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刊登文章指出一个现象,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后,几乎整个印太地区的国家,包括所有东盟国家都与中国站在了一起,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西方的观察家试图从这个现象中描画出北京愈发强硬的剪影,却无视一个基本的常识:东盟地区不欢迎冲突与战争,和平与发展才是众望所归。
现年97岁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直言不讳地将台海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归咎于“美国的挑衅”,并敦促东南亚国家向中国靠拢。
马哈蒂尔同时指出另一个常识:“中国的哲学与西方不同,不是征服和占领别国。中国没有入侵我们,他们投资于我们。”
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的经济依存度持续加深,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根据商务部8月29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双方贸易额达到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中国和东盟已成为相互投资最活跃的合作伙伴。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更让人印象深刻。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指出,去年12月开通的中老铁路,带动了老挝的旅行热,累计运送当地旅客70多万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老挝计划投资部发展研究所所长拉萨蓬博士表示,这条铁路具有吸引外国投资的长期潜力,“我们将把这条铁路当作经济走廊,将老挝与东盟和中国连接起来”。
肉眼可见的利好,让邻国菲律宾的学者发出“再不加快和中国合作就要落后了”的感叹。菲律宾国际关系学者奥斯汀·翁在《马尼拉时报》网站撰文指出,老挝、印尼、越南、马来西亚都正在从和中国的铁路项目合作中获益,那些西方式关于“债务陷阱”的说教,只是在延误菲律宾的发展。
30年前,还是阿肯色州州长的比尔·克林顿在当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提出一个常识性的口号:“重要的是经济”。
然而,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大搞对华经济脱钩,到拜登政府野心勃勃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猛砸2800亿美元对华发动“芯片战”,抛弃常识的美国,一意孤行围堵中国,却依然没有换来美国经济的满血复活。
瑞银集团在8月底向客户发布的报告称,美国经济在明年夏天进入衰退的可能性已攀升至60%。前美联储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则直接发出警告,美国经济的衰退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要避免这种情况,美国需要一个“奇迹”。
反观中国和更多的亚太国家,选择携手合作,让亚太地区成为互利共赢的大舞台,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新空间、制造新奇迹。
根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7.5%。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预测称,到2030年,RCEP有望为成员国带来5190亿美元的出口净增长和186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净增长。
就在克林顿提出他著名竞选口号的同一年,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中国南方也说出一句相似的常识:“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世界大势的当下,“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排挤,发展还是倒退”,也是一个常识之选。中国和我们的伙伴已经做出了明智之选。
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头条号,及时获得来自南海、海洋、东南亚的权威、有价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