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上调对电子消费品冲击最大吗?
美国近期宣布对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一政策可能对全球消费品市场尤其是电子产品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消费者或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公布了新的关税政策,对新加坡等贸易伙伴设定10%的最低关税税率,而对贸易顺差较大的经济体则征收更高比例的关税,例如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中国(34%)以及越南(4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总关税税率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攀升至54%。
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士一致认为,电子消费品可能成为此次关税调整的最大受害领域。以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为例,其大部分手机在中国生产,而中国正是关税加征的主要目标国之一。罗森布拉特证券行的分析显示,若苹果公司将新增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iPhone 16系列手机的价格可能从目前的799美元(约1069新元)上涨至约1143美元,涨幅高达43%。
苹果公司每年全球销量超过2.2亿台手机,核心市场涵盖中国、美国和欧洲。罗森布拉特证券行预计,新关税政策可能使苹果公司的成本增加约400亿美元(约534亿新元),盈利前景的不确定性已导致其股价在周四暴跌超过9%。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潘正起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新加坡仅被加征10%的最低关税,但由于其深度融入全球贸易和生产网络,仍难以避免受到波及。他指出,从食品、服装到科技产品,新加坡消费者将感受到因其他经济体关税上调引发的连锁反应。供应链和商业成本的增加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商品交付延误以及市场波动加剧。
潘正起进一步分析,电子科技产品价格可能因来自中国、日本及欧盟的电子零件成本上升和供应链中断而显著提高,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商品首当其冲。此外,服装和鞋类产品也可能因中国、越南等主要出口国面临高关税而价格攀升。考虑到新加坡几乎所有消费品依赖进口,全球价格的小幅波动都可能对本地通胀造成明显影响。
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于4月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警告,关税措施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政府将重新评估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并可能下调预期。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叶广智则从宏观视角指出,经济增长放缓叠加成本上升和不确定性加剧,可能引发企业裁员和就业机会减少,同时经济前景的下调还将对投资和生产活动构成进一步压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