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花木兰》上映被吐槽:吃不透中华文化、堆砌东方元素

受冠病疫情影响,真人版《花木兰》的上映时间可谓是一波三折,接二连三的撤档延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影迷对这部电影的热情,甚至让大家更加期待。上星期五9月4日,终于在新加坡电影院线上映。

本地英文媒体纷纷报道,从星期五至星期天,短短三天内,《花木兰》就在新加坡的194个电影院拿下100万1935新元的票房,是今年至今在新加坡影院上映,首个周末创下最高票房记录的电影。

真人版《花木兰》电影由刘亦菲饰演花木兰。(互联网)

在《花木兰》上映当天,有许多小伙伴迫不及待去观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但对于此电影的评价,观众和专业人士的点评却褒贬落差巨大。

先说整体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影片的动作场景、视觉效果、演员选择等都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属于罕见的全班华裔演员的美国大片。当然,也有人认为影片中为了凸显女权就弱化男性,并不符合女权想要表达的。

穿着女装的花木兰。(互联网)

其实《花木兰》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耳濡目染。代父从军的背后,想表现的是一种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的孝悌美德,这些才是真正的Chinese伦理精神。

但是到了美国人手里,这些似乎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女性必须“姐姐妹妹站起来”,勇敢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唯有拥有强大力量后,才能获得男性的肯定。

《花木兰》导演妮基·卡罗。(互联网)

导演妮基·卡罗受访时说:

“她(花木兰)卸掉盔甲、她不再伪装成一名少年、她终于接受做回最真实的自己。在那一刻,她是最所向无敌的。”

当然,还有上映前就遭到中国网友疯狂吐槽的妆容和福建土楼“穿越”等元素。

《花木兰》电影里出现的土楼建筑。(互联网)

《花木兰》在北美著名评分网站烂番茄的新鲜度高达78%,然而在中国豆瓣的评分却只有4.8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海峡时报》在电影上映当天,以“花木兰是一部漂亮但烦人的电影”为标题,吐槽了电影中许多令人“不太舒服”的地方。例如:

一、电影中所有古代中国人物全都用英语对话

当然这也并非不可以,在《末代皇帝》电影中,同样也是使用英文来讲述中国的故事却毫无违和感。

《海峡时报》指出,《花木兰》的败笔在于,人物的英语对话比白开水还白,而且是不道地、不属于习惯用语的英语,反而给观众一种违和感和落差。

当时军营的士兵一般不会称呼老百姓为 Citizens(人民)。(预告片截图)

有看过古装片的蚁粉一定很清楚,中国古人多以半文言的方式对话,言简意赅的表达,含蓄却层次丰富。既然要让人物说英语,何不传神地让他们自然地运用流畅的英语来演绎?迪士尼的《阿拉丁》真人电影都能这么做,为何《花木兰》就不行?

二、吃不透中华文化,只能堆砌东方元素

这个观点和多数网友的观点一致,认为这部电影中许多地方满足了欧美人对于东方文化的臆想和猎奇心理,但是在许多华人眼中看来,这所谓充满浓郁东方元素的作品却处处都是BUG。

电影里到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预告片截图) 一盏盏出现在祠堂外的红灯笼。(电影预告片截图)

尤其是剧中那一盏盏出现在祠堂外的红灯笼、军营外的雕像,以及木兰居住的房屋及周围的环境都不符合当时的朝代背景,让观众不禁感慨这就像是一部穿越剧。

三、莫名其妙的“气”,听了莫名来气

剧中多次提到“气”。花木兰的爸爸小时候跟她说了一句话:

“你的‘气’很强,但‘气’不是为女人准备的,而是为战士准备的。”

电影中一直在强调“气”,但一直到最后也并没有给这个所谓的“气”一个合理的定义。虽然许多华人都能大概猜到这里的“气”多半指的是气功,但不免还是会联想到《功夫熊猫》。果不其然,木兰到后面就开始打起了太极拳。

对“气”的解释不够深入也导致很多人对“气”的概念有所混淆,甚至有人直接把“气”归纳为魔法(magic powers)。

网友评论木兰出生时是带着魔法的,而这里的魔法指的就是“气”。

这次的《花木兰》电影与以往大家熟悉的迪士尼电影都不同。这次的真人版删减了许多动画片里原有的镜头,也没有了迪士尼擅长的电影配乐,让人不免有些感慨,不唱歌的迪士尼制作好像似乎少了什么。

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于东方故事题材一直都存在审美与认知上的误差及刻板印象,但《花木兰》电影一看很明显是为中国观众拍摄的,毕竟少了中国市场,票房就会严重“缩水”。

这种既想取悦中国观众,却又无法妥善解决文化矛盾的电影处理手法,最终会是讨好还是讨骂,电影在中国上映后,答案很快就会揭晓。豆瓣的评分或许已经埋下了伏笔。女主角刘亦菲去年力挺港警的态度,以及电影字幕里暗藏的玄机,也让这部电影在社交媒体和中国遭到杯葛。

(花木兰预告片截图)

《花木兰》电影上映没几天,网上就已有高清盗版可供观看。当许多人都在线上看过之后,还会掏钱上电影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