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近三分之一的民众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感到焦虑。
据悉,研究员在对近29万人进行的68项调查后发现,新加坡每三名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人因冠病疫情而压抑和焦虑,其中,年轻人、女性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尤其如此。
领导研究团队的杜克—国大医学院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与服务研究教授佳珐(Tazeen Hasan Jafar)解释,疫情持续演变,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于策划预防活动,以及分配资源至关重要。
“这些因素可用来识别哪些群组遭遇心理痛苦的风险更大,向他们提供针对性远程和面对面的介入方案。”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
这项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面临精神压力,说明焦虑和抑郁症在女性当中更常见。
研究员认为,一些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更低,她们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也较少,这很可能是女性心理压力被放大的潜在原因,精神健康服务的推广活动因此更应针对女性。
不过,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可降低产生心理压力的风险。佳珐说:
“公众和医疗人员应当意识到疫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不仅有必要透过教育正面应对疫情,也要鼓励病患寻求援助,并且在获得适当转介后,寻求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如何缓解疫情下的焦虑
允许接纳焦虑
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疫情当前,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况。
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反应,要允许它们存在;也要理解它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程度会逐渐减轻的。
其实,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亲友相互支持
倾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如果家人也处于担忧之中,当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并发现是同样的心情时,也会带来释然。
还可以给你记挂的亲友打个电话发条微信,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分享你们的感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适度获取信息
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了解疫情变化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获得掌控感。但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不但扰乱正常的生活节奏,还会带来心理恐慌,因为处于焦虑之中的我们更容易关注负性信息。
建议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可以利用网络找到一些冥想、轻音乐、正念训练的音频,这些都有助于你缓解焦虑。
转移注意力
想想手头有什么重要工作要做,如果有,动手做它。如果没法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可以尝试做一些难度低的小事,如洗衣服、拖地、陪孩子阅读等。亲手整理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家,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有助于对抗焦虑。
坚持锻炼
依旧按时起床就寝,按时进餐,注意营养均衡,安排好每天的生活,有张有弛。如果实在焦虑无聊,可以在家看看网络电影、小说,听听音乐,追追电视剧,玩玩短视频等。坚持自己平时喜欢的运动。如果没有,不妨从最简单的广播体操开始
多接触正能量
1+1﹥2效应,有些是快乐的相加,有些是焦虑的相加。特殊时期,多与积极乐观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与那些给你带来焦虑的人保持距离,是对自己负责。无论他们是你的亲人还是朋友,或许等你变得更加强大,重新走近他们的时候,可以像阳光一样,帮助他们扫清心中的阴霾。
青少年该如何改善心理健康
设定心理疆界
青少年在交往中,彼此要设定一个社交心理疆界,如果甲方行为或要求突破了乙方的心理疆界,乙方要不带敌意地拒绝与否定。当双方明确彼此的心理疆界,才能保持真诚的交往。
同理倾听
同理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理解对方的感受、观点等。同理倾听既能鼓励对方继续说,又能保证更精准地理解对方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回应方式,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善用幽默
所谓右手来点理性,左手来点幽默;幽默是一种润滑剂,让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促使青少年拓展交际的广度与深度。
主动修复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这就必须采取合作的方式来有效管理冲突。冲突双方都愿意共同了解冲突的内在原因,分享双方的信息,共同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方案。具备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能有效地重建人际关系。
自我成长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青少年要立足于做好自己,不依赖他人。自我成长才是人生永恒的价值。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交际能力,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青少年交际能力,协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也能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