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深度:美国大学招生政策大震动,文化胜任力是亚裔软肋?

11月8日晚,我们邀请了2018NACAC的招生官培训导师Marina与Nancy老师,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了颇具“含金量”的讲座,独家分析了2019年美国大学录取发生的三大革命性变化!

家长朋友听完之后好评如潮,都希望能够获得Marina老师与Nancy老师的演讲录音以及讲座的精华内容,小编不负众望,已经把录音和讲座内容整理完毕,现在分享给大家。

今年9月,在美国大学招生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委员会年度国际会议)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大等6500位大学招生官汇聚一堂。

他们每一位,都在今年招生中有实实在在的话语权。会议讨论的话题直接影响美国大学2019年的招生决策。

我们的朋友,Marina老师作为教育咨询专家也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她为留学全知道的读者分享,2019年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三大革命性变化,以及最重要的,亚裔学生如何脱颖而出?



今年被参会老师们反复提及的,最重要的软实力是:文化胜任力。




招生官们认为:对于每一位来到美国求学的国际学生而言,要融入美国这个多元背景的大熔炉,在美国顺利地学习和生活,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前一阵子,哈佛大学在招生中涉嫌歧视亚裔的话题沸沸扬扬。申请者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录取结果吗?

结论是,是的!


学校为了组成更多元化的学生群体,确实会考虑到种族和国籍的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招生官有意识地“歧视”任何种族。

真正的国际教育是建立在跨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之上的。当我们在不断揣测招生官喜好的时候,其实招生官也在不断努力,试图了解申请者的世界和他们背后的文化背景,克服个人偏见,尽可能达到公平录取。

比如,一位来自中国传统公立学校的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很重,课外活动不可能像国际学校或者美高的学生那么丰富;但是这位学生成绩优异,有一两个自己持续坚持,并且有明显个人特点的活动,考虑到他所处的环境,它同样是一位有竞争力的申请者,招生官会理解并予以公平考虑。

所以,不要觉得在二三线城市读书的孩子,就比不上北京,上海那些国际学校的“牛娃”!塑造每一个孩子的社会背景,正是他们被招生官看重的个人文化竞争力。

招生官到底是怎么理解申请者的“文化胜任力”呢?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

在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中,人们在进行沟通交流时,社会地位、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话语之外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因此,怎样去理解字面背后的潜台词十分重要。同时,人们更倾向于维持长期的关系。

在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中,话语中较少隐含着潜台词,更多的是根据说话当下的环境和话语本身的词汇来判断含义。相较而言,低语境文化中涉及更多短期的互动。


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和亚洲社会中存在着鲜明的对比。许多亚洲文化,如中国、日本等,就是非常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欧美社会相对而言处于低语境文化。

理解这些为何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国际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差异。


敲黑板!!重点来了!

国际学生文书和面试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体现出文化顺差:重视故事中的文化视角,不必刻意回避母国的文化,而要让它成为自己的特色;尊重不同文化,走出“舒适区”,成为文化间的有效沟通者。


以下是两个成功展现出“文化胜任力”的案例:

案例1:

(A同学与妹妹在TED上演奏日本古琴)

被多伦多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同时录取的A同学,从小热爱古琴,来到美国高中后,因为语言障碍较大,很难与同学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于是她成立了古琴社,以音乐为媒介,向美国同学传播自己的文化。

她带动了很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印度,墨西哥,中国,南非,以色列等等加入她的社团,成立文化沙龙,分享各自的文化,举办多元文化节,让学校的氛围变得更加包容、多元,充满活力,也让更多的同学开始意识到尊重他国文化、做自己文化使者的重要性。

她在古琴演奏上持之以恒的投入,以及小小年龄在跨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使得她最终被邀请到著名的TED进行古筝演奏,并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进行古筝表演,传播自己的文化,也自然地收获了优秀的申请结果。


案例2:

(COGITA学生参与环球研学项目深入学习各国文化及社会问题)

今年同时被耶鲁和普林斯顿录取的S同学,在纽约就读高中,非美国主流族裔的他,从自身经历出发,对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等话题非常感兴趣。

他拍摄了一系列探讨“种族优越性”的纪录片,记录了校园中不同文化种族背景学生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和谐与冲突的瞬间,希望借此提高大家对于跨文化跨种族交流,以及种族平等的重视。这段经历也让学校看到他对于多元化社会的思考,以及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感。




今年大会的另一个重要动向是:简化招生时的资料审核时间,你需要尽快打动学校。

除了运动员,校友子弟,少数族裔,一代移民,天赋少年这几类学生在招生中有优先权,大多数学生,还是要经由招生官一轮一轮的审核。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申请需求,大学招生开始在审核流程上做出改变,简化审核流程,让每位招生官在同样时间内能阅读尽量多的申请材料。

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团队决定放弃以往的传统多步骤材料审核流程(multi-step process),正式引入招生官委员会审核(Committee-Based Evaluation),一个更加简化、可持续的审核制度。



这意味着,之前每位招生官每小时可以看完四到五份申请材料,而现在配对的招生官委员会一小时可以看完十五份。

简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忧虑,录取是否太过依赖于某一位招生官的个人判断?

