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六甲海峡:中国的依赖、美国在暗虎视眈眈

在中国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但影响社会主义国家道路发展的诸多难题依旧摆在大家面前,再加上当下国际环境中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若是希望整体国力依旧稳步前进的话,就必须保障后方能源提供量的稳定性以及国际经济进口贸易的牢固性。

但依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自身的石油等矿产能源还大多依赖于向中亚地区的国家进口,所以每年庞大的资源运输工程便成为了一道难题

曾经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本应是解决中国外贸与能源运输问题的最重要的通道。

然而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国原可通过马六甲海峡获取的低成本运输路线却变成了一条时刻充满不确定性的危险道路。

为摆脱这种遏制,我国在马六甲困局中设法破功多年,从各方面中寻求新的解决方式。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及西部深度发展政策的实行,新疆在这盘有关中国的资源贸易棋中的作用就逐渐展现了出来,或许马六甲海峡的难题也会由此迎刃而解。

“海上生命线”——马六甲困局的产生

都说马六甲海峡重要,又常讲到马六甲困局,这些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也是东亚到西亚的交通要道,还连接着亚、非、欧以及大洋洲等世界道路要塞,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

长1000多千米,最宽处可达370千米的马六甲海峡正处于赤道无风带,内部海面一向风平浪静,水流缓慢,对于海运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通道,在运输方面的航行历史也已达到了2000多年。

其次对于一个国家的贸易运输而言,路线成本也是个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公元四世纪,在阿拉伯人开辟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经商航线后,马六甲海峡就成为了各国海上贸易船只行驶的最佳航道。

之后伴随着十八世纪苏伊士运河的贯通,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航距大大缩短,马六甲顺势变为了世界上最吃香的海峡之一。

由此西亚地区作为全球能源的供应中心,在向外界运输时考虑到最短路径距离与成本优势的关系就将马六甲海峡视为了海运方面的绝佳路线。

对于中国而言,除去优越的地理位置、路线成本等因素,马六甲海峡还是整个国家 “海上生命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每年中东地区向我们提供的石油总量中将会有80%经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

可以说,在排除霍尔木兹海峡这一辅助通道的情况下,马六甲路线的畅通与否对于中国能源运输的质量、速度、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大致了解到马六甲海峡地理优势以及中国对它的依赖后,也就不难理解马六甲困局产生的原因了。

处于贸易物资节点的马六甲自然而然地会成为美国虎视眈眈的猎物,早在1986年,素来霸道的美国就将马六甲地区列为必须控制住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

并在之后的部署中利用军队优势在新加坡海军基地设置军舰。有专家称,美方对马六甲强势的控制就如同它会“随时扼住亚洲的咽喉”一般危险。

除美国的干预外,亚洲、非洲一带的国家也在马六甲地区周围观望着,这块肥肉让人垂涎。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局势的复杂恰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在石油运输和经济贸易路线上我国受到了极大遏制,且一时难以打破。

打破僵局的尝试

因此,为降低自身对海上运输通道的依赖性,缓解“马六甲困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国在近些年间努力寻找着能源供应多样化的渠道,试图寻找到另一番资源输送与产业供应开发的天地。

如今我国在不断探索中,已大致找寻到另外近10条可实行的能源传输道路,如中俄,中哈、中亚、中缅等已经建设完工或是正在建设的4大能源输送管道。

在这些管道中,我国与缅甸合作修建的中缅油气管道格外具有借鉴性。

基于对之前开发的管道的研究,中缅管道将能源从缅甸皎漂港运输到中国西南地区,可以完美地避开马六甲区域以及西方国家的干扰,并且也遵循着短距离,低成本的运输理念。

这是我国打破僵局的一大尝试,但此条路线依旧不能排除印度的威胁性。

最让人感到焦虑的是,中缅、中俄等另外的输送道路即使是在完全建成之后,也只能将中国经马六甲海峡的原油运输量从当下的80%降至60%,和总量相比,中国实在是无法彻底摆脱困境,可谓治标不治本。

