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9日 星期四

陈嘉庚、蔡元培、老舍,这所新加坡中学有半个南洋名流圈的故事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爱国华侨陈嘉庚、教育家蔡元培、五四作家老舍、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新加坡左翼政治领袖林清祥、著名公益团体李氏基金创始人李光前、新加坡先驱画家钟泗滨、刘抗、陈文希、陈宗瑞、多元艺术家陈瑞献、音乐家朱辉、“新谣教父”梁文福……他们有什么交汇点?

联系不起来?不着急。先说一则花絮。

不久前,在新加坡室内体育馆,有个蛮有名的人公开亮出了一张照片。

是差不多40年前的一张照片。是个乐队指挥。小鲜肉。

大家认出来是谁吗?

试试。

再试试。

那时的他,就是现在他。

巫启贤说,“我在学校里面,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人家读四年,我读了五年。我参加过童子军,以为每天就是烤肉、营火会,没想到进去之后后悔了,要学很多东西,要远足。有一次远足得走16公里,我走了两公里,就跟村民借脚车,踩完了后面的14公里。后来被队长抓到,不久之后就离开了童子军,加入了铜乐队,后来成了队长。”

他回忆说,“我记得,我们学校李豪老师,在我中二的时候,上她的音乐课,到了最后五分钟,李豪老师经常叫我,‘后面的巫启贤不要讲话,上来唱歌’,所以,我是从小被训练的。我现在可以站在这边演唱,跟华中有很大的关系。”

华中校训是“自强不息”。巫启贤说,“自强不息我是彻底贯彻,感谢我的母校!”

接着,他就唱起了华中校歌的第一段:

海天寥廓 云树苍笼 中有我华中

礼门义路 时雨春风 吾侪托帡幪

猗与华中 南方之强 我中华之光

雄立狮岛 式是炎荒 万世其无疆

陈嘉庚、蔡元培、老舍、王鼎昌、林清祥、李光前、梁文福、巫启贤……他们的交汇点就是华中。

华中,原名“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是个什么存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知不觉,华中已迎来百年华诞。

温故知新,回首百年,还得从1918年说起。

1918年6月15日,陈嘉庚与新加坡华人各帮领袖共15人开会,决定创办“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公推陈嘉庚、林义顺为临时正副总理,请教育家黄炎培延聘校长。

▲伫立华中校园的陈嘉庚铜像

董事会在陈嘉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筹款,包括沿街劝捐,筹得约50万元。

1919年3月21日,华中举行开校礼。自此,3月21日定为校庆日。

▲照片说明:1919年华中全体师生合影

华中通过定期举办入学考试吸收学生,第一场考国文、英文和算学;第二场为口试及身体检查。1922年10月10日,华中举行首届毕业礼,首批毕业生有商科12人、普通科15人。第一届校友有的回到原住地当教师、在商界、报界任职,有的赴中国深造。

华中的创立标志着东南亚华文教育由小学阶段进入了中学阶段,也意味着华人各帮打破地方主义,愿意放下畛域之见,在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上,团结一致,为东南亚各地的华人子弟创办中学校,是东南亚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创校初期  筚路蓝缕

1919年,华中董事会以8万3000元在武吉知马5英里处买到一处橡胶园作为永久校址。1923年,华中搬进武吉知马校园,至今校址未变。地标建筑钟楼则在1925年竣工。

30年代末,亚洲局势风起云涌,华中子弟关心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局势,积极参与各种爱国运动,卖花、卖国旗、卖纪念章,宣传抗日救中国。他们时常要老师讲中国的时事。校长薛永黍则引导学生参加救亡工作。

▲照片说明:1938年华中校长和教职员合影。

风起云涌的四五十年代

1941年底,日本开始空袭新加坡本岛,薛永黍带领华中师生协助空防疏散工作。

1942年,新加坡沦陷,华中校舍先后被日军南方派遣军河川坦克部队和海军特务队“晓一八四四部队”所占用,神圣的校园成了特务虐杀的屠场。难怪许多华中学子一直听说各种灵异传说,尤其是钟楼。

战后,华中的图书和仪器荡然无存,空有四壁。复校之时校舍仍为英军占用,作为运输部队训练营。校舍残破,百废待举。华中1946年底搬回武吉知马原址,在英军留下的半圆筒形的铁皮破仓库上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华中师生面对着承认哪个政权的两难问题。结果是10月1日在大礼堂和宿舍张灯结彩,有的寝室张挂五星红旗;而到了10月10日,学校照例庆祝中华民国国庆,放假一天。在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新加坡的华校唱“三民主义”国歌,礼堂张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在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则改唱《义勇军进行曲》。

▲照片说明:1950年,举办体操表演大会,为辟建大运动场筹款。

风起云涌的50年代华中校园也见证了1950年的“五卅一事件”、1953年反黄运动、1954 年的“五一三事件”、1955年因福利巴士工潮引发的校园集中,以及1956年因中学联事件引发的校园集中。这段时期华中的主旋律是反殖民主义,与社会脉动十分贴近。

华初的诞生

1970年,新加坡政府计划创建十所初级学院,推广高中教育。华中决定拨出部分土地筹建其中一所,这就是后来的华中初级学院(简称“华初”)。华初是新加坡第一所政府辅助初级学院,与华中同属一个董事部。1974年,华初开始招生。

▲华初有了自己的家。

1975年8月30日,华初开幕。华初校服由首届学生设计,院徽、院训、院歌则由首届教师共同编写。华初校舍、校服均以黄色为主,故又称“黄城”,后来成为华初的昵称。

1979,教育部实行特别辅助学校(SAP)计划,从全国中学里遴选九所特选中学,任务是保留华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并且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水平,为国家培养双语人才。华中即为其一。

2005年1月1日,华侨中学和华中初级学院正式合并,采用六年制直通车课程,学生不必参加剑桥普通水准会考,在高二参加高级水准会考。这是华中继自主后的另一座里程碑。

华中国际学校和北京卫星校园

同年,华中国际学校(Hwa Chong International School)正式开课,招收本地和海外的学生修读初中4年和高中2年的课程。

2007年,华中北京卫星校园成立,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校安排所有修读双文化课程的学生到卫星校园上课半年。

2019年,华中庆祝创校百年,董事部与校友会联合出版纪念文集《百年华中情》。文集的筹备工作早在三年前已悄然展开,并于一年半前正式启动。本书共分六辑,即“校史”“人物”“怀旧”“学余”“文艺”和“展望”,共600多页,作者近200人,包括师长、校友、在籍学生及家长等。

我们将陆续推出文集中的精彩篇章,让大家从“南洋华侨中学校”的百年历程窥见南洋华侨的成长与取舍。

上一篇新闻

瑞典乐队新加坡演出当天被禁,还比中指“回敬”政府

下一篇新闻

孩子们看这儿!你可以在新加坡亲手制作机器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