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施行,稳定发展预期

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旨在通过法治的稳定性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一贯性和坚定态度。

5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的相关负责人共同介绍了该法律的有关情况。据中国网文字直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在会上表示,这部法律是民营企业安心发展的“定心丸”,通过制度设计回应企业关切,增强发展的确定性。

郑备进一步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支持和规范两方面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在支持层面,法律设有“投资融资促进”和“科技创新”等专章,鼓励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中投资创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在规范层面,法律引导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合法经营、防范风险,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营经济及从业者的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强调,制定这部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方针的持续坚持,标志着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机制更为有力。他表示,这一政策方向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发布会上透露,在法律起草过程中,工作团队经过深入研究,重点聚焦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及权益保护等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法律框架和内容设计均围绕这些关键点展开,条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规范“背靠背”条款及行政执法行为等规定。同时,立法过程兼顾当前需求与长远发展,明确主要制度措施和基本框架,为未来实践预留空间。

据中国人大网公告,《民营经济促进法》于4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共包含九章78条,涵盖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及附则等内容。这部法律的出台被视为中国支持民营经济决心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