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0万巴西日裔的背后,南美洲为什么成了日本人的第二故乡?

巴西,日本人的第二故乡?

Mayumi,游戏主播,巴西日裔的代表者之一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移民。在今天的世界,能移民的人非富即贵,看起很光鲜亮丽;可是在历史上,移民们大多是穷到在家乡无立足之地的人,这个词曾经浸透了血泪。移民民族的诞生也由此开始,既不是本土孕育,也不靠民族融合,只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形成。

陈冲,生于上海,美国华人女星,曾经出演《末代皇帝》

就拿中国来说,在近代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移民运动,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其中,下南洋最具传奇性,在异国他乡的海浪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或崎岖的故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那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移民就意味着要么大富大贵,要么草席裹尸,是一件生死未卜的事情,因而只有活不下去的人才敢涉险。

新加坡一户华人大家族,摄于1915年

近代以来,清政府腐朽不堪,外国列强纷纷入侵,天灾人祸、兵乱不息,中国人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自然经济开始崩溃,大量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为了求生便只能背井离乡。和中国一样,人多地少的日本在近代也有大规模移民的运动。但不同的是,中国的移民是被迫的,而日本的移民则是主动的,一如这两个东亚国家开启近代化的方式。

清朝末年,福建、广东和海南地区曾经有移民东南亚的热潮,人数达数百万,史称“下南洋”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世界,东南亚、北美、澳洲和南美是主要的移民目的地,人地矛盾严重的中国曾经向这些地区输出了上百万移民。而正当中国人忙着下南洋和过金山的时候,日本人可也没闲着,前有“南洋婆”,后有“巴西仔”,日本人的近代移民运动也同样壮怀激烈。

1974年日本电影《望乡》,讲述了被卖到东南亚卖身的日本贫苦女性阿崎的悲剧性的一生

但是日本移民和中国移民也不太一样,中国移民偏好富裕的美国和加拿大,而日本移民却偏好尚未开发的南美洲,中日民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南美的秘鲁甚至还有过一位日裔总统。

阿尔韦托·藤森,秘鲁第45任总统,拥有日本和秘鲁双国籍,2000年流亡日本

事实上,世界上不乏移民民族,诸如英国南亚裔、德国土耳其裔以及东南亚华裔,而最特殊的应该就是巴西日裔。根据日本外务省数据,巴西日裔人口多达200万,巴西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除了日本之外,日裔人口最多的国家,着实让人吃惊。

南美洲国家示意图。南美洲面积为1780万多平方千米,有12个独立国家和1个法属殖民地(圭亚那),人口约为4亿

巴西对于日本而言,可以算得上是远在天边,两国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直线距离超过1.7万公里,中间隔着整个太平洋;同时,巴西的经济状况也远远不如日本,日本人何以兴师动众移民万里之遥的巴西呢?这实在是一个很玄妙的历史问题。

2005年由日本NHK制作的电视剧《春与夏之迟迟未到的信》,即是以日本人移民巴西作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

如果要论哪个国家是日本移民的心头至爱,那恐怕只会是巴西,日本民间还有“巴西是日本人的第二故乡”的说法。2005年,日本NHK拍摄了一部讲述日本人移民巴西历史的电视剧《春与夏》中,甚至还有“如果日本沉了,大家就一起去巴西”这样的台词出现,足见日本人确实对巴西有某种不可名状的感情。

巴西是南美洲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金砖国家成员之一

当人多地少的日本遇到地广人稀的巴西

巴西是除了日本、美国之外日本裔人口最多的国家,日裔约占巴西总人口的1%,图中的这个巴西女孩就是日裔后代

日本在近代历史上也曾经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1853年的黑船事件之后,日本幕府也被迫和西方各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1868年,日本人不甘受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近代化运动,誓要改变国运、脱亚入欧,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新军。明治维新中,日本几乎是照搬了西方的经验,全盘西化之余却保留了大量封建糟粕

比起同时期清政府“青黄不接”的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显然更加彻底。在见识了西方的强大之后,日本人彻底笃定决心要全盘西化,兴修工厂、改革政体、普及教育、组建新军,短短20年内,日本焕然一新,不仅国力大大提升,而且很快就和西方各国平起平坐。

