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老照片中的劳动者:斯大林统治下的农民、日本人统治下的台湾同胞

19世纪,新加坡橡胶园的华工。新加坡是著名的华人国家,这些早期闯荡新加坡的华工,最初都是因为谋生,努力让在国内的亲人免于饥饿而来,大多没有将新加坡当作久居之地。但这些劳动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最终使得新加坡成为华人社会,并在世界上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20世纪20年代,东北一处木匠锯木的情形。东北森林茂密,材质优良,因此木材加工业也随之发达,以供内地生活建筑之用。图为几名木匠将大块的原木锯成木板。工人们将原木架高,一人在上,一人在下,不仅可以悬空锯木,也可以充分使用全身的力量,显示的是传统的锯木技巧。这些加工出的板材,不少用做了棺材。可是随着人类的过度开采而导致的资源大量减少,目前在东北几乎没有原始森林。。

20世纪20年代,金州城外一个家庭纺织的场面。由于尚无电动纺织机,劳动者们以传统方式织布,以木架为支柱,织成上百公尺的白布。这个家庭作坊的传统织布情景,于不经意间形成一幅优美的构图,这种劳动的场景别有一番滋味。

20世纪30年代,上海黄浦江边的剃头匠。1927年至1937年,是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也称作“黄金十年”。但一个如此巨大而长期贫穷的国家,仅仅十年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图中的劳动者——剃头匠——看起来还仅仅是个孩子,在这个时代还在读书的年纪,但是当时他却需要早早地负责养家了。

图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时期中亚某集体农庄的农民在田间劳动。此时,集体农场建设的五年规划已基本完成,全国有许多地区,集体农场运动已经发展成高度的集体化,农民整村、整区加入集体农庄。在一百二十四个区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户都实行了集体化。

图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一座集体农庄的社员在听取农庄主席转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尽管苏联在农业与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一般百姓的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原因在于整个计划是以壮大国力为优先,将集体农庄生产的累积直接投入工业发展,以迅速实现强国计划,因此并未将富裕民生当成首要任务。其结果是民生相关工业十分落后,发展不均衡,同时制作工艺粗陋,难以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竞争。

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海外资本家在上海投资建设工厂。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产业工人数量最多的地区。图为华铝钢精厂两位女劳动者在检验铝制品。

不管是民族资本还是国家资本,乃至海外资本,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前,都有了很快的发展。尤其是黄金十年,为日后坚持抗战八年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尽管这些远远不够,但依然增强了抗战的信息。图为华铝钢精厂工人在冲压钢精锅。

1940年,台湾高山族同胞在织布。尽管日本殖民当局总督府将其作为殖民统治的政绩来宣传,但仍无法掩盖照片中两名高山族劳动者同胞茫然的神色。这张照片似乎是日本殖民统治的生动写照,被殖民人民被覆以光鲜的外表,却又清楚流露出失去自由、自主和尊严的怨憎与无奈。

北平的女护士,摄于1940年。此时已经是日本占领北平的第四个年头,从最初的的虐杀到此的安抚,侵略与统治的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破坏到建设,意味着日本人想在中国建立起长久的统治,而每个中国人心里未尝不明白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民族之间的裂痕一旦形成就很难在抚平了。照片中的三位女护士,不知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但是他们的劳动在客观上拯救了一些中国人。在此,也值得向作为劳动者的他们致敬!

以上图文刊登于《老照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1996年12月出版第一辑, 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每年出版六辑,截至2017年4月,已出版112辑。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定格历史,收藏记忆,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