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历史 | 左秉隆领事在新加坡为侨民维权

中国首位驻新加坡专业外交官左秉隆领事

青年参考特约撰稿 王凡夫(作者时为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外交人员) 发自新加坡 2009-08-25 15:56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阅详情。

  新加坡虽然迟至1990年10月才与新中国建交,但新加坡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海外领事馆设立之地。左秉隆是中国派驻新加坡的首位专业外交官,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本文作者现为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外交人员,赴新之后发现国内对左秉隆的了解甚少,故撰成此文,供国内读者参考。

  1.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曾被斥忘祖叛君

  书法讲究逆锋起笔,讲述左秉隆的故事也要对其时代稍作追溯。众所周知,中国自明朝初至清末,虽然在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派遣郑和率大规模船队下西洋,但基本上历代统治者均实行“禁海”措施,对海外侨民漠不关心,甚至认为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属忘祖叛君之徒。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制造了屠杀逾万华人的“红河(溪)惨案”,竟被清政府称为海外侨民“孽由自作”。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在海外侨民政策上作出改变。随着大量华工被转运国外,清廷在海外侨民政策上由“概不闻问”逐步变为实施领事保护。19世纪70年代,清朝重臣李鸿章就曾格外关注海外华工待遇问题,并建议总理衙门保护华侨。李鸿章还特别派员赴南美洲秘密调查华工受虐问题,由此可见晚清海外侨民政策已发生根本转变。

  19世纪中叶以降,中国东南沿海居民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原因,纷纷下南洋谋生。在短短20年时间内,中国海外移民大增,并在东南亚形成较大经济实力,引起了清政府重视,并最终决定派使节驻外。新加坡为东西方交通汇合点,清政府的外交官称其为“南洋第一埠头”,所以首个领事馆选择在新加坡落户。落户时间为1877年,迫于英国的压力,首位中国领事只能用当地华人胡璇泽(又名胡亚基)。等到1881年,清政府才派中国的专业外交官左秉隆任领事。

  2.与英国争夺新加坡侨民人心

  早在元朝时,就有中国人移居新加坡,比英国人莱佛士1819年登陆早400多年。新加坡成为商埠不久,华人迅速增多。左秉隆在任期间,当地中国侨民大都文化水平低下,生活困顿,华社帮会林立。有鉴于此,左秉隆在争取侨民权益、改善侨民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努力。

  左秉隆首先遇到的难题是与英国殖民当局周旋。“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海外主权受严重侵犯。为争取对新加坡当地华人的领导权,英当局对清设领一事曾百般阻挠,并紧急在当地设“华民护卫司”(CHINESE PROTECTORATE)。该司名为维护华人利益,实为分化华族,争取华人效忠英廷。英虽后来同意清廷派左使新,却对其正常工作极尽干涉骚扰之能事。左对此曾感叹“世无公理有强权”。但感叹归感叹,左秉隆面对强权从容应对,不卑不亢。在贩卖劳工、侨民治安等问题上,左与英人努力周旋,据理抗争,迫使英人做出一些让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侨民权益。针对英人大肆培养亲英分子等分化华社的行径,左积极倡导华人团结,培养华人忠于清廷的“内向之心”。因左工作颇有成效,清廷后将其领事任期由原定3年延至10年,并在1907年派其再次出使新加坡。

  左任驻新领事前,当地华族私塾教育已有一些发展,文化程度较高的侨民甚至还创办了书院。但华人社会人文气息仍然淡薄。左莅任后大力推广中华文化,在当地掀起兴学之风,颇有“启蒙运动”之势。在左的推动下,新当地侨民先后创办书塾书室。左以受华文教育的侨民为对象,设立“会贤社”,每月出命题作文考评,曰“月课”。左亲力亲为,自己出题考评学子,往往批改作业至深夜。左还把自己的一部分薪水捐作奖学金鼓励学子。左在首任即将结束时曾写诗自我总结:“欲授诸生换骨丹,夜深常对一灯寒。笑余九载新洲住,不似他官似教官。”

  左年轻时曾在北京同文馆学习英文和法文,英文极佳,曾随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使伦敦。左除创立“会贤社”,还特为懂英文侨民创立“英语雄辩会”,每两周在领事馆集会,鼓励大家对政治、社会、文化等重大话题进行讨论。1908年,左在侨民中选拔学生赴南京和广州留学,这些学生中成就较大的有新加坡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光前(著名华侨陈嘉庚之婿)。今天,新加坡的“李氏基金”和“李光前图书馆”即为纪念李本人而设。

