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的“过江龙”,给子女留下700多处房产,还为我国贡献颇多

近日,网友对海底捞张勇移民新加坡表达了极大不满。众多网友表示,拿着我们的吃火锅的钱,去新加坡当首富?就事论事地说,张勇选择加入新加坡国籍,这是属于他的个人选择。但是,他的财富来源于中国市场,结果张勇将社会资源和财富带走。《福布斯亚洲》发布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以138亿美元净资产位列榜首。

事实上,新加坡首富的头衔只是胡润富豪榜的官方粗略统计。新加坡有很多中国富人,很多中国人赚钱去新加坡过着很潇洒的生活。很难说张勇是不是新加坡的首富。在新加坡,还有一个富有的中国人,那就是黄廷方。在新加坡,每个人都认识黄廷芳,就像在香港,每个人都认识李嘉诚一样。

据相关机构统计,每六套私人住宅中就有一套是由黄廷方的公司建造的。2010年黄廷方去世后,他的大儿子黄志祥就掌控了香港业务,次子黄志达掌控了新加坡业务,两兄弟在新加坡首富的位置上坐了10年。直到张勇移民,黄氏家族才稍下来。

黄廷方一直很低调。“如果我的照片见报,人们就知道我是谁,知道我有钱,就可能绑架我。如果我被人绑架,然后被杀害,我所有的公司就会垮掉,那我的家人该怎么办?我有我的顾虑。”黄廷方曾如此解释自己的低调。

目前,新加坡的中心城市、远东广场和幸福商业中心都是由黄氏家族建造的。在当地开发之前,黄廷方来到新加坡,大规模地囤积土地,先后将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和住宅楼。

黄廷方初到新加坡时,身无分文。他的祖籍是福建省莆田。清末民初,莆田人到东南亚旅游十分普遍,也被称为“出境游”。黄西的父亲在新加坡开了一家酱油厂,并把酱油业务带到了东南亚地区。酱油生意被黄廷方继承后,逐渐稳定下来,黄廷方把钱投入了房地产,他对投资房产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说:“凡是地图上看不到,人口又多的地方,土地肯定值钱。”

上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提速,华商的资本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壮大。黄廷方把目标瞄向了香港这个国际化金融中心和物流枢纽,1972年6月创建信和地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7月在香港股市挂牌上市。

这位“过江龙”可说是香港地产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好友”:1991年黄廷方以12.5亿港元夺得沙田住宅地王;1993年以39.4亿港元购下毕架山龙坪道住宅地王;1997年以天价118亿港元夺得小西湾蓝湾半岛地皮,创下当年卖地最高纪录。黄廷方出手既快又准,令其他地产商咋舌。

后来香港政府在尖沙咀东部大规模填海时,黄廷方又大手笔出手,买下多块尖东填海地皮,不但将红磡与尖沙咀连成一线,而且将尖东打造成购物地带,将尖东由昔日一片烂地,发展成为目前九龙商业核心区,令他有“尖东地王”之称。

除了通过酱油生意积累的原始资本,黄廷方一生都从事房地产,在香港和新加坡开发了许多项目,去世后给他的孩子们在这两个国家留下了700多处房产。尖东投资案取得巨大成功,人们还在揣摩他在这块弹丸之地上的下一个目标时,黄廷方却出人意料地将目光瞄向了幅员辽阔的内地。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黄廷方、黄志祥父子就开始关注内地的经济发展。深圳市政府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尝试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三种方式,国有土地开始走向市场。而在这些土地交易中,黄廷方的信和置地便是其中的参与者。稍后,福建的厦门开始有价出让土地,信和集团又以压倒性价位标下了厦门推出的五个地块中的四个,在内地的地产投资速度进一步加快。

黄廷方一直看好中国的发展,甚至中英谈判时,很多人都抱有不确定性,黄廷方却稳如泰山。后来黄廷方的儿子又跑到内地的厦门、莆田买下很多房产和地产,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黄廷方对慈善事业非常慷慨。捐款也不爱出风头,只会以“无名氏”的名义捐款。受访者说,每当黄廷方阅读新闻,看到社会上有哪些可怜人,他的怜悯之心就会油然而生,经常会拿钱要求记者把钱转交给这些穷苦人。不过,他每次都会要求身份保密,只说是“无名氏”。

黄廷方父子在致富的同时,时刻关注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曾出巨资,邀请日本著名设计团队,为家乡妈祖城和如意岛的建设提供整体规划设计。为莆田的经济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理应彪炳史册,光耀汗青。对于新加坡的这条“过江龙”,大量抄底房地产市场,留给子女700多栋物业,你有什么看法?

文:菲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