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内部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很重要,而一个国家的决策机关、一个首脑,都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与我国同属于一片亚洲大陆的新加坡,有这样一位对历史影响重大的人,他叫做李光耀。
如果你在新加坡问起当地人知不知道他时,没有人会给你否定的答案,他对于新加坡而言就如同华盛顿之于美国,阿福列大帝之于英国一般,他是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
作为一国之父,他应该谨言慎行,时刻从国家安定与世界和平的角度来思考与发言,但他却曾表示过汉语不能成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可他本人又与中国关系不错,那为何还会说出那样的话呢?
李光耀
从他乡求学到国家总理说来有趣,李光耀其实是汉族人,祖籍在广东梅州市。1923年出生在新加坡的甘榜爪哇路92号,家里生活比较富裕,吃穿不愁。
从祖父一代起就移居新加坡,良好的家庭条件带给李光耀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接受当时十分珍贵的西方教育,这也对李光耀后来的西方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他的祖父更可以称得上是他接受西方教育的启蒙人。
12岁这一年,李光耀考入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进行初中学习,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凭借著这些他又考入了高中部,在这所学校开始了自己高中的学习。
只是,这样平静的生活还未持续多久,就随着日本法西斯侵占新加坡开始殖民而被迫停止。殖民期间,日语成了新加坡使用的语言,李光耀不得已之下开始学习日语,凭借天资聪慧,他很快就掌握了日语,还曾进入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部工作过。
李光耀家庭
几年时间过去,战争也落下了帷幕。新加坡被重新划为英国领导下的自治领,允许有自己国家的政府,但外交等事宜仍在英国的掌控之下。
1946年,李光耀获得了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他开始了自己远赴他乡求学的旅程。初到英国时,李光耀就读了经济学,但仅仅学习了几个月,李光耀就开始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这一举动让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双重第一荣誉学位”。学习法律对于李光耀而言,是打开了他从政的大门,让他把自己的志向放在了政治上。
英国的学习之路,对李光耀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让他知道了英国的真正面目,资本主义的剥削嘴脸在他的面前一点点展露出獠牙,那时的他就慢慢转变了思想,他不愿让新加坡成为英国的棋子,他希望新加坡可以独立,可以真正的拥有自己的主权。而为了这个理想,他拿出了自己的大半辈子来为之努力。
李光耀
在英国期间,李光耀还与他的妻子柯玉芝完婚。其实英国并不是两人的结识地,他们早在莱佛士书院就认识,英国之路算是为两个人的故事写上了精彩的承接。多年后李光耀膝下子孙成群也都与柯玉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结婚的同一年8月,李光耀回到了自己出生、成长的新加坡,从事律师工作。
1952年,是李光耀回新加坡的第二年,一件事情的发生把李光耀的名字变成了人尽皆知的三个字,也为他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新加坡邮差们工资微薄,工作却很辛苦。为了抗议这种不公,邮差联合了许多工人集体罢工。
同时他们想要寻找一位律师来代替工人阶级和政府谈判,只可惜没有律师敢接下这个与政府对抗的案子,你推我让之间,机会就到了李光耀手里,他明白这是个很好的契机,所以免费帮邮差们打官司、上法庭。与此同时,也安抚工人情绪,没有让罢工成为暴力事件。
最后,工人与政府达成了协议,李光耀一时名声大噪。
李光耀夫妇
1954年,李光耀凭借著几年来累积的工人们的政治资本与人民的帮助,与一些留学归来的人创立了人民行动党。后来凭借选举,人民行动党成为了新加坡的第一大党。
1959年6月30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李光耀凭借着人民行动党的第一大党地位,出任了自治邦政府的总理。
在李光耀的政治理念里,有一个一直想要实现的愿望,那就是与马来西亚达成合作,成为“新马联盟”。在他的大力推行下,这个设想也成为现实,1963年7月,新马联盟正式成立。
李光耀
1965年,因为种种原因,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彻底决裂,新马联盟不复存在,新加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了出来。至此,李光耀的新加坡独立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可他却并不开心,反而越来越担忧起新加坡的未来。
留学时的他资历尚欠,只看到了新加坡应该独立,却不知道这样的小国家独立后,会有多少强国觊觎著这块“肥肉”。
李光耀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面对着是紧张的国际局势,新加坡无依无靠,势单力薄,想要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生存下去着实不易。
好在,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次次灾难,而他本人在1990年就辞去了总理职务。
2015年3月23日凌晨,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李光耀
李光耀的政治措施李光耀在新加坡人民心目中之所以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不单单是因为他帮助新加坡独立,成为了有着自己国际地位的国家,还因为他曾经的种种经济、政治措施,这些措施让新加坡得以发展壮大,有了稳定团结的今天。
可是,这条路并不安逸,新加坡独立以后,问题麻烦接踵而至。毕竟新加坡资源匮乏,就连居民的饮用淡水都要靠从邻国进口,所以,李光耀看似光鲜的背后还有无数等待着他的难题。
在经济上,李光耀积极的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他先后推动实施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在他的管理下,新加坡在短短三十年之内成为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紧接着凭借著优秀的地理位置,开始了转口贸易的发展,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李光耀与李嘉诚
除了经济,李光耀还对人才有着极高的重视,他曾说:“我们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不用考虑别人怎么想。”在他的心里,对于人才有着极大的渴望,为了能培养人才与留住人才,他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一方面提高政府人员的工资待遇,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很多的人喜欢拿李光耀与邓公做对比,他们两人都主张开放政策,所实施的措施里也有相似的部分,李光耀还曾公开为邓公辩护过,他也十分尊敬邓公。
而李光耀在70年代末开始与大陆建交,他还曾多次肯定过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称这不仅是中国自己的发展,也是对亚洲地区和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的重要贡献。
李光耀家人
功过留与后人说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做了一百件好事或许不会闻名于世,但他有过一次恶名昭彰的事迹,就足以让他被人轻视,李光耀也是如此。
他为新加坡准备的各种措施里也并非全部都是成功的,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遭遇。
在李光耀执政初期,他在国内实行的是双语教育。即中文与英文同时学习,但他并没有找到汉语教育的正确学习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汉语的博大精深导致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数新加坡华人都失去了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学得好的人并不多,这件事导致了中文教育在新加坡举步维艰,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
其实,李光耀对于汉语的态度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们在看待这件事时,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新加坡作为一个领土、人口都不占优势,国内资源大部分靠进口的国家,唯一对他们有利的就是地理位置。
李光耀
新加坡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有着很好的商业位置,而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新加坡人对语言的选择,要能够与外界沟通,尤其是能够带给他们更大经济的发达国家。
所以,英文确实是不二选择,也正是因此,李光耀才说出“除非我倒台,否则汉语永远不能成官方语言”这样的话。
很多人觉得李光耀不好的原因,就是他忘了自己的“根”,他们觉得李光耀的祖籍在中国,就应该推行中文、讨好中国。但我们需要记得,他的国籍是新加坡,他有着自己的祖国。我们必须要爱自己的祖国,他也必须为他的祖国贡献出力量。
其实,大家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的祖国更美好,而李光耀的一生,都在为之努力,这才是我们需要了解他、尊重他的原因。
如今,李光耀已经离世很久,但在他的努力之下,新加坡成功独立,并且有了自己的发展,成为了亚洲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有着属于自己的繁华,在国际上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让任何人都不能小觑。
这背后,多少的努力与辛酸,我们都没有看到,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加坡的安稳与和平。而这样的新加坡,或许就是李光耀在遥远天边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