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日

柔新经济特区如何助力企业应对贸易波动?

在国际贸易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为企业提供了优化供应链、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机遇。这一经济特区旨在帮助企业保持业务增长,同时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4月21日,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在柔佛新山佩尔萨达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首届柔新经济特区商业投资论坛上宣布,新加坡将设立一个联合项目办公室,为有意进入该经济特区的本地企业提供支持。这个办公室由新加坡贸工部、企业发展局以及经济发展局共同组建,负责为企业牵线搭桥、解答疑问,并与位于森林城市的柔佛马来西亚投资促进中心直接对接。

颜金勇强调,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期,与理念一致的国家加强合作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改善互联互通、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与企业及投资者携手努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能够借助柔新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两国经济联系,共同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活力,为双方民众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柔新经济特区成立于今年1月6日,覆盖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包含新山市区、依斯干达公主城等九个核心区域。针对在该特区内从事高附加值制造和服务业的新投资企业,可享受长达15年的5%特别公司税率优惠。此外,部分重点区域的企业还能获得定制化的激励措施。

论坛上,颜金勇指出,当前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45%的关税,中国则以125%的关税进行反击。这种单边贸易行动可能削弱现有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若各国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交易对象,较小规模经济体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他也表示,危机中蕴藏机遇,企业若能迅速调整生产布局和供应链策略,将有望在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此次论坛由新加坡贸工部与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联合举办,吸引了超过1000名商界和政府代表参与,其中包括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黎佳明。颜金勇认为,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体现了志同道合国家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通过合作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

通过柔新经济特区,新加坡企业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能力、获取新技能,还能充分利用两地资源优势进行战略布局。为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吸引力,新加坡将继续完善特区的基础设施,包括Simplifying customs and clearance processes t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peopl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treamlining approval procedures, investing i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one-stop service centers for businesses. Additionally, the country aims to deepen economic partnerships with like-minded nations and regional blocs.

上一篇新闻

特朗普为何施压美联储降息?经济放缓风险引关注

下一篇新闻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设立亚细安工业园有何影响?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