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是政府高官,因为起草并领导了多项维新事务,被誉为“明治维新三杰”

但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要搞工业化,就必须要有钱,可是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财力甚至远不如清朝。为了改革,日本的统治阶级就把目光看向日本农民,事实上,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如此顺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民的剥削

日本农民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口不过4000余万人,80%都是农民,住在黑暗闭塞的乡村地区。明治维新主要的议程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日本农民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西方通过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原始,而日本一开始只能通过掠夺本国农民的土地和财富来获取启动资金,繁荣发展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明治政府允许土地私有化之后,短短几年内,日本70%的土地被财阀和旧贵族用雄厚的财力兼并,由此产生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破产农民,他们也就是日本近代的第一批移民。列宁说过:“当农民自由的时候,肯定是他们一无所有了”,剩余劳动力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人口压力激增,和近代中国如出一辙。

1908年,日本东京郊外的一个小乡镇,十分萧条

当时的日本政府很缺外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日本,人口过剩,不仅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来消化他们,更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日本政府就亟需向外输出过剩劳动力赚取外汇。与此同时,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个国家却在为劳动力不足而犯愁,它就是巴西。

堆积如小山的巴西蔗糖

似乎是历史有意成全,日本人口众多却资源匮乏,而巴西正好反过来。1500年,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巴西,开启了长达322年的殖民时代,巴西地处热带、降水充足,资源极其丰富,什么矿都有,什么作物插地里就长,到16世纪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蔗糖、橡胶、咖啡、铁矿等出口国,唯一不足的是劳动力匮乏

巴西地形地势图。巴西北部和沿海地区是平原,中南部广大地区多为高原和丘陵,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巴西主要的经济是大种植园经济,而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原住民被殖民者大肆屠杀之后无人可用,从1520年到1800年之间,葡萄牙人从非洲购买了300多万黑奴运至巴西,然而由于医疗饮食条件恶劣,大量黑奴死亡,并且大规模逃跑事件也时有发生。

巴西圣保罗州的一处大种植园

因此巴西的劳动力缺口一直很大,1822年巴西正式从葡萄牙手里独立,仍然以大种植园经济作为经济支柱。然而,面对此起彼伏的奴隶起义,巴西无力招架,1888年国王佩德罗二世颁布《黄金法案》废除奴隶制。一时间,所有黑奴都涌向里约这样的大城市,种植园一下子就人去园空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作物烂在地里。

佩德罗二世,是巴西帝国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末代皇帝,1840年登基,1889年流亡欧洲。在位期间废除了巴西奴隶制

巴西土地广阔肥沃,不可能放弃大种植园经济,但是恢复了自由身的黑奴又不愿意回到种植园,这就愁坏了巴西政府。1889年,巴西发生政变,废除国王,成立了共和国,开始招揽外国移民。当时的巴西主体民族还是欧裔白人,于是首先向意大利、德国抛出橄榄枝,结果人家过去一看,巴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于是纷纷转道去了美国,1902年意大利还限制人口外流。当时欧洲各国都完成了工业化,自己都缺人,因此移民巴西的兴趣很低。

巴西政府向意大利人发布的移民广告

无奈,巴西政府只好退而求其次,向亚洲抛出移民招揽令,当时世界上人口众多且廉价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此前美国这些新兴工业国家也多次招揽华工,这种政府间的移民计划说好听点是移民计划,说难听点就是贩卖人口。当时的中国南方遍地都是“猪仔馆”,所谓“卖猪仔”就是粤语里“贩卖人口”的意思,大量华工曾经被拐卖至澳洲和美洲。

19世纪后半叶,有大量的华人劳工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西部地区修建铁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死于非命

然而,清政府虽然打不过欧洲列强,但对一个巴西还是看不上眼的,认为这是“有辱天朝威仪”的事情,让巴西来使吃了闭门羹,叫停了巴西政府和轮船招商局总事唐廷枢的合约

唐廷枢

正当巴西政府一筹莫展的时候,日本人适时找到了他们。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不久,日本社会经济凋敝,充斥着大量游民,劳动力严重过剩;紧接着1923年又爆发了关东大地震,越来越多的难民出现,日本政府无力赈灾,于是就想把他们都送出国。于是周瑜打黄盖,日本消化过剩人口赚取外汇,而巴西得到了劳动力补充,两个新兴国家一拍即合。

