾内部问题,还有政党复杂,经济腐败,以及台当局和日本交易台湾地标问题,听说101都要卖给日本。这两天的时间,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只有一个老电视的时候,天天在深圳的小家里看《直播港澳台》。曾经也和一个老大叔一起追钓鱼岛时态进展情况,每天工作吃饭的间隙就会看会儿新闻。现在想起也是十分新奇的经历,一般年轻人可不会有这样的爱好,特别是一个女生。

看了这个后,第二天我又去网上听了一天课。有一堂课让我觉得有一定兴趣,关于讲一本中国哲学译本的课程,讲课的是一个中国澳大利亚留学生,那个译本以最简易能懂的方式翻译了论语,对于刚开始接触中国文学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版本。最后结尾时还征求学生意见,定下堂课讲西方哲学,然后一起再挑选一个方向,进行专门课程,定向解读。我觉得网络教学,这些年确实让很多人受益,你能学到很多以前从没了解过的一些新鲜事物。而且很多还是公益性的。这让学习成本下降了很多,主要就是取决你想不想学的问题了。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我接触网络教学是在2012年,除了刚开始那两年天天坚持外,后面因为懒,已经很久没有听课了。所以这次是个意外。但也有意外的收获。因为听了她的课,让我想到看过的一些书,有一些也是译本,回想有些译的确实晦涩难懂了些,除了前几年看过的一本让我印象深刻外,真的想不出其它让我叹服和激动的译者。那本书的译者名我忘了——抱歉。但是我记得事件,当时看完书后,因为太喜欢他的写作和表现方式,我还特意百度他的名字,看了他的基本简历。能淘到这样的译本,有时是很难得的。这堂课,也让我了解了一个看中国古文学的顺序,竟然还有顺序?我极少看文言文类的书籍,对于文言文的兴趣仅停留在高中时期,有一段时间的狂热。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惊奇的,我不怎么了解的方向。原来要先看《大学》再看《论语》,然后才是《孟子》《中庸》,惭愧惭愧。

到这里,我的时间就已经去了大半了。其实看到这里,你就可以大概了解,我的身体虽然是没有出门,但是我的思想是一直在动的,甚至去过了很多地方,加深了很多生活感悟。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当然我的精神世界里,不是只有这些触摸不到的东西。还有一些实际的爱好。在我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脑后,就会放松一下。那天点完外卖后,打开了微信,看到了公众号,有一个标题吸引了我,关于小恶魔的母校演讲。所以你可以看出,我喜欢的东西里还有演讲。演讲很励志,我也很受触动,然后我拿起钢笔把最精彩的部分整篇抄录下来,抄完之后,意外发现,自己的英文书写排版,比以前好看了很多,以前的真是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时长时短,简直看不下去。最后自我满足的合上了本子。这一天我都很有成就感。

第二天突然想到有一段时间没有看书了,所以我看着生日时二手书店淘到的一叠书,拿了一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慢慢坐在沙发上品读。一转眼,又是两天过去了。时间很快,收获也有,依然觉得充实。稍微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书中的内容,然后简单的在本子上记录了下书中的人名。说到人名,这对于我来说还是挺难的,特别是外国的人名就更难,虽然国外的书籍也看过一些,但是却很难记住书中的人名,甚至是作者,也很容易忘记。我记得故事,和他们大概的写作方式,但是却很难记住他们的名字。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作者外,我觉得名字这个代号对于我来说有时是一种负担。