  3.收容生活窘迫的女性

  在左的努力下,中国在新侨民兴文重教之风大盛——史载当地华界“稍稍有文风矣”。在创立的书室中,较著名的有培兰书室、毓兰书室、乐英书室、养正书室,一时间诵论之声相闻于道。此外,左1881年9月莅新上任,同年12月10日新加坡首份华文报纸《叻报》问世,该报也是东南亚首份华文报刊。《叻报》自1881年创刊至1932年停刊,历时51载,是东南亚“二战”前报龄最长的华文日报,成为中国近代在新侨民了解国际形势的主要渠道。左1891年离任后,黄遵宪接任。黄延续了左倡导文教、在新加坡奠基中华文明的主要措施。

  左也关注劳苦侨民的生计。当时,中国侨界存在两大严重问题:娼馆丛生、缺医少药。关于前者,今天的新加坡华人聚居区牛车水(当年主要为广东人聚居区)有条名为“SMITH Road(史密丝街)”的小街,即为当年生意最为兴隆的“红灯区”所在地;街口现立有数种语言写就的铜牌,记载了当年该地的繁荣“娼”盛。左于1885年建“保良局”,将生活窘迫的女性暂作收容,使其避免沦为娼妓,并为其寻找生计。

  针对缺医少药的问题,左积极推动建立正规华人医院,施医赠药,结束了侨民长期以来有病难医的痛苦。今天新加坡的同济医院即在左当时倡导下由当地华社集资落成。左同时还注重发展侨民体育活动,以改戒不良生活嗜好。1887年7月,海峡侨生俱乐部(Straits Chinese Recreation Club)在芳琳埔(即今日芳林公园,英文名为Hong Lim Green)——正式创立,左秉隆受邀并发表演说,阐述体育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4.在宗教问题上持包容态度

  左任内还有项工作值得一提。左本人信奉基督教,但他在新期间注重维护当地各宗教、族群间和谐共处,注重促进华社团结。这使当时华社帮会林立、一盘散沙的局面大为改观,也在相当程度上让英殖民当局对华社“分而化之”的招数失灵。左为当地供奉不同神像的华人庙宇——天福宫和城隍庙里——分别题匾:显彻幽明、聪明正直。这两块匾额至今仍完好无损,是左在宗教问题上包容思想和治理华社的“统战”策略的最好例证。

  5.曾严密监控孙中山在新加坡的活动

  左秉隆是清王朝末期派驻海外的领事官员,在本质上是中国近代旧势力的代表和捍卫者。孙中山曾在左使新期间赴当地鼓动侨民支持中国民主革命,被左严密监控。尽管如此,左在争取侨民权益、传播中华文化、解决侨民困苦、促进侨界和谐等方面付出大量努力,依然为今人景仰。作为领事官员,左忠于国家和民族,可谓尽忠职守,不辱使命。海外华人教育家陈育崧曾将左在新加坡推行诸多新政比喻为“韩之于潮,苏之于琼,朱之于漳”。意即左秉隆之于新加坡,正如同韩愈之于广东的潮州、苏东坡之于海南,朱熹之于福建的漳州,都有文明开化之功,应该说此言不虚。

  今天,新加坡学术界将新加坡汉学研究步入正轨的起始年定为1881年,原因除了《叻报》在1881年问世,更重要的是左秉隆于当年莅新后,对中华文化,即汉学的大力倡导。

  左之名字鲜见于史书。这是因为晚清时期,民间对外交官皆施冷眼,有的百姓甚至还把外交与卖国相提并论。此外,晚清时的革命党将左视为反面人物,更不可能对其人其事有过多记载。左当然能体会到当时世人的冷眼兼笑骂,给自己起别号曰“炎州冷宦”,大有自嘲之意。自嘲之余,左却仍能保持祥和淡定之心。左著《勤勉堂诗钞》中有诗《重领新洲》,记录的是他1907年第二次使新,船只即将抵达时的心情,其人生感悟和个人品格一览无余:

  十七年前乞退休,岂知今日又回头。人呼旧吏为新吏,我视新洲成旧洲。四海有缘真此地,万般如梦是兹游。漫云老马途应识,任重能无颠蹶忧?

  诗于百年前所作。今人读罢,只觉一位凭栏远眺,慎独自省的“父母官”仿佛就在眼前——是那么可爱、可亲、可敬!

  人物辞典

  左秉隆(1850~1924),字子兴,广州人。精通英、法文,擅诗书音律,著有《勤勉堂诗钞》。曾两度奉清政府令出使新加坡。第一次自1881年至1891年任领事,后由黄遵宪接任,左调任香港;第二次自1907年至1910年,任总领事(并辖附近海域)。后辞官寓留新加坡。左1916年返回广东故土,1924年卒于家乡,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