1923年,关东大地震致使日本社会出现大量游民

其实同一时期,日本并非只向巴西输出移民,此外还有中国东北、中国台湾、美国西部和东南亚,然而人数都比不上去巴西的日本移民。当时许多日本底层民众不仅连饭都吃不饱,更是还需要缴纳赋税和服役,因此都把移民巴西当作重生的机会。

日本宣传移民巴西的广告

当时满日本的大街上都贴着“移民南美”的广告,1907年一纸《日巴修好通商航海条约》开启了巴西日裔移民的百年历程。1908年,第一批日本移民781人从横滨港出发,经过两个月的航程抵达巴西桑托斯港,这是一片完全不同于日本的土地,气候炎热、空气湿润。

1908年,第一批日本移民781人乘坐“笠户丸号”抵达巴西桑托斯港,可以看到后面有巴西国旗和日本国旗

这些日本移民从最东端到了最西端,和中国人单打独斗或抱团生存不同,日本移民全部都是在大公司或政府组织下进行活动的,第一批日本移民基本都是男性,全部保留着日本国籍,不能携带亲人,每天还要高负荷工作,薪资基本都归日本政府,同时还是接受巴西警察和种植园主的盘剥,可以说是非人的日子。

位于巴西圣保罗的“鸟居”,“鸟居”是日本传统建筑,是日本文化中的“神域大门”,即祖先和神灵的居所

然而也正是1908年,美国宣布禁止日裔移民入境,即臭名昭著的“排日法案”,与此同时还有“排华法案”。这就让许多心向富裕美国的日本移民手足无措,这个时候“皇国殖民会社”就瞅准时机,大肆宣传,说巴西土地大得望不到边,粮食多到吃不完,四季如春,俨然人间天堂。于是,大量日裔移民就退而求其次,纷纷抵达巴西东南部的圣保罗州定居,种植咖啡。

一户巴西日裔家庭

巴西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第一代日本移民组建社区,把日本文化带到了这里,巴西的机会也让日本国内穷苦的农民看到了希望,由此开始了前后5次日本移民潮。第二代移民从1910年开始抵达巴西,人数多达3万,他们大多聚居在圣保罗州

绿色部分为巴西的圣保罗州,即日裔移民在南半球的主要聚居地区

所有的巴西日裔都被称作“Nikkei”,意思就是“日本人”,80%以上的巴西日裔定居在圣保罗州,今天的圣保罗几乎如同“南美小东京”,主要语言除了葡萄牙语,就是日语。此外,圣保罗还是南半球唯一一座有大量樱花树的城市,这些树种就来自日裔移民。

巴西圣保罗是南半球樱花树最密集的地区,得益于日裔移民所带来的樱花种子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无力安置灾民,便放开了移民巴西的政策,紧接着1925年,移民巴西的日本移民迎来爆炸式增长,到1936年先后有多达14万日本移民抵达巴西。和第一代移民大多是流浪汉、破产农民不同,这一次的移民群体也有不少受过教育的人,过去时都带着一定的资产,显然是不打算回日本了。

20世20年代,一批准备移民巴西的日本妇女合照,从服饰和样貌看,她们并非穷苦人家

到二战之前,巴西已经有了3代日裔移民,总人口超过20万人,他们秉持着东亚民族的勤劳与朴素,坚守着家庭观,在巴西社会得到了许多成就。一开始大多是种植园的劳工,随后积累了一定资产,便置办了大量土地和工厂,日本政府也积极扶持他们。

1940年,一个巴西日裔妇女和她的孩子在果园里工作

这些巴西日裔社区俨然“国中之国”,不和外界交流或通婚,只说日语,坚守日本文化,也不改变宗教信仰,不追求融入巴西社会,许多人甚至抱着“落叶归根”的想法,在巴西建神社。

