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台湾家庭的一日三餐,顿顿爱吃饱和脂肪,为什么人均预期寿命83岁

根据台湾省内部事务部公布的“2020年简易生命表”,台湾民众的人均预期寿命已到达83.2岁,该部门称统计显示,随着医疗水平提升、食品安全受重视、饮食生活质量提高,近年来岛内民众平均寿命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时台湾省人均寿命为79.3岁。下面就来看看台湾家庭的一日三餐,顿顿爱吃饱和脂肪,为何人均预期寿命83岁。

1、早餐

受历史影响,台湾省的早餐分为中式早餐和西式早餐,20世纪中期,台湾省民众需要大量劳动才能维持生计,需要早出晚归,因此只有早餐、晚餐两顿。早餐一般在家吃干饭配青菜、酱菜,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地主才有肉当配菜吃。而在五十年代后,美式餐点才开始引进台湾省。

与此同时,逐渐进入工业时期的台湾省鼓励女性进入工厂上班,在夫妻二人都需要上班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出来的外食早餐的饮食文化。原本只做午餐的摊贩,应顾客需求提前营业,演变成如今的早餐店。

在台湾省早餐最有名的就是各种大王。永和,是指台湾省新北市永和区。1950年代,几位退伍老兵在永和路口的街头摆摊,磨豆浆、炸油条、烤烧饼从此成为台北地区豆浆店的起始。1955年永和区豆浆大王创立,成为台式豆浆店的代表。此后的数十年,台北人想吃早点,便来上一句:“走,到永和喝豆浆去”。

现如今,实际上比豆浆店更普遍的,是汉堡、三明治等西式早餐店。美食作家邓士玮说台湾省常见的美而美西式早餐店,起初是由一位塑胶工人林坤炎,开着一台小货车卖起三明治当早餐,进而发展起来的。在当年早餐品种单一到只有米饭、烧饼的年代,林先生卖的西式早餐便宜又新奇,因此大受欢迎。后来在台北市八德路设店,名称就叫做美而美。

随着各国饮食进入台湾省,其他国家的早餐也渐渐到台湾省开设分店。从新加坡早餐到韩式早餐以及结合东西洋的日本等各种餐厅来台开店,甚至连港茶也抢进早餐商机,台湾早餐的选择愈来愈丰富。

流逝的时间积累了现在看到的多元台式早餐文化,在这期间台湾省不同地方居民也形成了当地的特色饮食习惯:基隆人的鱼汤,台南人的牛肉汤,嘉义人的火鸡肉饭,彰化人的肉圆等等,如果你在凌晨四点的大街看到熙熙攘攘的豆浆店,不要惊讶,迈进去好好体味道地的台湾省生活。

牛肉汤,或许是台湾省的人最引以为傲的早餐。新鲜牛肉片成薄片,将热汤注入碗中烫熟,浓睡不消的早晨来上一碗,营养美味两不误。牛肉片手切,热汤高高一注,肉片现出赭红色泽。蘸上油膏和些许姜丝入口,柔嫩鲜甜。

台湾省的早餐咸粥或许称作“汤泡饭”更合适些,米粒饱满分明,在鱼骨熬制的清澈汤头中沉浮,虱目鱼肉及蚵仔(海蛎)鲜明清新,撒上芹菜末与油葱酥点缀,平添一股香气。鱼儿前一天先禁食,或拍打水面使之排出秽物,清晨捞起直送,浅灰色肠子连着赭红鱼肝,软腴滑口不油腻。不过,这内脏的美味,也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得来的。

2、午餐

台湾省卤肉饭可以说是小吃也是主食,“米”在卤肉饭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同样有着稻米之乡的台湾省,对米的要求要比外地人多得多,米的好坏也很难逃过本地人的嘴,合适的米饭口感,必须是颗粒分明又保满,熟透又Q弹,这样的口感有点糯又不会粘牙,拌上卤肉汁后还能再吸收卤汁后,不会失去颗粒分明的口感。

在台湾省旧社会的农业时代里,勤俭成性的本地人并没办法经常有肉吃,就算在重要日子吃上猪肉,也是改刀切小块用酱油卤成一锅红烧肉酱汁,一起拌饭吃,这是卤肉饭最早的原型。而演变至今,一路在台湾省商家的良性竞争之下,卤肉饭才经过岁月和口味的洗练,有了南北差异口味的不同。

润饼也是当地人午餐经常吃的,但从润饼的包法,餅皮的制作上來看,确实是闽南小吃文化之一。清朝的台湾省由漳泉进入得最多,漳泉飲食文化深根台湾省,这原來是在清明节才吃的東西,如今在台湾省,想吃随时可以找到不少老字号润饼店吃到,润餅是继粽子之后,从节日食品変成为日常小吃的一道百姓厚爱的小吃。

面线也是好多人工作午餐的首选,面线入台最省早可追溯至清朝,由福建福州传入,所以也有人叫“福州面线”。当时福州师傅选择台北木柵附近的山谷地形,适合“晒面线”。制作面线整个流程下來差不多要六小时,在过去,手工制作面线是看天吃饭的行业,為了那碗便宜的细面线,师傅在背后的功夫和汗水可一点也沒少流。

