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扎克伯格,在过去的两周,他的名字一直在各大媒体的热搜榜上高居不下。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对他非常的熟悉,小圈儿也一直视他为偶像...
这位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英年才俊在20岁时创立了Facebook(脸书),之后他辍学潜心研发,只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2004年至今)便将Facebook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传奇的创业经历,很多人都把他比作“盖茨第二”,而他本人也是数次荣誉加身——
2008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保守身价135亿美元
2010年,被选为“2010年度全球风云人物”
2016年,福布斯公布全球富豪榜单,马克·扎克伯格个人财富为446亿美金排名第六
2017年,《福布斯富豪榜》发布,马克·扎克伯格以净资产667亿美元排名第六
但就是这样一位光环笼罩的明星级人物,最近终于尝到了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滋味。
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让一向低调马克·扎克伯格,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而“泄露”丑闻生的连锁反应呈现持续发酵——
Facebook市值缩水
小札个人财富缩水
大多数公众已对Facebook隐私失去信心
甚至有网民在Twitter上发起“删除Faebook”行动。不仅如此,该事件还被牵扯出公司曾经影响美国大选这一重磅新闻,双重打击下,迫使“脸书”正在面临重要的生死关头。
政治咨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剑桥分析)前雇员克里斯多夫·怀利近日爆料,称“剑桥分析”曾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利用Facebook上5000万名(几乎是脸书美国活跃用户总数的1/3,美国选民人数的1/4)用户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读心有术”向这5000万Facebook用户发送“专属”政治广告,从而左右选民投票,成为继希拉里“邮件门”之后,美国政坛的又一惊天丑闻。
数据是如何被泄露的?
据悉,数据泄露的源头,正是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Aleksandr Kogan于2014年推出的一款名为“这是你的数字化生活”的APP,向脸书用户提供个性分析测试,该应用的推介语就是“心理学家用于做研究的APP”。当时下载该应用的脸书用户就有27万名。
据了解,该款APP会搜集用户的住址、性别、种族、年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人际关系网络、平时参加何种活动、发表了什么帖子、阅读了什么帖子、对什么帖子点过赞等信息。如何通过27万名用户,获取5000万名用户的数据呢?
首先,要在脸书上发布广告,以“有偿心理学研究”为名,用少量奖金诱导美国的脸书用户下载这款应用软件,且用户必须拥有185名以上的好友才能参与这项有偿调查;其次,在亚马逊旗下网站“Mechanical Turk”和“Qualtrics”上参加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末尾,再请求用户同意该软件查看其脸书资料;最后,点击“同意”后,该款APP开始搜集用户本人及其好友的资料。注意!软件查看的用户资料不仅是本人,还有其至少185名好友的资料,也就是27万×185=4995万(名正言顺so easy)。
“剑桥分析”公司未征得用户同意便搜集了Facebook超50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用来建立模型并分析其政治偏好,以便在2016美国大选期间针对美国选民投放精准的政治广告,这也是“剑桥分析”2013年成立之初的目的所在。该公司曾从亿万富翁、共和党的大金主罗伯特·墨瑟那里获得1500万美元的投资,而特朗普竞选团队在大选时曾聘用过“剑桥分析”公司。
“剑桥分析”公司隶属于对冲基金巨富罗伯特·墨瑟SCL旗下的数据分析公司,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战略顾问和2017年8月以前的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曾是剑桥分析公司董事,前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2017年8月披露自己曾是该企业的顾问。墨瑟和班农的想法是将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的概念融合到“信息行动”中,然后用在美国选民身上。
此外,Facebook通过其独创的“like”机制(点赞),可以透露出很多连家人朋友都不知道的隐藏信息。Facebook内部一直通过分析点赞行为,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剑桥大学心理测量学中心,则可以从用户点赞过的帖子、新闻,分析出每个人的性别、性向、宗教信仰、性格、政治理念、会给哪位候选人投票等。
实际上,剑桥大学心理测量学中心原本是拒绝与“剑桥分析”合作的,直到公司私下找到了开发“这是你的数字化生活”APP的亚历山大·科根,一名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俄裔美国人。重点来了,在科根的帮助下,罗伯特·默瑟出资1500万美元创办的“剑桥分析”公司,并聘请班农担任副总裁。
令人惊讶的是,除与特朗普团队合作外,“剑桥分析”还参与了美国和英国的数十场政治活动,如英国退欧公投、参议员泰德·科鲁兹2016年初选等。可以说,此次Facebook真的是引火烧身了。目前,克里斯多夫·怀利的 Facebook账号已经被封,“剑桥分析”公司也因涉嫌非法保留用户数据而遭到公众的质疑,其Facebook账号也被禁用。
对于普通人影响有多深呢?
而对个人,大数据的存在可以掌握每个人的年龄、爱好、地址等,掌握了这些“隐私”,就可以用一些“特殊手段”对目标展开行动,如果坐在屏幕前的是不良分子,那么造成的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举个很日常的例子——
美国一中年男子投诉连锁超市Target,因为该超市给自己未成年的女儿投递孕期用品广告。几天后,这个父亲出来道歉,原因是女儿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怀孕了。Target的系统只是根据该名男子女儿近期的消费记录就分析出她有怀孕的迹象。
换句话说,个人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比你更了解自己。由此可想而知,比Target拥有更多用户,手攥更多种类更大数据样群的Facebook,能从自己的用户数据中分析出多少更精准更可怕的东西。
扎克伯格和他的“社交帝国”已经摇摇欲坠。
必须承认,大数据是一份高额,甚至无价的资产。
在未来,谁能掌握大数据,谁就能掌握主动权,而有了主动权,就可以悄无声息地“为所欲为”。
所以,小伙伴今后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数据。对于一些APP、软件的授权都要谨慎地阅读权限内容,以免中了他人的圈套,成为了别人的“盘中餐”。
无论是多大的产业,在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后,都会变得单薄脆弱,人人喊打。
这次的Facebook事件也再一次警示了那些对于利益图谋不轨的人们,利用大数据的“漏洞”去窥探他人隐私,最终只会“损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