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目前看来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可就在这个当下,原本的“防疫模范生”新加坡,在经历了彭博社“抗疫韧性榜单”排名的急速下跌后,又又又被国外点名了!

当然,还是作为反面教材出现。

新加坡又为啥会“沦落”到这一步呢......

澳洲点名新加坡, 本地专家呼吁放宽限制措施

进入11月,新加坡新增病例,似乎并没有如很多人所预计的一样继续激增。

除了几周前偶然一次日增5000+病例的虚惊一场外,最近14天,新加坡每日新增病例,维持在2000-3000左右。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新加坡每周社区病例增长率微减至0.98,近一周几乎都是在1的标准线下。

由此可见,本地疫情似乎真的处于好转中。

新加坡政府之前说,只要这个数字维持在1以下,就考虑放宽措施。而最近疫情似乎真的趋缓,不少本地的医学专家,也认为现在是时候应该放宽限制了。

被外界广泛誉为“新加坡吹哨人”的梁浩楠医生,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就说,当局可以考虑在本月21号以后,放宽更多的限制措施。

图源:澎湃新闻

在他看来,自9月27号新加坡政府收紧限制后,新加坡新冠治疗设施和医院病床已经增加了许多。

在未来面临更多病患时,新加坡医疗系统也有能力为病人提供治疗。

加上现在有越来越多老人开始打追加剂,显著降低了老人们住院风险的当下,或许新加坡是时候结束“稳定疫情阶段”。

另一位新加坡医学专家淡马亚教授,则认为现在的病例数并不能证明政府实行的措施有效,或许放宽措施也可以。

虽然新加坡本地似乎对疫情持乐观态度,但外界却不这么看。澳洲媒体近日撰文,认为澳洲未来必须以新加坡作为例子敲响警钟。

澳洲本地卫生专家认为,解封一个月后,澳大利亚的新冠肺炎病例并未激增的“蜜月期”可能是短暂的。

以新加坡为例,澳洲新增病例未来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再次上升。 似乎外国对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依旧充满着不信任感。迄今为止,新加坡的防疫已经被印度、美国、澳洲等多国媒体公开质疑。

但实际上,西方诸多国家疫情现在并不乐观,此举似乎有些“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欧洲爆发新一轮疫情 多国收紧措施“抛弃”共存

欧美等国原本防疫数据相当亮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自今年五月份开始,欧洲等国的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开始大规模下降。

直到今年9月份,数据都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欧洲确诊病例数 当时,不少专家认为疫情已经开始出现“拐点”。

而且,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很多人在感染新冠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很多人在欢呼,称新冠有望在明年得到终结。

9月1日以来,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美国人数也下降了约25%,出现“神秘拐点” 虽然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表示,他“强烈怀疑”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将在冬季下降的观点。

但他的声音淹没在了一片乐观当中。大部分人想不到,这个冬天,对于欧洲人来说,可能是个毁灭性的冬季。

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新冠病毒在这个冬天,并没有如预料般消停。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日前甚至特别发布警告,称区域内50余国的疫情令人担忧。

欧洲地区已再度成为新冠疫情“震中”。

欧洲范围内的10个国家: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希腊、匈牙利、荷兰、波兰,以及斯洛文尼亚,疫情状况甚至被欧洲疾病控制中心点名,列为“须高度关注”的状态。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欧洲几大国最近的疫情也不容乐观。

首当其冲的是德国。自今年5月左右疫情开始放缓后积极开放以来,德国新增病例一直不多,也是和新加坡最早达成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计划(VTL)的国家。可最近,德国日增超过了3万例,前几日甚至达到每日4万的大关。

西欧另一大国法国情况比德国稍好,但最近也在经历轻微反弹。另外,法国国民议会在11月初也通过了新版防疫措施法案以应对疫情变化,规定政府继续实施"健康通行证"的相关措施到明年7月31日。

如果疫情再度恶化,法国不排除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例如恢复宵禁或"封城",以及重新启动卫生紧急状态下的相关机制的可能。

远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的英国,病毒并未因为海峡的距离而停止传播。自今年7月以来,英国疫情一直反复不定,最近一天单日新增超过4万例。

现在,随着病例、入院和死亡数量上升,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疫苗的作用开始减弱。再加上冬天到来,英国逐渐与病毒共存的策略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疫情在冬天反弹,一直是世界卫生专家忧心忡忡的一点。疫苗高接种率,在欧洲这一轮爆发的疫情中显得相当脆弱不堪。

因此,欧洲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提高本国的防疫措施。

由于最近几天荷兰的新增病例都在1万多例浮动,荷兰政府宣布,从昨天起进入局部封锁,为期三周。 荷兰也成为了今年夏天以来,首个实施局部封锁的西欧国家。

荷兰新增病例呈指数般增长

“毫无意外”的,这项举措瞬间引发了荷兰民众的不满,他们开始上街抗议,有些酒吧甚至不管当局的营业时间禁令,继续开业。

图源:法新社

德国原本在上个月停止向民众提供免费的新冠检测。在当时,德国政府此举被认为是“强迫”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去接种疫苗,否则就要面临出门就要自费花钱检测的困扰。