由于审阅时间缩短,学生们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故事。过多的修辞、委婉的表达可能会让招生官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学生的用意,很多补充文书,表现力也大打折扣。



大多使用新制度审阅的学校表示,新制度让他们在“特别突出”“录取边缘”的学生身上下更多精力和资源。

夹在中间的大多数学生,他们的申请材料也许只能被招生官匆匆一瞥,这部分孩子该何去何从?

我们可以努力这样做,文书先声夺人很重要:



标准化考试(SAT、ACT等)是学生们的一大“痛点”,但未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取消标化考试作为必选项。



为什么要去标化?



总而言之,为了教育公平,为了更客观的衡量学生能力,标化考试在申请中的比重,正在逐年降低,还不如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GPA更有价值。

就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而言,它自从1969年就采用了test optional的录取模式。


鲍登的招生官提示,其他使用标准成绩评估的学校,应该思考标化成绩能否真实展现学生的能力和特质,高分是否真的等于高能。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证明,没有标化成绩成功,确实能被鲍登录取。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如果学生选择了不需要标化成绩的学校,那么意味着,标化考试的负担将减轻很多。

许多中国同学及家庭都有过为了考SAT,跑到香港、新加坡甚至更远的地方考试的经历,投入时间金钱不说,关键是心理上的焦虑。假如省下准备标化的精力,学生们可以在申请前参与到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在申请阶段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文书和个人简历的提升上。

对有精力的同学而言,SAT优异的成绩仍然会是加分项。另外,对于申请学校还拿不定主意的同学,建议依然早开始准备SAT,做最充分的准备。

如何脱颖而出,做一个“非典型”亚洲学生?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藤校录取的学生有哪些特点?

亚裔的孩子通常都是“标准化的优秀”,过于相似且“标准化”,千人一面。学术成绩的优秀固然是好,但大量的标化考试准备时间和心理压力剥夺了学生去做创造性事情的灵感和精力,许多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真正的热情,也就因此失去了“有趣的灵魂”。

很多父母的误区在于,一提到大学申请,马上想到晒孩子获得的各类奖项,取得的各种成就,包括竞赛、学生会主席、发明专利等等。这些并非不好,但所有成就的背后,美国大学真正看重的是“人”——

申请文书里面,美国大学更想了解你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你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密歇根大学就在文书中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在其中的位置。而家庭和社区是塑造我们人格最主要的场所之一,也最能体现我们是否“眼里有他人”,让周围的小社会环境变得更好。

案例一

去年申请到芝加哥大学(社会/经济学)的B同学,在主文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开学的前一天,他作为一个新生,却风尘仆仆的为同学们订餐,多次打电话说服麦当劳接线员为送餐范围之外的学校服务。

看到同学们刚来时彼此陌生,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他想到通过一起吃饭这样最朴实而温暖的方法,把大家聚集起来。也正因如此,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大家在食物的香气中成功的“破了冰”,熟络了起来。

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成为陌生同学们创建温暖社群的起点,也让他获得了信任,日后又组织了深夜食堂、为艺术节设计纪念衫、为学校植树等等活动,让身边的小社群更加紧密和有趣。

案例二

被罗德岛艺术学院录取的同学H,因为父母离异,母亲陷入很深的自责和抑郁。

H爱好艺术,通过创作一系列艺术作品,并邀请母亲加入创作,自学艺术疗愈,帮助妈妈转移了注意力,重新发现生活中新的美好。

她不仅在文书中谈到对家庭经历的反思,同时也对女性健康表达出关注、理解和推动。她还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向更多人分享她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诠释。



H同学对于女性情感表达的一系列艺术探索


实际上,身边社群存在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很大、很复杂的,学生完全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通过与他人配合,各自发挥所长,带来积极的改变和影响。

案例三

今年被哈佛早录取的学生Y,一直以来对工程学有着强烈兴趣。高中时,Y在以男生为主的学校机器人队中屡次竞选队长落选,索性号召学校其他喜欢工程学的女生,组建了学校史上第一支“女性机器人队”。


因为热爱而聚集在一起的女生们势如破竹,不仅在各种机器人大赛上斩获奖牌,更在获奖后,意识到女性工程师可以为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女性工程师在行业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随后,Y同学在学校发起了“女性工程师说”的系列沙龙活动,邀请身边出色的女性工程师走进学校为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尤其是鼓励喜欢工科的女生们追逐梦想,打破社会偏见。Y的领导力和改变的魄力,成功打动了哈佛大学。


只有在充分的思考基础上,学生才会真正打动学校,未来也会在那里度过更快乐、美好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