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2日 星期四

新闻热点

2025年亚洲信贷市场复苏前景如何?

亚洲信贷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保持复苏势头,特别是高收益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和稳定性。在经历了违约频发及行业集中度过高等挑战后,市场已逐步恢复活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回顾去年,亚洲高收益市场表现出色,以美元计价的摩根大通非投资级别指数回报率高达15.2%。这一成绩在2021至2023年的低迷期后显得尤为突出,市场回暖的速度超出预期。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积极趋势将在今年持续,为投资带来更多可能性。

复苏背后的三大推动力

对亚洲高收益市场的乐观看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市场结构日益多元化,国家和行业分布更加平衡。例如,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该市场的占比从五年前的38%大幅下降至7.0%,这为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预计今年违约率将显著降低至2%左右(按市值计算)。这得益于房地产行业中许多发行人此前已出现违约,同时美元计价的潜在违约债务接近可回收价值,信贷损失预期趋近于零。

最后,尽管市场结构改善且违约周期接近尾声,市场情绪和估值水平仍未完全跟上。这一滞后性反而为投资者创造了颇具吸引力的进入时机。截至去年12月底,亚洲高收益市场的混合利差为521个基点,高于疫情前300至500基点的历史常态,与欧美市场相比具备明显优势。结合低违约率预期,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回归历史正常水平。

亚洲信贷市场的整体机遇

亚洲信贷市场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投资级别债券占比约85%,高收益债券占比约15%。随着市场多元化趋势加强及违约周期逐步结束,市场基本面表现稳健。尤其是在中国持续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以及多数亚洲经济体复苏的背景下,信贷环境进一步改善。然而,市场情绪和估值尚未完全反映这些利好,为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布局机会。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分散投资组合并挖掘市场潜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此外,不同行业间的估值差异也为主动型基金经理创造了获取超额回报的空间。

投资级别市场的独特优势

亚洲投资级别市场相较于美国同类市场展现出吸引力,其利差优势约为30个基点,同时杠杆率较低,平均信用评级较高。平均存续期为4.7年,较欧美市场更短,这一特性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加分项。综合估值与风险因素,业内预计该市场在2025年将持续提供更优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目前,亚洲投资级别市场涵盖超过400家发行人,为主动型管理者通过精选信贷获取超额收益提供了机会。二级市场流动性充足,一级市场交易也保持活跃,预计今年将延续良好势头。

贸易紧张局势影响有限

对于潜在的贸易紧张局势,分析显示其对亚洲信贷市场的影响较小。大中华地区面向美国的美元债券发行人出口敞口有限,而2018至2019年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中国出口整体受到的冲击相对可控。这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及稳健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有效缓冲不利影响。

因此,关税对中国的信贷利差影响预计较为温和。中国的对外金融状况稳固,信贷利差更多取决于中期信贷和宏观基本面,而非关税政策。此外,美国近期关税公告更多被视为争取谈判条件的工具,而非全面贸易战的信号,这进一步支撑了对亚洲信贷市场的正面预期。

综上所述,亚洲信贷市场在今年展现出强劲的复苏迹象。尽管市场情绪和估值仍显谨慎,但其韧性和增长潜力不容忽视。无论是高收益还是投资级别领域,投资者均可能从中发现独特的投资价值。(作者为瑞银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固定收益组合主管桂林)

上一篇新闻

蓝牙助听器如何改善重度听障生活?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近期话剧与展览活动有哪些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