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麦里芝蓄水池

远眺麦里芝蓄水池音乐厅与九曲桥

多少年了,没踏入过麦里芝蓄水池。上一次到访到底是何时呢?最近在驱车前往“重新探索”这个历史悠久的景点时,不止一次问身边的妻这个问题。“拍拖时去过,婚后也到过一两回”是她的答案;但“上一次”到底是何时可就记不起了。

老实说,连拍拖时我俩曾到过我也印象模糊,印象深刻的是童年和少年时多次造访。这敢情是年事渐高,越遥远的回忆越清晰。

童年的“第一水塘”

父母亲用广东话叫麦里芝蓄水池做“第一水塘”。有第一当然有第二,“第二水塘”是贝雅士蓄水池;还有第三,“第三水塘”是实里达蓄水池。

初时,第一水塘对于小童来说并没有什么看头——只不过是一潭清水,一些树木,还有一近一远水中两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亭子。后来它增加了一些新设施,包括一座水上音乐亭,一座将亭与两岸连接的九曲桥,一个花钟,还有一个多边形的咖啡座,变得比较“好玩”。

在我念小六那年,有一天爸爸忽然宣布妈妈怀孕,令我雀跃万分——盼望多年终可迎来一个弟弟或妹妹!妈妈的产前活动之一是由爸爸开车载着她和我到第一水塘散步;“高潮”是散步完毕三人到咖啡座吃雪糕。后来妹妹诞生,乳名小甜甜,一晃她也年过半百。

当年我很喜欢走九曲桥。无论从此岸或彼岸上桥,去到中心即达音乐亭。亭总是锁著不让人进去。但有一次终于进去了,是作为公教中学军乐队的乐手随团到那里表演。那是个水光灯影乐韵的迷人夜晚,情景历历在目。

蓄水池中它是“老大”

第一、第二、第三水塘的称呼是有历史根据的。麦里芝蓄水池的形成最早,于1867年;其次是贝雅士蓄水池,于1912年;然后是实里达蓄水池,于1940年。学生时代记牢新加坡有此三大蓄水池,然而, 在我国独立后此数字不断更新。

记得1982年在国外念完建筑学回国,首先要完成尚余一年半的全职国民服役。在西部的军事训练区受训时,发觉这地区和之前相比已起了巨大的变化。堤坝的建造已形成了登格、波扬、慕莱、莎琳汶四个蓄水池,风光如画,甚至令我想起返国前夏季所游历千湖之国芬兰的景色。它们不仅景色优美,更是水供来源之一,就如男性公民履行国民服役职责,是我国生存的必需。

目前,全国共有17个蓄水池,除了裕廊“湖”不透露真实身份,其余在命名上都显示此三字。它们各具风情,且多已和休闲设施结合。在我心中麦里芝蓄水池依然是老大,只因其历史最悠久。

九曲桥设计源自东方

麦里芝蓄水池的九曲桥和音乐亭,我自童年便留下深刻印象。念大学时游了不少西方园林,却看不到类似的设计。直至1990年代初次访华,到惠州寻根,竟在惠州西湖遇上了。一样是曲曲折折一座桥,连接的却是湖心两个亭子,且一切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式样,与麦里芝蓄水池的桥与亭大异其趣。到了2000年代常驻上海,又遇见九曲桥和湖心亭了。那是在豫园前的设置,桥的尺度较小但震撼力却大,乃因其处于闹市一角。

麦里芝蓄水池九曲桥和音乐亭虽然看起来很现代和抽象,设计灵感应源自东方。音乐亭本来的屋顶较简单,还有点马来色彩,1980年代换成现在的样子,竟有几分中国建筑重檐攒尖顶的风味。

至于此地另两座水上之亭则肯定是西洋风格。两者造型典雅,其平面一为六角形,另一为正方形,结构皆用上细致的铸铁构件,乃是殖民地工程师詹姆士·麦里芝所喜应用者。笔者曾在本刊前一期介绍他的杰出铸铁作品老巴刹,并提及他负责此蓄水池的扩展工程。是在写那篇文章时,萌起麦里芝蓄水池旧地重游的念头。

旧地重游的探索

远眺水上的六角铁亭

在车场停了车后,迫不及待翻过山坡与九曲桥和音乐亭会合。从高处遥望,只见它们别来无恙,在骄阳下煞是动人。及至来到桥上,竟然人迹稀罕。那音乐亭散发着孤寂——今时今日是否还有乐团在里面奏乐的安排不得而知,但即使是有也定然被疫情截断了。

多边形咖啡座已不存在;花钟依然,但只见钟面数字不见指针;两个水亭则大致保留着原貌。靠近六角亭的矮墙上,嵌著三个铜匾,分别记述了它们所处之堤的筑造工程于1894年竣工并由麦里芝负责;此堤于1904年再增高5英尺;蓄水池于1922年易名麦里芝,以纪念他于1883-1895任市政工程师的服务和贡献。

水亭的铸铁构建十分精细

从这个点沿堤行,旧时会抵达一铁门,然后“此路不通”。现时门却开着,让我和妻一路探索。此处有独木舟租用中心,水上更有泛舟人。再往前走还有亲水步道可行,令我们跃跃欲试,可惜时间不允许。两人遂与麦里芝蓄水池约定,改天再投入它的怀抱,好好地作一次林中水畔的远足。

MTExLjY1LjM0LjIyNA==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