但眼见疫情爆发,不知道还有多少病毒潜藏在社区当中,政府也坐不住了,从前天起恢复了免费新冠检测。

图源:见水印

不仅如此,德国议会甚至准备起草法律,将公共场所强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延长至明年3月。

要知道,德国现在规定需要佩戴的口罩,不是大部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一次性口罩,而是符合N95标准口罩......相当不透气。这对于习惯自由的德国人来说,不亚于“要了亲命”。

图源:见水印

德国的邻国奥地利,也会在近日宣布对未接种疫苗者实施禁足令。

也就是说,民众只有购买必需品、运动或看病时才可外出,其他时间都需待在家里。

奥地利单日新增也已突破1万 总而言之,面对这新一波的疫情,欧洲各国都在“各显神通”防疫,连振兴经济关键的旅游业也选择暂时放在一旁。

例如丹麦,周五就宣布将新加坡列为“新冠高风险国家”,要求所有前往丹麦的新加坡旅客至少隔离4天。

官宣取消所有防疫措施后,丹麦新增病例几乎要达到历史最高点 荷兰也将新加坡列为“非常高风险”的地区,前往荷兰的游客之后也必须出示新冠检测阴性证明。

来自荷兰的游客是第一批VTL扩大计划下抵达新加坡的人群,图源:见水印

事实上,就算欧洲各国不对新加坡提高限制,不少新加坡人现在也不敢去疫情升温中的欧洲旅游了。

新加坡本地旅行社,在接受《联合早报》询问时,就说游客现在更倾向于澳洲游和韩国游。

毕竟,这两国的疫情,远没有欧洲严重。单日新增病例数,可能还不如新加坡那么多......

说到底,欧洲会再度爆发疫情,实际上早已是有迹可循。

一方面,是由于病毒的特性所致。去年,美国实验室的研究就已经表明,新冠病毒更喜干、冷环境,尤其在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环境中更易存活。

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迪伦·莫里斯分析说,在北半球冬季,室内采暖导致的空气干燥、通风条件不佳,对病毒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加上冬季寒冷,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一旦家中有人感染上的病毒,就很容易在家庭内部扩散。

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欧洲多国放松新冠防疫措施的后果。

为了“共存”,不少欧洲国家早早放宽了各项防疫限制,室外用餐场所人潮满满,街上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群体。

而足球场上也早已是座无虚席,丝毫看不出有实施安全距离的迹象。

图源:懂球帝

当然,放宽防疫限制,对于促进本国经济复苏、推动社会运转重回正轨十分有利,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现实考量。

但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眼中,将新冠病毒当成流感的“傲慢”,以及过度高估疫苗效力的自信,让社会整体在病毒面前异常脆弱。

如今欧洲各国又开始实施新一轮限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滞后的反应。颇有些“哪里漏水就补哪里”的意味。

诚然,新冠病毒或许在未来几年不能被消灭,“与病毒共存”是个现实的考虑,但欧洲似乎还是太过懈怠。

中国疫情扩散, 大学校园再次面临封锁

与“松懈”的欧洲相比,一直维持清零政策的中国,自10月国庆节黄金周以来,本土疫情死灰复燃,多地出现零星病例,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单单是前天,中国就出现了71起新增病例,其中,光辽宁省就通报了整整60起,都在大连!

新增的病例中,集中在食品公司,以及大学城......

前天的60起病例中,确诊者有28人都是庄河市大学城学生,居住在学校宿舍。

这就很让人感到忧虑了。

要知道,中国的大学和外国不大相同,很多校园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

而且,因为中国地缘辽阔,很多大学生本身并不是本地人。

试想一个来自外地的学生,要是宿舍内有人确诊,附近也没有太多亲朋戚友,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理压力会有多大?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在大连爆发的这轮疫情,有几个显著特点: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代际时间短、病情隐匿、不易发现。

也就是说,就算有关部门已经加紧实行居寝隔离,但很可能检测的速度,没有传播的速度快......

辽宁大学城的检测中心 实际上,从11月7日大连大学城内发现确诊病例开始,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一周时间了。

恰逢这一波疫情发生在已经降下大雪的中国北方,可以预见的是,大连的防疫工作,会面临很多现实的阻碍。

除了本土疫情外,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似乎也在增加中。北京冬奥组委近日公布消息,发现两名境外运动员核酸检测呈阳性,已在进行隔离治疗。

随着明年冬奥会国际测试赛的进行,未来将会有更多来自国外的运动员抵达中国。

而大多数外国国家早就已经放弃了“清零”政策。境外感染人员,又很容易造成中国本土疫情的爆发。

因此,至少在明年冬奥会结束前,中国当局严防严控的压力不小。

不管如何,中国的态度依然未变。中国国家卫健委前天发声,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

虽然网络上,时有一些人主张放弃动态清零,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开放同步。

但欧洲最近的疫情反弹或许这对中国是又一个警示。

和新冠共存,至少在现在看来,后果仍然严重。

新加坡虽然积极推行“共存”,但实际上自从9月的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想要限制病毒传播。未来几个星期将是关键。

椰友们,你们认为新加坡这波防疫措施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