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6日 星期一

新闻热点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公共征信系统有何影响?

中国已成功构建全球数据体量最庞大的公共征信体系,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全面的信用支持。据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在会上表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征信行业从信贷领域起步,目前已形成覆盖面最广、服务能力最强的公共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所生成的信用报告,被视为全面展现个人及企业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许多守信个人和企业得以享受更低成本、更便捷的融资服务。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数据库已纳入11.6亿自然人以及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全年信用报告查询次数高达67亿次。此外,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中,中国信用信息指标多年来始终名列前茅,反映出这一体系的国际认可度。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品而面临的融资困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推出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该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动产及权利担保的登记和查询服务,显著提高了交易透明度和效率,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截至2024年底,系统累计完成登记4400万笔,查询服务达到2.6亿次。

与此同时,征信中心还在不断创新基础服务。2024年10月,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通过构建资金流信用档案,该平台助力金融机构向缺乏信贷记录的企业提供首次贷款和信用贷款。截至2024年底,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显著推动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上一篇新闻

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自由派胜出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新闻

产后抑郁母亲虐婴致死:夫妻双双获刑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