我曾经因为工作需要,要记得深圳的地名,那时宝安区和龙岗区有很多地方我都不熟悉,无奈只能运用记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绞尽脑汁终于编出了方便我记忆的故事。我把宝安区形容成一个古代建筑,仿照类似于红楼梦的房间格局,用句子串起来,方便我在脑海中画图,来辅助记忆。我把龙岗区,编成了一个有人有风景的小故事,依然用简单句子串联起来。后来我做讲师时,方便学员记忆,又特意把它们重新拿出来做成了PPT,也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可能逻辑差强人意,但是很有效。所以记密集的人名或是地名,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大的工程。特别是从生物上说,20岁之后,大脑细胞就在慢慢减少。现在我已经减少了8年了。你说面对这些可恶的人类代号,我得多上心。头痛!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因为时常头痛记忆问题,我也会特意做一些活跃大脑的举动。大脑是越用越灵活,越用越年轻的一个部件。我们只能减缓它的衰老速度。所以我在一开始说到的游戏问题,就成了一个锻炼方式。在这一个半月里,我找了很多逻辑推理类的游戏。长时间不工作时,如果脑袋还不动,只睡觉或吃饭,那我以后得成傻子,反应也一定会变慢。这种状态也不是没有在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所以尽量还是可以用一些方法锻炼自己,这段时间,我玩了整个《密室逃脱》系列,也玩过《STANLEY博士的家》,日本的破案游戏比如《逃脱解秘》,法庭辩论类的等等,,还有最近在玩的《刑事案件》等,会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玩一会儿,有时真的会感觉脑袋发热。就像机器动起来一样,当然刚开始在解决问题时,会觉得很难受,但是适应之后,或是解出了迷题,还是很欣慰的。它们有的是考验记忆力,有些是需要观察力,有些需要分析,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也不错,又能娱乐还能达到自己的小目的。我对游戏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是一种一段时间的需要而已。

有时看书看久了或是游戏久了后,头会有点晕。这时候我会平躺在沙发上,用手按摩头部。说到按摩头,我都会想起曾经的一次精神想象。那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几年前有一天,我也是在按压我的头骨,哦,不,脑袋。我按到一半时,突然把注意力从按摩的舒适转移到手指按压头部的触感,那是一种隔着一层很薄的皮肤直接接触人骨的感觉。每移动一个位置,都能清晰的感受到头骨的坚硬和肉与骨之间小小的轻微的沟壑,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些影片中经常用到的骷髅。接着我大胆的闭着眼睛,一边更仔细的摸我的头骨,一边更用心的感受,并且在心里想象没有血肉的我是什么模样。虽然我的三维空间力不足,但是想到只要把我的人和摸到的头骨位置分成两部分来看,就会容易的很多。这样的想象可能会让人不适和重口味,但有时脑回路这种东西,你控制不了。在完全把身体从脑海中剥离之后,我有了自己的骷髅形象,但是形象生成之后,先是自己吓了自己一跳,甚至觉得有些恐慌和害怕。直到我认识到一个问题,很多年后,我终会变成那般模样。想到这儿,我突然又不害怕了,甚至觉得这是一种生命的洞察。既然我会成为一具枯骨,那就还是用血肉之躯活得让自己更舒适吧。当它脱离时,让我这短短数十年,有情可忆,有爱可述就好。

这个脑回路的发现,让我每次按摩头部时,会更舒适的享受,还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我无法用文字说得清,它只存在于我的精神世界里。或许你也可以试着摸摸你的头骨,感受一下你的精神给你的启发。好了,接下来,还是继续看我的时间手帐吧。

很快就到了月底了,月中时由于受朋友邀答应去万圣节,所以去了趟广州,玩了两天。回来后我又开始补一些剧了,很快,两三天就补完了,这几天是完全放松的状态。4号时,有一个十几人的聚餐,大家聊了聊现状。聚会的日子,总是时光很快,当然也最温馨,各种话题也是不断。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十一月月头时,看了林俊杰改编版《雪落下的声音》的视频,特别喜欢,本来对这歌的感觉没有很强烈,但是听了这个,真的是想学,于是五号就找了网上的简谱,在家里用古筝跟着弹。后面几天没事儿就拨弄几下。

