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西方的万圣节,上海迪士尼出现了奇异的一幕:
烟花在夜空里绽放,园区里上万人排队做核酸检测;白天还在狂欢,入夜之后却要做大检测。
傍晚6点,大批民警和医护人员进驻迪士尼乐园,但夜晚迪士尼乐园仍然如期上演了烟花秀,现场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张文宏医生深夜发文称:这就是“疫情常态化”、感谢不灭的烟火!
而今天新加坡国会开会,部长们也透露了新加坡“疫情常态化/共存"后,大家需要有心理准备的事情:
每年约2000人会因新冠而去世!
在意大利参加G20会议的李显龙总理也说:
新加坡本轮疫情可能要再多20万,累计40万人感染才会好转!
(图源:外媒)
上海迪士尼紧急封锁 张文宏发声:这是疫情常态化
先看看迪士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前天下午网络上就开始神神秘秘流传着一些说法,一些园区内的游客发微博说:
“出大事了!”
“迪士尼只出不进了!”
十几分钟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微博也发布通知,说迪士尼暂停游客进入,所有园内游客需要做核酸检测才能出去。
在发布通知之后,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暂时封闭。
民警以及园区工作人员在度假区几个主要出入口,对不了解情况的车辆进行劝返。
在迪士尼乐园一处员工通道处,不断有120急救车驶入,转运核酸检测样本。与此同时。
到底是咋回事呢?
原来一个入园游玩的核酸阳性患者占某, 他10月31日上午被查出阳性,是杭州市从省外过境杭州列车截下人员中,检测出来的,并得知其30日曾到过上海迪士尼乐园。
所以杭州第一时间向上海通报了情况,导致上海迪士尼封园检测。
(图源:上海日报)
好在一切进展顺利,网友表示上海健康云小程序已上线迪士尼核酸检测预约,预约后按时间抵达大门口检测点即可。
入夜后,迪士尼的烟花照常绽放。
网友表示,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场面,有点幽默又有点感动……
除了园区内有序,其他周边部署也很到位。
地铁关了闸机口,计程车也不能来,上海迅速组织了220辆大巴接大家回家。
经过一夜的检测,昨天早上迎来好消息。
上海昨早通报,截至11月1日8时,累计筛查相关人员33863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采集相关场所物品和环境样本920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相关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迪士尼还将闭园2天。
(图源:中新网)
张文宏医生也在凌晨转发人民日报的的帖文强调这就是:
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
“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所有的游客现在可以安然入睡了,但我的无数同事会继续工作,完成防控的所有标准程序,只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和经过这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一点, 感谢今天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下面留言网友纷纷赞上海的“精准防控”太棒了。
很多网友认为这种防疫同时保证生活工作尽可能正常是有必要的。
不过也有网友不依不饶,想起前段时间张文宏医生提过的“与病毒共存”,认为“常态化的抗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词。
曾夸新加坡“武当派” 张文宏医生现在怎么看?
张文宏医生被一些网友批评,被“黑”的点除了提过“与病毒共存”,他还在去年夸过新加坡防疫是“武当派”。
注意,当时是2020年3月初,新加坡的疫情还不错,每天只有零星几例。
(中新短视频)
*2020年3月,新加坡只有零星几例
被喊“武当派”的时候,新加坡还在全力清零,而且新加坡从2020年1月2日就开始管控疫情。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而去年4月,张文宏教授一次媒体连线中,还夸新加坡是全世界学习的榜样。
(2020年4月:凤凰视频)
此一时,彼一时。
今年新加坡采取完全不同的路线和方针了,从2021年6月份新加坡就大胆制定了“与病毒共存”的方向。
在高疫苗接种率下逐步开放,中间偶有“刹车”,但只要医疗资源能承受,方向就不会变。
现在张文宏医生怎么评价呢?
