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眼转发按:这篇文章比较全面而且深入的讨论了新加坡电视剧在文化市场的起伏,也顺带讨论了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及华文教育的一些相关问题,是篇有思考深度的文章。但有些观点和论断仍值得商榷。
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都有人追,为什么现在很少听说有人追“新加坡剧”?
在新加坡,英语占主导地位,但却是最肤浅表层的英语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没有扎根,另一方面,华语和华夏文化遭到打压,这种双重的肤浅化,导致新加坡的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都呈现为沙漠形态。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产业都是欣欣向荣,出产不仅是报刊杂志还有电视电影等娱乐产品,比如好莱坞的英语电影,宝莱坞的印地语歌舞片,电视剧迷们耳熟能详的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等。最近几年来中国大陆的影视产业也繁荣起来,电视剧制造产量高了,也有人追看了。亚洲五个发达经济体(日本和四小龙)中,大部分都生产能出口的电视剧,但有一个国家出的电视剧近几十年来没人听说过,那就是新剧,新加坡出的电视剧。
一般的来说,一个国家随着它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各方面事业都会兴旺发达起来,包括文化产业。比如在亚洲五个发达经济体中,韩国大概是电影业和电视业最后一个发展的地方。在1990年代以前,韩国以外没有人看过韩剧,甚至有一些论者以此作为经济发达不一定会带来文化繁荣的论据。但几乎话音未落就出现了韩剧的大发展,在亚洲,包括中国和日本,很多电视迷都追看韩剧,形成了所谓的”韩流”。港剧和台剧就不细论了。反观新加坡,在1980年代有外国观众看过<<调色板>>等新加坡剧,但这几年反而式微了,可以说每况愈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些年新加坡本地的电视台还是有制作本地电视剧,在本地电视台播出。但这些剧集质量很差,比不上1980年代的例如<<调色板>>的好电视剧,海外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考虑,没有兴趣购买。就如新加坡本地观众批评的一样,这些华语片演员表演生硬,说话矫揉做作,剧情低劣,几乎每个电视剧都有强奸案,剧情主要是女人吵架,而且是只会让观众产生排斥心理的吵架,歇斯底里的嘶叫,用词简单,大叫大嚷,电视剧不反映社会现实。难怪新加坡本地观众主要也是观赏台剧和港剧。另外由于新加坡的英语化,英语频道的收视率上升,更多观众选择看英语剧。新加坡电视剧的制作大概是亏损的。
经过分析后,我提出以下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表面的,另一个是深层次的。
浅层的原因是新加坡只有一个电视公司,垄断整个电视市场。几年前政府曾经想让垄断的报纸公司和它竞争。唯一的报纸公司开办电视台,唯一的电视公司开办报纸,形成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两家竞争。但是后来因为怕控制不住自由化的倾向,政府断然制止了这个短命的实验。报纸办的英语频道停播,华语频道则并入电视公司,由同一组人编辑。所以目前电视公司总共开办三个英语频道,两个华语频道和一个泰米尔语频道。政治的不开放造成没有竞争的电视市场,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自然就很烂,因为演员不需要赶通告,电视台也不需要出好价钱买好节目好演员,造成不管是英语节目还是华语节目都是进口的多,观众普遍反映美国的英语片和中港台的华语片比本地的制作好看。这个原因,在没有解除报禁和其他所有限制,允许自由办电视台,实行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言论自由以前,是不能改正的。
深层的原因就牵涉到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了。新加坡自从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后就奉行蛙跳的脱亚入欧政策,远离奉行计划经济的中国印度等亚洲大国和周边的邻国,直接与欧美建立联系,是为蛙跳出亚洲。它自视为一个坏街区中唯一的好房子。它的脱亚入欧政策比日本的还彻底,连自己的语言都放弃了。在1965年,98%的华族讲华语和各种华语方言。在今日,超过一半的家庭母语是英语。这是由新加坡政府的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和工作语言的政策造成的。 政府封闭华校,只还以母语课(课时比重与大多数非英语国家的外语课比重差不多)。到了1987年,所有学校都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标志着双语政策的全面实施。华语降为第二语言,人们的日常交流都用英语,造成了人民的华语水平低落,包括演员的。这种从华语到英语的过渡也催生了一种过渡性的语言,即Singlish。它是一种用英语讲的华语,用的是英语词汇和华语语法,夹杂各种华语各方言,马来语和印度诸语言的借词。在现在这种过渡阶段,大多数人既不是讲英语,也不是讲华语,而是夹杂着讲。所以华语剧里面只有1980年代那时的演员讲话较为流畅,因为他们日常讲话还是华语;到现在,可以说是剧中的语言和遣词造句,都和日常新加坡的生活有十万八千里远,演员们矫揉造作地努力讲着一种外语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能怪他们演戏演得差,你叫中国演员演美剧试试?本地都没人看,别说出口节目了。
新加坡本可以不用执行抛弃自己语言的这种语言政策。有人说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批评者也落入彀中,批评这是经济挂帅的GDP主义。他们(主张者和批评者)都错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进行了这样的语言转换,法国没有,德国没有,日本也没有。现代化不需要抛弃语言。爱尔兰人现在大部分讲英语,这是几百年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在从爱尔语到英语的转换过程发生在爱尔兰独立之前的殖民时期,那时候爱尔兰仍十分穷困。独立后爱尔兰大力鼓励爱尔语教学,而现代化则发生在近二十年,足可证现代化与语言无关。像新加坡这样全民转用新语言的在世界上是第一例。新加坡改用英语的真正原因是独立后的统治者是英语为母语的人,为了让自己舒服些,让臣民改用他的语言。新加坡的殖民地结构在独立后仍原封不动的继承了下来,甚至扩散到全社会。独立之前有独立于殖民者的华校,还有华语教学的南洋大学,现在都没有了。
