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4日 星期六

新闻热点

美军南中国海军事活动受限原因是什么?

根据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于3月25日发布的《2024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近年来,美国在南中国海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频次和强度持续上升。然而,受红海危机、俄乌冲突及以哈冲突等多重国际局势的影响,美军海空力量资源受到明显制约,尽管仍在南中国海及周边区域保持较高强度的军事存在,但其常态化部署已接近极限。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美军在南中国海的大型侦察机抵近侦察次数约达1000架次,海洋监视及测量船的活动天数累计达到706个舰日,较2023年有所增加,且全年有343天至少有一艘侦察船在该海域作业,几乎无间断。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军航母打击群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去年航母打击群在该地区的活动频次虽增至八次,但其中五次停留时间仅为三至五天,多为短暂过境而非长期驻扎。

此外,报告还提到,2023年美军在西太平洋部署的“拳师”号和“美国”号两栖戒备群均未进入南中国海活动,显示出该区域两栖力量的部署真空状态,宣示性行动的频率也显著减少。即便美军与菲律宾等盟友的联合演习和行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受限于海军主要平台数量的增长瓶颈及多地局势紧张的影响,其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存在能力已难以进一步提升。

智库分析指出,从客观情况来看,美军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受限趋势难以逆转。即使红海危机得以缓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海空兵力部署仍将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报告预测,未来美军或将通过增加无人平台及自主武器的部署,以缓解在南中国海及周边区域的兵力不足压力,增强军事存在感。

上一篇新闻

韩国首尔路面塌陷致一人死亡原因待查

下一篇新闻

萧振祥离职引关注:或将参选下届大选?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