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东盟扶持第二个立陶宛?美国的小伎俩被看穿,没人愿意得罪中国

12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于强在《海峡两岸》栏目中表示:美国试图通过与东盟国家结盟的方式让更多的国家效仿欧洲小国立陶宛,在涉及中国重大以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持续不断的挑衅中国,来达成阻碍中国复兴进程的目的。然而东盟国家并没有部分中欧小国那样的肤浅短视,没人愿意成为第二个立陶宛。

美国的小伎俩和拜登的小算盘都已经被东盟国家看穿:美国压根就不重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希望通过利用东盟国家来达成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目的。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共识和合作,双方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携手发展共进退,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既然大家彼此之间都处得不错,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去为了一个千里之外大国口头上挂着的蝇头小利而去得罪中国。

东盟国家心里清楚,立陶宛当前处于“众叛亲离”的局面,根本原因是维尔纽斯当局在台湾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表态和挑衅。东盟国家没人愿意变成第二个立陶宛,更何况从历史角度上讲,东盟国家同台湾当局之间的关系就不太密切,尤其是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东盟国家普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独势力采取不理睬策略。当前,东盟与中国之间正在解决阻碍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东盟国家的好未来还在后面,没人愿意去效仿立陶宛。

立陶宛闹剧中的台湾因素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立陶宛在美国的策动下悍然违背对华建交承诺,“挺台”言论层出不穷,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企图在美构建的“反华联盟”中分一杯羹。反华操作升级加码,在民进党当局与立陶宛勾连不断加强,立陶宛反华不断加码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于7月20日宣布,经与立陶宛方面协商,将在立首都设立“台湾代表处”。舆论普遍认为,立陶宛允许民进党当局设立以台湾名义的所谓“代表处”,意味着立陶宛冲到了“反华一线”。立陶宛的倒行逆施,即刻受到中国迎头痛击。立陶宛在贸易层面遭遇到来自中方的持续打击后,试图与台湾方面达成“合作”——维尔纽斯当局希望台湾能够向立陶宛出口开放农业市场,以帮助立陶宛“度过危机”。

不理会民进党当局的东盟

政治方面,尽管台湾当局通过互设代表处、官员私人接触等方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联系,但目标国的官方反馈并未达到台湾当局的预期效果。首先,东南亚国家对“南向政策”整体上持消极态度。如“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被台湾当局视为推动“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平台,2018年8月该基金会举行成立典礼,但目标国家仅有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派员参加。

其次,东南亚主要国家多次明确其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1997年以来,柬埔寨政府多次申明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西哈努克国王曾通过发表声明、致信等方式多次强调柬埔寨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决心。2017年,柬埔寨首相洪森重申“柬埔寨政府将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这一立场决不动摇”,“柬埔寨决不允许台湾在柬设立任何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印尼政府对于台湾官员访问的表态也极其鲜明。台湾当局借助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以提高“国际可见度”收效甚微。

台湾当局积极争取参与国际组织与活动,但都未能如愿。台湾当局也未能因“南向政策”的推行而扩大参与东南亚地区性事务。相反,因为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台湾直接被排除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这一重要的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之外,“环台湾经济圈”成为台湾当局东南亚关系困境的真实写照。

行为准则促进地区合作,排除域外杂音

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与实施中,如何减少域外国的直接与间接干预,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尽早形成“南海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共识。从划界前的临时安排角度理解准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域外国家长期干预的问题。海洋划界的相关方为存在争端的当事国,争议应当由直接当事国予以解决。即使在划界中涉及第三国的利益,第三国也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介入。从海洋划界角度明确域外国家参与南海争端解决不具有合理性,将极大压缩外部势力插手和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独立解决南海事务的空间。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南海工作组发布《南海争端:区域蓝皮书》,分别对南海渔业管理与环境合作、南海石油与天然气合作三个问题发布准则,蓝皮书建立了基于“南海仲裁案”的海洋权利分配方案。然而蓝皮书中描绘的各国在南海的海洋科学研究、责任区域、油气开采区块、特许权等权利分配与地理范围划分明显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其本质服务于美国在南海及印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和国家实际需要。尽管南海行为准则不具备海洋权利分配的职能,各国也应当谨防域外国家要求以南海行为准则分配南海的海洋权利,干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谈判磋商进程,这无益于南海争端的妥善解决。基于域外国家在南海战略利益的考量,其一方面敦促中国与东盟国家尽早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希望以更具约束力的规则起到遏制中国在南海行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南海行为准则顺利达成,这样就减少了外界干预南海事务的机会。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能进一步达到有效排除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并实施干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