最近的这十天,除了正常的习惯外,就是查看下一次旅行的事。做一些功略,和确认一些事情。当然如果可以,我真是不愿意再做功略了,数年来,几乎每次出远门,这个工作我就要承担一大半或者全部。这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你需要考虑同行的爱好、想法还要尽量满足自己对旅行的期待。如果出行了,对方哪里不满意,你心里还会觉得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安排好。同时如果旅行出现什么问题,你要积极的去解决和找方法。安排旅行的一方,不仅仅只是定一个行程那么简单,还要在旅行中遇到问题时,观察到对方的反应和感受变化。毕竟都想拥有一次愉快的旅程!不想让双方留有遗憾。所以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有时可能还会造成矛盾,如果同行的人很会为你着想还好,主动为你分担,或是接受一切旅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会让旅程开心很多。如果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旅伴,那真真是再幸福不过了。说到这里,最近万圣节的短途出游,全程都是朋友计划,终于做了一次真正的旅行享受者,体验满分。感谢友人,希望这样的行程,来一打。除了和友人出游外,我自己也会单独出走,因为只要满足自己,我的出游会简单很多,国内的话,基本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出发前一天定下酒店,然后在路途中再慢慢查当地的景点或特色都来得及。我是一个感受型旅行的人,比较看重旅行中看到的事物或感受到的人情,而不太在乎住行。所以这两方面,如果自己出行,一般会以性价比为主,更多的会把注意力放在旅行过程中的一些小发现和体验上。自己旅行,就是一种随遇而安,修心的过程。

在这十天期间,经历了双十一,转季了,于是看了两天的商品,剁了剁手。而前两天请朋友来家里吃饭,昨天也是和半年没见的朋友相聚去了外面走走聊聊。最近也同时因为太久叫外卖的缘故,觉得很烦腻,这一个多星期重新开始做饭了。发现从现有的食材里随意搭配出不按常理的食物,也挺有乐趣的。不过,鬼知道我能坚持多久。好了,这几乎就是我这段时间的全部生活了。

这四十多天里,我宅着,但是我是充实的。我不无聊!有时大家总会用片面的想法去看人,用状态去判定一个人的生活,而不会去思考另外的可能性或是不想去了解另外的可能性。生活中的充实感,不是因为你做了多少事,你去了多少地方,就会觉得满足。比如,很多人每天很繁忙,但不一定觉得充实,更多的是感受到压力。再比如有些人因为工作到处出差,走了很多地方,他或许也不会感到满足,反而觉得总在奔波,甚至有一些无奈……

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的内心生活,是你不曾见到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两者合一,你才能发现一个人的全部。才能让这个人的形象更完整。也只有精神丰富,才能创造生活,才能找到生活的幸福感;依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你才能对未来有期待,才能活得更鲜活。才能活出“平淡中不失真实,浓郁中又不失本色”的心境。平静的生活里也有你看不到的波澜!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我从来不会认为生活很简单,正因为知道复杂,才想了解和战胜复杂,想要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因为我知道,当你能看清很多事物时,你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最可贵,什么最动人,什么最值得感恩和珍惜。要拥有这种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经历复杂。有了这些经历或是一些外人看来复杂的想法,你才有选择的能力。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精神系统里对于所有事物的转化能力,能够变成你行动的源动力。不要害怕精神世界的复杂,经常和自己对话,甚至你可以在脑海里自己和自己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只有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模式,你才能对事物越来越通明,也才能活得更积极。永远不要嫌思考事物麻烦,也不要觉得矫情,因为这是你的世界,别人无法干涉,你矫情给自己看,又有何不可。不要怕“自寻烦恼”,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曾经发现和解决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变成今后某一件事的解题关键,不见世界,哪懂世界。放在这里同样适用,知道一件事物的多种走向可能,你才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法,才能未雨绸缪平淡应对!所以精神必不可少,我可以宅更长的时间,但我不会成为一个只停留在宅这个字本身的含义上。思想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才不输高智慧动物这个称谓。请放心,就算宅着,我的生活依然有我要的小确幸。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一封告白信,别具一格的宅生活,PK一下

今年春节我送了自己一支钢笔,并且已经用它写了很多的文字。今年生日,我给自己的二十八岁做了一张照片并写下祝福。我希望自己能在生活琐碎里活出自己的仪式,来满足心里的小幸福。这些感受,无关他人,只由心生。生活单调但不无聊,可能孤单但不寂寞,这就是我给你们对于询问我在家做什么的答案。因为无论我在家做什么,你只要记得,我是否享受便可。

最后,我用二十八岁的祝福给这封信收尾:愿你清风不散,笑靥如花,淡而不失真,浓而不失色,小世界如我,大世界由他!

2018.11.16 家中

上一篇新闻

2019年终总结-文艺中年+全职妈妈的斜杠人生

下一篇新闻

广州设计周贺文广:不做传统审美的附庸,摘掉面具,show出表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