中巴经济走廊——新疆破局作用的逐步凸显

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我国开始由此深入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并开始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来结束能源运输受到他国干预的难题。

目前中国已投资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希望借助它靠近波斯湾以及中东地区的位置优势一举打通经济走廊,届时石油便会不受干扰,一路运输到中国的新疆喀什地区,彻底打破马六甲运输桎梏。

这样一来,新疆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接收方面,成了我国资源贸易棋盘中的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从能源接收再到向国内运输的关键要道。

站在中巴经济走廊的视角上来看,这条为摆脱中国马六甲海峡困局的战略部署道路,不仅仅只承担着能源输送的作用。

更重要的视点还聚焦在中国经济建设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为改变我国“东重西轻”的经济格局,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衍生计划之一。

提到西部,身处西部重地的新疆在这时的作用又逐渐体现了出来,所以在具体谈论新疆对中国破局马六甲的整体重要性之前,不妨先深入了解这个宝地一番。

中国的陆地运输生命线

约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周围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土地接壤,是通往中亚、南亚、西亚与欧洲的重要陆路通道。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在世界地理中拥有着绝佳的地缘优势,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被称为“亚欧大陆腹地”。

在内部地理开发上,中国为将中亚战略部署得更加完善,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新疆铁路建设的发展规划。

2020年后,我国已大致形成了向东发射的4条(新藏线、青新线、兰新线、哈临线)出疆通道,向西发射的4条(中巴铁路、中吉铁路、兰新线西段、精伊霍铁路)出境通道,试图将新疆铁路打造成一条完整的、内外兼并的资源运输路线。

在介绍完新疆卓越的连通特性后,估计大家会由此联想到了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马六甲海峡。

如果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那么新疆在经过完全地利用开发后便是专属于中国的“陆地运输生命线”。

作为破局者的关键优势分析

如今中国发展的经济体量已经大到让世界各国都难以想象,为完全消除马六甲对我国遏制造成的影响,我们的领导者们并不会只盯着如何建立新的代替运输通道一个方面来制定战略方针。

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到中亚战略的实行,中国一直计划着在依托新疆优势的情况下彻底盘活自身在亚、非、欧大陆中能源运输和经济贸易的一盘棋,由此寻求到最广阔的生存空间,所谓“治本”。

在这一计划中新疆作为破局者有着无比关键的优势:

1.自身优越的资源储量。众所周知,新疆是中国的资源储备库,当地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棉花等优质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随着近年来对新疆开发程度的加深,中国已在这块宝地中获取了几十吨铁矿石的储量,并且其他矿产资源的探索数据还依旧在不断上升。

2.能源接收并向内运输的节点通道。上文中已将新疆向内、向外的运输道路以及其与各国接壤的地理优势向大家大致介绍了一遍,再回到新疆在中巴经济走廊中起到的接收者作用中来,就能够十分明晰该地破局马六甲困境的直接要素了:

中巴建立的经济走廊将大部分能源运输绕过西方及印度等敌对国家,由新疆承担起接收作用,依托向内的铁路运输路线将资源往中国内部输送,完美地避开了马六甲海峡。

3.能源运输的安全保障。除在中巴经济走廊中有着承上启下的用途外,新疆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高。

新疆地区向外建立的出境铁路将通往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开辟新的能源获取途径,这一目标实现后美国希望由“马六甲困局”造成的能源围堵现象也就将不复存在。

更让人振奋的是,如果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照此紧密发展下去,中国与中亚地区会大概率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

比起之前一切的不确定性,我国在新疆布下的网络将会使自身能源运输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可谓是一劳永逸。

从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式来看,不外乎是资源自行加工与出口通道两种模式,前者是为了给国家留以后备保障,后者则为对外开放贸易的产物。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长期的遏制即是拿捏住了资源加工与出口通道的两处短板。

但新疆却恰好凭借天然的地理、资源优势,在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导向下一举破局马六甲,并且还实现了更广、更深的发展目标,不由得让人佩服中国力量。

文/赵贺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