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被控在本地提供非法短期出租服务并从中牟利,两人认罪后被罚款。(iStock)
作者 王震宇
全球短租共享平台巨头爱彼迎(Airbnb)上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让该公司一度登上热搜。
时隔一周,它又出现在新闻里。只不过这回是给所有新加坡人上了“昂贵”的一课,也让国外读者了解到我国严苛的房屋条例,一旦违法就得付出惨痛代价。
短租共享平台巨头爱彼迎。(法新社)
周一(30日),一对夫妻曾财运(57岁)和赵婧(43岁)被控在本地提供非法短期出租服务并从中牟利,两人认罪后被罚款。
女被告被罚8万4000新元,男被告的罚款额则成了新闻“吸睛点”:
115万8000新元。
这是迄今为止,在相关罪名下个人罚款额最高的一次。
两人在案发时都是房屋经纪,一年内租下14间私人住宅,把它们挂在爱彼迎(Airbnb)和HomeAway等短租平台,转租给本地客户和外国人。
读到这里,一些蚁粉或许仍一头雾水:提供短期出租服务在新加坡何罪之有?
关键就在“短期”这两个字。
在新加坡法令下,本地私宅最短的居住期,必须连续三个月租用才算合法。(市建局网站截图)
市区重建局网站明确写明,本地所有类型的私宅,包括公寓、低层公寓(walk up apartments)、私人组屋、洋房、半独立式洋房和排屋等,全都是建来提供长期居住用途的。
在新加坡法令下,这些私宅最短的居住期,必须连续三个月租用才算合法。少于三个月的话,譬如允许一些短期访客如旅客预订这些私宅来住上几天,就属于犯法行为。
“脑补”了这个法律知识,下来就来了解这对夫妻档如何游走于法律漏洞。
租屋一年前早有全盘计划
两名被告在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日期间,在全岛的热门地点租下14个公寓单位,包括佳丽比园(Caribbean at Keppel Bay)公寓。(海峡时报)
庭上揭露,两名被告在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日期间,在全岛的热门地点租下14个公寓单位,而且是以不同的方式租下,似乎有掩人耳目之嫌。
由于两人分别担任两家培训机构和一家网络安全系统公司的董事,他们就以三家公司的名义租房,并谎称是为旗下员工提供住宿。
两名被告当时还未共结连理。男方当时成功劝说女友成为其中两个单位的“租户”,并承诺每月付她4000元。
调查还揭露,两人其实早在租屋的一年前就打响如意算盘:
女被告在2016年就已在爱彼迎网站上设立屋主账号,并负责管理订单,法庭称之为早有预谋。
那会儿还没有冠病疫情,旅客频频访新拉高短期住宿需求,两人生意红火,一年内就赚到125万5000新元的营业额,这些钱悉数转入他们的私人银行账户
公寓保安成正义使者
一名凯联大厦保安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有旅客违例入住单位。(海峡时报)
但纸始终包不住火。2018年4月26日,一名公寓保安揭发了这起事件。
当天,这名保安在凯联大厦(International Plaza)的一个单位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一名澳籍男子和他的家人在一个公寓单位内住宿两晚。
该男子通过爱彼迎以两晚811.27澳元(约797新元)的价格向男被告租房。男被告则是以名下一家公司的名义,以每月4200新元租下该单位一年再转租。
作为公司代表的女被告签署了这份协议,两人还谎称女被告和她的孩子会入住此单位,但显然她从未有迁入的打算。
协议清楚标明,只有协议上合格的住户被允许入住单位,而且租客不能在未经房东的书面许可下转租单位。
倘若每个单位都能以上述价位转租,那每个单位每晚的出租费就是400新元左右。又假设每天都有人入住,一个月的收入可高达1万2000元,再乘以14个单位,每月就是16万8000新元,难怪两名被告会铤而走险。
可惜“好景不长”,非法生意做了一年就东窗事发,两名被告终于落网。
市建局:屋主应保持警惕
夫妻档一年内就赚到125万5000新元的营业额,但最终仍难逃法网。(联合早报)
在案件下判后,市建局发声明说:
“非法短租使租客变换频繁,不仅不符合出租单位的住宅性质,也对周围居民造成不便,因此屋主应提高警惕,避免住房被租客不法使用。”
有媒体询问,市建局会否对屋主采取行动?发言人引述市建局网站说,当局敦促屋主应经常检查住宅,确保它们没被租户转租作为短期住宿。
“任何未能尽职调查,确保住宅没被滥用的屋主,必须负上责任。”
屋主出租住宅,确实有责任了解租户的“身家背景”,否则到时警方找上门,才惊觉自己无意间成了“帮凶”,那就麻烦大了。
这起案件也再次提醒新加坡人,像爱彼迎这类短期出租服务,其实在本地是行不通,也是非法的。
千万别想着游走于法律漏洞,更别为了贪图大笔金额进账,到头来除了名誉扫地之外,赚来的钱搞不好还得全部拿去缴交罚款,甚至倒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