最近一次10月15日他在一个论坛上谈到新加坡是这样说的:
“我们看到新加坡民众的两针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仍然没有看到疫情被终止的迹象, 反而发现新加坡在逐步放开后出现发病率进一步上升。”
(图源:财新网)
他点出新加坡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却用实际情况证明疫苗不能终止疫情。
*新加坡从2021年8月下旬开始病例飙升
但他仍强调疫苗的作用非常大:
“虽然新冠病毒变异使得发病率上升了,但是由于接种了疫苗,一些国家的病死率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部分国家逐渐会选择带疫开放。”
病死率相对低,选择带疫开放,正是新加坡在做的事情。
*新加坡在过去28天里,98.7%的患者为无症状或轻症,死亡率0.2%
与新冠共存、新加坡经历艰难 已付出代价
从张文宏医生最近的谈话来看,其实全世界包括中国的专家都在密切关注新加坡的情况。
新加坡从8月开始病例上升之后,就开始一系列越来越大胆的方案:
不再公布无关联病例
不再一一公布所有感染群
简化医疗流程
大规模用ART快速检测替代核酸检测
轻症/无症状者居家养病
密切接触者只要快速检测阴性就可以出门
……
很多举措可以说是“新加坡独有”,所以各国都在看,这样做效果到底如何。
(图源:福布斯)
现在说新加坡抗疫表现如何为时尚早,但是有些事情已经得到证明, 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新加坡的情况证明了:“疫苗不能防止新冠传播、不能依靠疫苗控制疫情。”
而且新加坡在“共存”中也付出了一些生命代价—— 新加坡昨天又新增13人死于新冠并发症,年龄介于57到89岁,其中有2名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的死者没有潜在病症。
现在卫生部已经没有进一步说明死亡病例的性别和疫苗接种状态等细节。
这是新加坡单日死亡病例连续第8天维持在两位数,死亡病例总数破400,达到407起。
*住院、ICU、死亡数据
从病例来看新加坡昨天新增3163例,社区病例共有2745起,客工宿舍病例有414起,输入型病例则有4起,10月30日总数累计19万8374起,即将突破20万。
好消息是这两天新增病例和感染率在下降,不过趋势不好说,因为明天又到了“黑色星期二”。
(黑色星期二,指周末人手有限,积压病例会在周二释放。)
*社区病例走势 (以上图表:新加坡卫生部)
医疗资源尚可应付,但正在承担很大的压力。
新加坡目前共有414名冠病重症患者,其中130人在加护病房,比前天增加1人。
卫生部昨天透露,2021年上半年,新加坡医疗系统有1500人辞职。
社区疫情暂时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前天新加坡4个现有的大型感染群昨天再添新病例。
宜康医疗保健和护理中心(ECON Medicare Centre & Nursing Home)第九座建筑新增5起确诊病例,累计34起,都是住户。
心理卫生学院新增3起病例,累计266起,其中16人是职员,250人是病人。
金文泰旺年护理之家(Orange Valley Nursing Home)和黄埔通道第85座组屋Sparkletots学前教育中心各增1起病例,累计病例分别是14起和20起。
(图源:8视界)
也许正是看到了新加坡的情况,中国现在依然采取著严格的防疫措施。
最近的美国、德国相继提高了前往新加坡旅行风险提醒。
新加坡疫情何时是尽头 李显龙:或许病例还要增加20万
中国的疫情常态化是局部精细防控;新加坡的疫情常态化则是“共存”并接受一定的死亡。
通讯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昨天在国会上,代替卫生部长王乙康说, 新加坡目前的冠病死亡率为0.2%,相当于感染肺炎的死亡几率。
(示意图)
好消息是,这比起其他国家在启动疫苗接种计划前经历病例激增时的3%死亡率低得多。
坏消息意味着,就算维持目前医疗护理水平,新加坡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每年可能有2000人死于新冠。
(图源:海峡时报)
2000人去世,是卫生部对于新加坡“疫情常态化”之后的一个判断。
但卫生部解释,新冠疫情暴发前,新加坡每年约有4000人死于流感、病毒性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随着新冠疫情越来越旷日持久,很多国家最近都开放了、共存了,例如泰国和澳大利亚因疫情好转,今天起打开国门迎接国际游客。
新加坡每天还是日增3000多例,这轮病例激增要到什么时候呢?
正在意大利罗马参加G20会议的李显龙总理是这样说的
(图源:海峡时报)
意大利时间10月31日晚上(新加坡时间11月1日凌晨)李显龙接受随行媒体访问。
李显龙先说起意大利情况,接种率超过了80%,过去一周平均每日新增4000多起确诊病例,比起过去大大好转, 意大利的社交活动已大致恢复,在户外不用带口罩。
(图源:the local italy)
但意大利有6000万人口,累计470多万起确诊病例。
如果按人口规模换算,新加坡需要累计40万例左右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好转。
李显龙说新加坡目前的累计确诊病例近20万起, “按染病并已康复的人数来说,我们差不多已到了一半”。
“所以我们从20万起要走到40万起,按现在每天新增确诊的是三四千人,可能还要几个月的时间。”
到那时候或许可以在疫情好转的情况下,摘掉口罩。
*李显龙、黄循财、维文医生在意大利参加G20峰会 划重点,总理认为这波疫情可能还需要持续几个月,并且最终数字超过40万人。
约占新加坡人口(545万人)的8%左右。
现在,新加坡很多专家已经不认为感染是件坏事。
根据《海峡时报》报导,研究发现,接种了新冠疫苗但仍然感染了病毒的人,其免疫反应有了 "极大的提高"。
这个结果基于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的新加坡传染病临床研究。
今年5月招募了150人都患有新冠轻症,目前研究还在进行中,但是已经显示出一些迹象。
免疫反应由中和抗体水平和T细胞形成,前者与病毒结合并防止其感染人的细胞,后者则有助于清除受感染的细胞。
有了免疫记忆,当再次遇到相同的病毒或病原体时,身体可能会迅速产生抗体以刺激更强的免疫反应。
Tambyah教授指出,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可能提供长期的免疫力。
我们又回想起2个月前,在一个论坛上,有专家表示打过疫苗感染新冠并且无症状/轻症,是最好的情况。
(9月报道,图源:海峡时报)
这句话里面似乎包含了很多层意思:1,意指感染无法避免。2,指感染后可获得免疫。
9月份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话,放在今天的新加坡似乎确实描述了一个事实。
椰友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