圣保罗的日本神道教会社

这些日本人,在巴西仍然是无根的。

1928年,一户巴西日裔家庭,可以看出,他们基本没有和当地人通婚混血

到20世纪40年代,大量巴西日裔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逐渐向中产阶级迈步,超过70%的巴西日裔都是相对富裕的阶层,他们虽然身在巴西,却仍然保持着东亚民族重视教育、团结友爱的特点,这在巴西是出了名的,他们的后代被称为“日系五世”,即“第五代日裔移民”,这个词在巴西甚至等同于“中产阶级”。

一个巴西日裔和他的衣帽厂

哪怕是到了巴西,这些日本骨子里都带着“忠君爱国”的思想,但最讽刺的是,这些日本人尽管如此遵循日本规矩,但在日本国内看来,他们却已经不是“日本人”了,说个细节,日本媒体报道巴西日裔时往往使用片假名来称呼,而非日本汉字;同时,在巴西人眼里,他们也不是“巴西人”,于是这些日裔移民的身份认同开始出现问题。

圣保罗的巴西日裔社区

战争爆发,敌我难分

这些巴西日裔事实上成为了日本和巴西都不愿意接纳的群体,然而却又积攒了大量财富,因此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成为弃儿。

巴西日裔

1931年,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件爆发,日军悍然入侵我国东北,这使得远在天边的巴西政府也非常紧张,害怕这些日裔移民将成为“日本入侵巴西的先遣队”。1934年,巴西政府禁止日裔移民入境,1941年二战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巴西当即同日本断交。

美国二战时期的陆军442团,是由美国日裔组成的部队,主要前往欧洲战场作战

由于拒绝同巴西社会接触,并且不说葡萄牙语,这些巴西日裔就被视作“轴心国间谍”,他们的财产和房屋被政府没收,同时还遭到巴西人的仇视、谩骂与殴打,最令人绝望地说,这个日本也放弃了他们,许多从巴西回到日本的移民,也被当作间谍对待,可谓两头不是人。

一对混血夫妇,丈夫是巴西日裔,妻子是巴西欧裔白人

和美国日裔参军自证清白不同,巴西日裔由于巴西没有参战,因此没有机会参军,但他们也渐渐意识到,要想在巴西立足,必须要主动融入。于是,许多巴西日裔都放弃了日本国籍,加入了巴西国籍,和被洗脑的日本本土国民不同,巴西日裔基本没有什么狂热思想,不少人甚至因为不回国,他们在国内的亲戚还遭到了军国主义政府的迫害。

巴西日裔混血后代

这些巴西日裔的心态是无比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渴望被巴西社会接纳,一方面仍然以日本血统为荣。二战结束之后,为了和日本划清界限,巴西日裔选择了彻底的改头换面,走向了人种大融合的巴西社会,不少人开始大规模同巴西人通婚、学习葡萄牙语、上当地学校、了解南美历史文化、改信天主教。

一对有日本血统的巴西母女。但是她们仍然遵循日本文化传统,穿和服、吃米饭、说日语

到第三代日裔,通婚比例已达42%,第四代日裔的通婚比例更是达到61%

日本街头的归化巴西日裔女性

目前日本人口约为1.25亿,虽然老龄化和少子化很严重,但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地矛盾非常严重的国家,资源匮乏的同时,人口密度却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这就注定了日本必须通过战争或移民的方式掠夺资源、缓解人口压力。

1971年,日本东京地铁的乘客多到甚至需要列车员来推进车

事实上,巴西的日本移民潮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数大约在30万左右,可以说,对于日本人而言,巴西就是他们的首选第二故乡。在日本经济腾飞之后,浩浩荡荡的移民潮才算告一段落,这个时候,移民回流的问题出现了。如果你喜欢爵士乐,一定不会对小野丽莎的名字感到陌生,她是日本人不假,但她也是巴西日裔,生于圣保罗,小时候可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讲,长大后回归日本才开始学的。

小野丽莎,生于巴西圣保罗,巴西日裔音乐家,现已回归日本国籍

战后移民巴西的日本人,最出名的应该是小野田宽郎,他是最后一个投降的日本兵,1974年才在菲律宾宣布投降,之后因为对日本政府感到失望,选择移民巴西。

1974年,最后一个二战日本士兵小野田宽郎向菲律宾总统投降

扎根异乡,回望故土

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乏力,老龄化程度加重,这个时候日本政府考虑起了招揽巴西日裔移民回国的事情,历史就是如此有趣,这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和80多年前考虑的东西,可以说是完全相反了。

