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mazon)在1995年初登场,就颠覆了人们通过书店购书的传统方式,让读者可方便地在网上购买书籍,因而大受欢迎。
亚马逊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公司,聆听了众多客户的需求,并迅速地扩大其产品与服务类别,推出了人们熟悉的在线零售店 “Amazon.com”、 网购快递服务 “Amazon Fresh”、以及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和流媒体服务Prime Video等,在世界各地设立基地。如今,亚马逊已成为一家每年赚取超过千亿美元,并在全球雇用了百万名员工的科技巨头。
2008年,亚马逊选择了在新加坡落户并设立区域总部,这也是该公司在亚洲的首个区域总部,自然吸引了不少人才加入。两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刘永杰(47岁)和郑逸萍(46岁)分别加入亚马逊工作了11年和4年。他们认为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不但有趣又充实,也坦言跨国公司的开放式文化开拓了视野,提供了他们发挥的空间;接下来的目标,他们期待能为培养下一代本地人才做出贡献。
2016年,刘永杰被委派回来新加坡,协助公司在本地推出亚马逊客户服务。
刘永杰:从最前线的岗位做起
亚马逊新加坡董事总经理刘永杰加入公司的第一份任务,是远赴英国担任夜班运营经理,除了领导一批员工,其工作范围还包括拣选订单、修理故障的输送带等,这与他之前的工作可说是大相径庭。
刘永杰曾在新加坡海军和武装部队服务了15年,担任中校。他认为自己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极为充实又刺激的职业生涯。不过在2009年,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人生转型期”,开始萌起转换工作的念头。
“由于我一服完兵役就加入军队,没接触过私人企业,那时刚好看到亚马逊的招聘,于是就尝试申请。尽管缺乏相关经验,但很幸运地,我还是被录取了。从中校到运营经理,有些人或许认为我‘降职’了,但我告诉自己,新工作将让我有机会从最前线的岗位,深入地了解这家企业。”
“到了英国,同事来自世界各地,大家的成长和文化背景不同……在新加坡,你设定一个方向,同事们大概都能明白其原因和该怎么做,但在那里就不一定。从那段经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也发现我做每一件事前,有必要向同事解释我的思考模式,跨越文化界限。”
刘永杰以刚上任的一个例子说明,准备交代同事做事时,他很自然朝对方喊了一声“来(Come)!”,可不久后,一名英国同事悄悄把他拉到一边,提醒他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无礼,他才意识到自己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句话,或许无意间已冒犯到他人。
在英国担任夜班工作10个月后,刘永杰的上司肯定了他的能力,要他接过总经理的职务。此后,他开始晋升管理层,期间也经常代表公司飞到不同的欧洲市场进行业务考察、开会和进行培训等,扩大了人际联系网。
2016年,刘永杰被委派回来新加坡,协助公司在本地推出亚马逊客户服务,他欣然接受,与家人一起搬了回来。
他透露, 在军队的那些年,他学会了如何领导团队,专注于完成任务,这对于他加入亚马逊后也十分有帮助,特别是这家公司特别注重员工是否拥有多元化的工作经验,因此工作岗位的调动,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平常,比如有的是从非技术到技术;有的则是从一个国家调往另一个国家。
每一年都在做不一样的事
谈到招聘员工时的考量,刘永杰表示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亚马逊的16条领导力法则”,不过他最看重的是其中两点:创新简化(Invent and Simplify),以及好奇求知( Learn and Be Curious)。
他表示,公司在为客户解决问题时,十分强调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因此他希望其团队能细心聆听顾客的要求,进行创新和发明,为客户提供简化而又具有创意的方案。
至于好奇求知,他以自己的经历说明:“在亚马逊,我的每一年都过得不一样,我感觉自己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也是这家公司吸引我之处。正当我以为我已经上手了,下一年应该能做得更好时,上司会过来拍拍我的肩膀,交托我全新的任务,正是这股探索前进的动力,推动着我不断前进。”
尽管在亚马逊接受许多培训,但刘永杰认为其中一项长达半年的“亚马逊导师联系网”计划让他获益不浅。
刘永杰在英国工作期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相处融洽。(照片摄于疫情前,由受访者提供)
英国期间,我自己就从许多欧美前辈的身上吸取了不少宝贵经验;我后来也受邀担任这项计划的导师,发现过程中不但拉近了与同事之间的距离,也加强了我的指导能力,为培训本地人才出一份力。
“我很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从我们这个区域总部开始输出本地人才到其他地区,协助提升公司的业务。”
郑逸萍: 每一天都是第一天
郑逸萍是在四年前加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该部门为庞大的顾客群提供云计算平台,透过全球多个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市场行销、解决方案架构、业务发展,以及培训等超过200项主要云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政府机构、教育和非盈利机构等。本地客户包括政府科技局(GovTech)、星展银行、安盛(AXA)保险、远程医疗服务公司 Doctor Anywhere和福利团体等。