但現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已经少之又少,就像米粉一样,许多工厂都已改成室內烘干的方式。面线糊的內容除了红面线煮至熟烂,使面里的淀粉自然进入到汤里,汤头则是以鸡骨、海米和柴魚熬煮,面线里最好吃到的就是肉条,肉条是碎肉调好味再用干淀粉抓后炸制的肉条,放到面线里一起熬,会有种炸过的香味进入到面里。

虾仁肉圆是当地人午餐最爱吃的美食,老式木制蒸笼里正炊着肉圆,浇上自制酱汁,由米浆蕃薯粉调和而成的肉圆皮,泛着半透明光泽,火烧虾在其间若隐若现。撒点蒜泥,送进嘴中。外皮软嫩有弹性,火烧虾个头小肉扎实,还混了点肉燥,口味偏咸,尾韵一丝甘甜,入口滑顺舒心。

午餐还有很多人爱吃蚵仔煎,这美食源于福建海蛎煎,一海相隔,滋味各自不同。蚵仔煎满盘蚵仔,掺入肉燥压制腥味,粉皮比例少,让蚵仔跟鸡蛋更突出。表面煎到微焦状,轻轻用筷子划开,敲破的刹那还听见微微清脆声,肉燥如星点散落,咸香深沉,更显蚵仔鲜味饱满浓郁。

3、晚餐

晚餐好多人爱吃牛肉面,牛肉面可说是台湾省美食最有名之一,软嫩大块的带筋牛肉汤在香浓熬煮汤汁,手擀面有嚼劲,红烧清炖都好吃,据说牛肉面是从眷村流传出来的,将家乡的四川豆瓣酱牛肉或兰州拉面加以改良而成现在的川味牛肉面与清炖牛肉面,每想到一碗牛肉面也满载着思乡之情。

担仔面也是晚餐经常吃的,从前摆渡人为了度过淡季,从漳州人那儿习得肉燥做法,挑着担子沿街卖面营生,是为“担仔面”。肉燥特别香醇浓郁,但不死咸。黄油面自带香气,口感偏软,蒜泥芽菜鲜虾,配色丰富动人。漂点黑醋,平添一股酸香。再加些卤味烫青菜配着吃,和乐融融的全家福菜式。

晚餐当地人也爱喝汤,台湾省因为是海岛形气候,再处于北回归线上,夏天湿热冬天湿冷,尤其在旧社会劳动力密集的年代,想保持好体力不容易随汗水流失,或能抵御寒冷,于是晚上喝一些滋补类的饮食习惯就在台湾成形。

四神汤就是当地人最爱喝的一种,在台湾省的滋补小吃类里,绝对是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不论在街边或夜市,非常容易看见它的踪影,用芡实、淮山、茯苓、莲子所煮成的四神汤,加以猪骨或鸡骨打底,锅底加入大量的“薏仁”,成为更便宜常食用的汤品。

也有好多家庭晚餐爱在夜市吃,当地的夜市美食丰富,尤其鸡排绝对是夜市的标配小吃,面衣香,分量足,炸到恰到好处,排队的人群常常绕几圈,店家会给排队的人装食的袋子,等一会也就排到了。分量十足,比一人脸还大,脸大的不保证。

猪心冬粉生意也是晚餐人气美食,几百公尺外就能瞥见排队人龙,排上半小时是常有的事 。烹煮很简单,新鲜猪内脏搁在铝杯里进滚水烫过,没什么特别诀窍,但猪杂本身相当洁净,时间也掌握得恰好,猪心猪肝都正好断生,不带一丝骚味。

意面馄饨也是晚餐的首选,蛋黄干意面经油炸处理,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可以久藏不坏,现在就成了营造美味的小技巧,口感带点韧度嚼劲,薄肉片底下摊着满满豆芽菜。搅开肉燥,香气四溢。自家制的辣椒油,辣度是小家碧玉型,嗜辣者恐怕不过瘾,但当作意面的点缀提味,很是舒服。

为何台湾省家庭顿顿爱吃肉食(饱和脂肪),人均寿命却还能到83岁呢?

医学早已证实肉类(饱和脂肪)根本不是造成人类各种慢性疾病的原因,在饱和脂肪被妖魔化的这些年里,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却在展示给我们另一种结果:我们一直在冤枉饱和脂肪。

根据国家地理杂志官方的报道,世界上肉类消费量最高的地区是中国香港地区,然而香港却是世界上最健康长寿的,相反印度却是素食主义天堂,但肥胖等慢性病却全世界人数第一,人均寿命才68岁。

研究发现,各种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来自植物油、糖、大米、面粉这些精制碳水化合物。当然,台湾省的人均寿命高也和他们的免费医疗系统和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但饮食上习惯上还是关键因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针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下,涛哥每天都会分享不一样的趣闻,祝大家在2021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