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月零售销售额为何同比下跌3.6%?
新加坡统计局于4月4日(星期五)公布的最新数据揭示,2023年2月,我国零售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6%,总值为38亿元,相较于1月4.7%的正增长明显回落。若不包括汽车销售,2月零售额同比降幅更大,达到6.7%,总值32亿元,而1月则录得5.1%的增长。
从环比角度看,经季节性调整后,2月零售总额较前一个月增长了3.0%;若剔除汽车销售部分,增幅为2.2%。统计局指出,同比下跌的原因之一与农历新年时间有关——去年新年在2月,而今年则在1月。综合1月和2月数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8%,但不含汽车销售则下降0.5%。
细分行业数据显示,2月多数零售领域销售额出现下滑。其中,服装与鞋类降幅最为显著,同比减少18.4%;百货商店销售额下降14.6%,一般超市与大型超市下跌13.3%,食品与酒类则减少12.5%。相比之下,汽车销售表现亮眼,同比增长20%,光学用品及书籍也录得6.4%的增长。
受农历新年时间差异影响,2月餐饮服务销售额同比下降5.6%,而1月则增长10.3%。若看今年前两个月,餐饮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1%。
分析人士对零售销售的前景表达了谨慎看法。星展集团经济师蔡汉廷表示,短期内,本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如较低的失业率及高于疫情前水平的职位空缺,可能为零售销售提供一定支撑。此外,财政预算案中的家庭支持举措也能起到缓冲作用。然而,他提醒,中长期来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对新加坡这一开放型小型经济体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就业市场、消费者信心以及家庭开支,最终拖累零售销售。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则提到了一些潜在的积极因素。例如,国际巨星Lady Gaga将于5月在新加坡举办四场演唱会,作为亚洲巡演唯一站点,或将带动酒店收入增长,尽管其影响可能不如去年Taylor Swift六场演唱会显著。此外,环球影城“小黄人乐园”于2月开幕,雨林探险园亚洲区3月开放,可能刺激本地旅游业发展,为零售销售带来一定助力。
不过,许俊杰也强调,近期关税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对本地消费及旅游支出构成压力,尤其是若区域劳动力市场表现疲软,零售销售的下行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分析师普遍认为,尽管短期内有一定支撑因素,但中长期内零售市场仍面临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