巴西日裔集会

对于巴西日裔而言,日本当然是更具吸引力的存在,毕竟日本的富裕程度可不是今时今日的巴西可以比较的。在当时,日本政府吸纳了不少第四代日裔巴西人回国,但从第三代开始,不少人已经成为了只有着日本名字日本长相的巴西人,名字还很杂糅,诸如“中村乔治”、“武田保罗”、“井上维托尔”,这暗示着巴西日裔的身份认同危机。

2018年,为了庆祝日本人移民巴西110周年,日本皇室真子公主出席纪念会发表演讲

他们不会说日语,甚至无法融入日本社会。对于这些人来说,日本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今天的巴西,仍然是世界上除了日本,日裔人口最多的国家,足足有200万之众,约占巴西总人口的1%,许多人甚至已经放弃了以日语作为母语,60%都是混血儿。

圣保罗街头的日本小吃

巴西日裔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两边都融不进去:在巴西,他们是刻板严肃的日本人;在日本,他们又成了热情奔放的南美人,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可以预见的是,巴西日裔将在不久的将来被巴西社会完全同化。

然而,巴西日裔的血统也许会逐渐淡化,但是日本文化却在南美这片热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日本文化已经流入了巴西文化的血脉之中,日本漫画、服饰、美食在巴西并不算少见,甚至许多巴西人只要看见黄面孔的亚裔,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japonesa”,即葡语“日本人”。比如著名的巴西柔术,就被认为是接受了日本柔道而发展出来的体术。

巴西柔术,是一种在日本柔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体术,这种体术专攻降伏、以自卫为主要功能

巴西是开放多元的社会,而和传统中自由散漫的巴西人不同的是,巴西日裔仍然秉持着重视教育、家庭、信誉、礼貌以及各种东亚传统的道德观。百年的艰苦奋斗之后,今天的巴西日裔几乎就是巴西国内“精英人才”、“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巴西日裔几乎都是中产阶级,在巴西社会十分受欢迎。相比之下,华人在南美的影响力要低很多

巴西最高学府之一的圣保罗大学,是南半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超过20%的学生和8%的教师都是日裔,要知道巴西日裔只占人口的1%左右。这充分表明了,巴西日裔的教育水平高于巴西平均水平和巴西日裔的社会地位之高。

巴西圣保罗大学,创立于1934年,是巴西国内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大学,也是巴西最重要的科研中心

巴西日裔不再被拘束于农业,他们开始积极涉足政治,巴西历史上有2个内阁部长是日裔。此外,巴西日裔还涉足体育、法律、医疗、娱乐、军事、零售业等各个社会领域,这预示着巴西日裔融入巴西社会程度的加深。

朱尼堤·齐藤,巴西日裔,巴西空军司令

巴西日裔的名人还着实不少,除了前文提到的小野丽莎,还有球王贝利的妻子玛尔西娅·青木、巴西维密模特茱莉安娜·今井,以及在中文互联网很有名的mayumi。

球王贝利和小他32岁的巴西日裔妻子,贝利曾说“东方女性是最好的妻子”

今天的巴西日裔基本面临着两条路,回归日本或者扎根巴西,还真不好选。“勤劳、有忍耐力是东方人的美德”这是一句巴西日裔的俗语,他们最开始都是靠着忍耐活下去的。

巴西球星内马尔,传闻其拥有日裔血统,但未得到他本人的承认

也许你可以在圣保罗的日本街上,看到这些场景:日裔老妪用葡萄牙语向高鼻梁、白皮肤的邻居问好,金发碧眼的巴西少年用流利的日语招待黄皮肤的客人,远处还有黑皮肤的居民练习着英语。

巴西电影《异乡泪》讲述了一对日本情侣远赴巴西,在底层艰苦奋斗的血泪史

我们不能决定历史将我们推向何方,但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巴西日裔的故事告一段落,他们的祖国是何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安处即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