全民改讲英语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看看香港。香港与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差不多,同是四小龙之一,属于亚洲仅有的几个发达的经济体,发展水平差不多。香港人现在的母语还是中国话的一种广府话;同时他们的英语水平也足以使他们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金融中心之一。看看日本。日本人的英语是全世界的笑柄(新加坡人也笑)。但讲日语的日本人同样了解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讲英语的新加坡。日语只有日本一国使用,照新加坡政府的逻辑,早就该放弃了。有研究表明,人口中只要有5%通国际通用的语言就足以与全世界交往贸易。日本就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世界上的英语国家中,发达国家(除了新加坡之外)都是英国的后裔国家,如美加澳和新西兰;不发达的英语国家(如一些非洲国家)人民从撤退的殖民者那里继承了英语,但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华人在世界各地都是因为被当地多数人同化而被迫放弃自己的语言的,只有在新加坡是自愿多数人被少数人同化。英国离新加坡有万里之遥,而在当地只有至多几百个英裔新加坡人。
新加坡错误的语言政策造成了除了文化产业的原始这个恶果以外一个更大的恶果,就是文化传统的丢失。他们掉入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夹缝,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两头不着岸。诗经自然是读不懂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是只有几个人懂得。英语也只会简单的对话,不能领会双关语,笑话和各种典故。 英语世界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没有继承下来。华语可想而知。由于语言的深度不够,大多数人没有讲很多话的能力,更别说辩论能力了,造成了外人对新加坡人“沉默寡言”的刻板印象。其实是他们的语言权被剥夺了。身为新加坡人后代的王安忆把新加坡称为“沉默的南方”,就来自于这种印象。李光耀在1940年代在英国留学时见到从加勒比海诸岛来的华人留学生,惊讶于他们几乎完全没有华人传统了。如今又何不是如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朱大可把新加坡当成文化沙漠的例子。他说:“新加坡一直被认为是华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杆,但是跟台湾相比,它就是一个文化沙漠。这些年来,新加坡自称是“儒家国家”,其实新加坡长期排斥华语,社会中上层人才都由英语学校提供,而从华语学校毕业的那些人,也就是“华校生”,他们只能是最底层的、地位卑微的蓝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突然发现,利用“儒家社会”这个概念,可以重新打造国家形象。于是开始宣传新加坡是儒家文化国家。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一方面,英语占主导地位,但却是最肤浅表层的英语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没有扎根,另一方面,华语和华夏文化遭到打压,这种双重的肤浅化,导致新加坡的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都呈现为沙漠形态。新加坡华文作协主席写出来的东西,甚至还不如我们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学生。这和台湾真有天壤之别。
新加坡确实有过很强的经济实力,一度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它的后续发展已经面临问题,新加坡的实力正在衰退,这是因为它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近年来它在中国大陆到处招募文化人才,试图改变这种沙漠化状况,但为时可能已经太晚。任何人文种籽的生长,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目前的这种文化沙漠的局面,是执政者的所谓“双语政策”造成的。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后来,我才发觉一个人要能有效地运用两种语文,他的智商至少要达到110(三语的话则至少要有125)。”也就是说,他清楚明白大多数人并不能有效掌握双语,几十年的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政策名义上为了人民能掌握两种语言,其实是为了实现母语从华语到英语的转换。
新加坡并不在爱尔兰海,也不在加勒比海。它地处亚洲。变成亚洲唯一的英语国家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对艺人而言。孙燕姿是在台湾发达的华语歌手。她在接受华尔街文化专栏的采访时被问到,问什么英语音乐产业不发达。她回答说是因为没有人组织。不是这样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歌手,如果想唱歌成名的话,只有到台湾唱华语歌,哪怕他/她是受英语教育的,像孙燕姿。我还记得她回忆说初到台湾时,如何努力适应,认识每个汉字,并把它们连起来唱出来,都是不小的挑战。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唱英语歌不就可以很轻松了吗?这是因为亚洲并没有一个足够大的英语音乐的消费市场。从音乐市场说开去到别的文化产业,比如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剧等,新加坡等于是拱手放弃了文化产业这个越来越重要的工业。不止是文化产业。新加坡人和亚洲人在文化上越来越隔膜,新加坡在中国,在印度,在亚洲各地的投资活动也受到了文化上的限制。日本很早在亚洲开始崛起时就提出了“脱欧入亚”,新加坡的“脱欧入亚”时刻也到了。再继续从文化上和感情上和三十亿人的亚洲自我区隔开是不智之举。
只要政治上改变,新加坡的文化产业相信能很快地复兴,甚至有韩国式的爆炸式发展。走香港的路,这才是正道。
(来源:共识网 作者: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