有趣的是,郑逸萍原本任职的公司是亚马逊的客户,经过7年的接触,她被其企业文化和朝气十足的工作环境吸引而决定“跳槽”。
郑逸萍目前担任亚马逊云科技亚太地区雇主品牌高级经理兼主任。(图/报业控股)
精通中、英、日三语的她,目前担任亚马逊云科技亚太地区雇主品牌高级经理兼主任,除了与团队负责推出跨媒体制作多元化的“品牌故事”,也负责公司在东盟、日本、韩国、印度和大中华地区的人才培训计划。
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曾经说过:“在亚马逊,每一天都是第一天”,这句话对郑逸萍影响颇深。她坦言,自己正是抱着这种“每天都是新开始”的心态上班,因此每一天都有新的期待,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亚马逊带给我的另一项冲击是这里既开放又包容的企业文化……亚洲文化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怕输’、‘怕死’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怕承担风险,几乎要有百分百的把握才敢去做一件事;可是这里的领导却告诉我们,只要有七成把握就可以去做了;如果你等到有十成把握,这项产品过于安全,已没有任何创新元素可言。”
招聘把关者Bar Raiser
根据一份2020年的报道,亚马逊有数千名“Bar Raiser”,这批把关者通常由受过培训的员工兼职担任,因此背景非常多元化,来自不同专业,身处不同部门,级别高低也不定。在招聘过程中,他们会从亚马逊的企业文化以及领导力准则的角度考察应聘者,维护招聘的公平性。
郑逸萍坦言,在面试新人的过程中,身为把关者其实也有所收获。她笑说:“一般IT公司的面试方式或许比较传统,但在这里就十分强调‘学习,抛弃学习谬误,然后重新学习’(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的态度,面试官因此也要撇开传统的面试方式,以亚马逊全球统一的面试方法,公平地,并具有包容性地进行招聘活动。”
“简单来说,在招聘时,我们不用‘员工’这个字眼,而是称他们为‘创建者’(builders),因为他们不仅将创造与构建我们的机构,也将支持我们的众多客户和商业伙伴,共同打造未来,而当中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采用的方式也不会有什么框架的限制。”
新加坡人的优势
“我曾经在国内外工作多年,发现新加坡人的优势是我们讲究团队精神、灵活且善于变通,加上从小成长于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社会,使得我们很容易调整和适应跨国企业文化。”
她以其中一名新加坡籍同事Livian Soo(苏丽莲)为例,尽管她和家人都在本地,但却能有效率地领导一支由来自27个国家、加起来能说30种不同语言的国际团队。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针对世界各地客户的要求做出回应和支持。
她强调,新加坡的策略性地理位置,也让公司能够更容易打入亚洲,建立数码化的技能团队和社群。疫情前,她经常需要到邻国出差;疫情暴发后,新加坡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速互联网联系,加上亚马逊云科技为职员们所提供的完善科技设施,则能让她和同事很方便及有效率地进行居家办公。
“我也记得有同事跟我说过,新加坡的优势是文化大熔炉,这为亚马逊提供了一个自然又具活力的环境,能够支持亚马逊建立多元化工作队伍的愿景。”
为女性推出AWS机器学习女子赛车联赛
首届“AWS机器学习赛车联赛”约三年前推出。2019年,郑逸萍远赴美国拉 斯维加斯参与这项盛事,她发现在总决赛上,全场只有 一名决赛参赛者是女性。可是到最后,也恰恰 是这名来自日本的女生击败了所有对手, 最终夺冠。那次的经验深深地震撼了她, 促使她开始构思要推动更多女性,透过机 器学习自动驾驶赛车,发展机器学习的技能。
郑逸萍参与推出首创活动—— AWS DeepRacer 机器学习赛车女子联赛,而引以为豪。(照片摄于疫情前,由受访者提供)
有数据显示,在数据及人工智能行业内,仅26%从业者为女性,在云计划领域内,这个比例更只是占12%。
郑逸萍说:“作为一个全球云计算科技公司,我们非常注视女性 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因此,尽管去年遇上冠病疫情,我们还是决定推出线上‘AWS DeepRacer机器学习女子赛车联赛’。比赛开放给所有东南亚国家、就读于高等教育学府的女性参加,反应相当不错,比赛最后由一名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女生胜出。”
尽管去年遇上冠病疫情,郑逸萍(左上角) 与团队克服困难,推出“全球首创AWS DeepRacer机器学习女子赛车联赛”。(图/受访者提供)
此外,Amazon 和AWS也与新加坡科学馆联办过多项学习活动并提供了助学金。今年AWS更推出了“Build On ASEAN 2021- 亚马逊云科技东南亚黑客马拉松比赛”,首次设立了中学组,目的是鼓励本地学生从小接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希望有助于缓解新加坡资讯科技行业在人才培训和劳动力发展方面所面对的挑战。
郑逸萍指出,这些只是众多推广云科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些项目。其实公司还推出了超过500项免费的线上课程,从编程、云计算课程到人力培训等,内容丰富多元,欢迎有兴趣者随时上网参加。她说:“这么说吧,新加坡过去是由建筑工人、红头巾,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但来到 这一代,新加坡需要更多的是‘数码创建者’(Digital Builders),我期待协助更多国人以数码化方式去创造新加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