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伊始,狗的世界,已遭恶搞。多道“开花结狗”之流的春节贺词,狗屁不通,招来热议与炮轰,给骂得狗血淋头,大有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之势。
犹记得鸡年方登场,20只野鸡被指噪音烦人,给有关当局的捕鸡高手一网打尽,赐以人道毁灭(相当于“安乐死”)。全尸得保,不至于割喉凌迟而亡,“侩子手”可算是“刀下留情”。
自古以来,鸡与犬关系密切,非但在不少成语中相依为命,在十二生肖排行榜上,也是唇齿相依。狗儿接班后,要替鸡“报仇”的机会恐怕不大,因为,狗儿今日之身价,已非昔比,主人万千宠爱于一身,吃得饱、住得好、美容理发、养生医病,连“排毒之物”于身后之事,皆有专人伺候,焉有恩将仇报之理?
狗与人关系密切
狗与人类的关系,亦是密不可分。
狗向来被形容为:勇敢忠诚,聪明伶俐,既通人性,又善解人意,讨人喜欢,受人宠爱。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狗甚至能救人于危难之中。
早在远古时代,狗已协助人类捕获猎物,守门防盗。在中国旧农业社会里,鸡犬相闻营造的是“安居乐业”的氛围,鸡鸣狗吠、 “鸡犬村深一径通”、“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以及“隔墙犹吠折花人”,不但是人烟多寡的象征,更显示了狗之忠于职守。
无论古今中外,至今还流传了不少义犬救主的故事。随着人们对狗之特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狗的潜能经过特殊的训练,比昔时更上一层楼,非但能够导盲寻人、擒贼捕盗、还能追凶缉毒,破案立功。可见狗之对人,已极尽“犬马之劳”。
可是,狗尽忠的代价又如何?
由于东西方文化与社会背景等复杂因素,狗的形象在东西方也大为不同。
以狗骂人,今古一脉相承
单单以十二生肖来说,狗远不如蛇毒,不如鼠那样令人讨厌,过街时人人喊打;然而,东方人却偏爱将一切憎恶厌恨之愤,全借恶毒的“狗话”加以发泄,例如:狗嘴长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狗娘养的、狗腿子、狗奴才等等,将无辜的狗牵扯进来,让它蒙上“不白之冤”。这比起对蛇的“蛇蝎心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以及鼠辈的“鼠目寸光”、“獐头鼠目”等,不知要恶毒刻薄了多少倍!
尤其是大文豪鲁迅的名言“痛打落水狗”面世后,更让人对狗横下心肠,落井下石,使到狗的“声誉”每况愈下,臭名远播。
以狗骂人,今古一脉相承,是有意?还是无心?抑或是“指桑骂槐”的借喻?
狗如此受人鄙视,其实不关狗的事,其咎皆在于人。狗的世界应该是单纯的世界,狗性岂会比人性难测?
惯于吹捧拍马 人与狗还不是一样
狗的特性,尾巴一翘,主人已了然。谁给它吃,它便跟谁,奉令使尽浑身解数,讨好巴结,摇尾乞怜。这是其“求生之道”,它才不管、也无法分辨主人是善是恶,所以在传统“重义轻利”的文化包袱下,狗便成了“势利”的代名词,“狗眼看人低”即为最经典的例子。
想深一层,人与狗还不是一样,惯于吹捧拍马、趋炎附势、“有奶便是娘”者,亦大有其人。
可怜又可悲的狗啊狗,多少“罪恶”与“毒舌”,皆假汝之名招摇过市,“横行霸道”!
其实,狗的成语是多样化的,当中也有褒义与中性词。例如:狗吠声谐音引申为“旺”,便是大家熟知的褒义词。他如:表示时光流逝、变化无常的“白云苍狗”,形容太平安定社会的“狗吠不惊”,比喻臣子各忠其主的“狗吠非主”,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的“顾犬补牢”(类似亡羊补牢)、还有“虎父无犬子”、以及供养父母的谦称“犬马之养”等等。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其父母本意是“爱而字之也”。老一辈的华人,也有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的;还好以“狗“字为儿子取花名乳名的陋习,则已被时代淘汰了。
在这喜气洋洋的春节里,让我们感念着狗的种种好处,别再“恶搞”狗儿。
敬祝大家新春吉祥,狗年旺旺带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