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陆海军对立究竟给二战时的日本挖了多少坑

2011年日本上映的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中,开头的片段是一队日本陆军士兵包围了日本海军省,并举起步枪瞄准了院子里的日本海军,院子里的海军官兵则紧张不已。虽然这只是个电影桥段,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战之时日本陆海两军对立乃至对抗的史实。

日本陆军士兵端枪瞄准了海军省大院

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共同发起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共同把整个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推入了毁灭的边缘。表面上都在天皇的领导之下共同为帝国而战,然而日本的陆海两军却长期不和,互相视对方为对手乃至仇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里面不同军种有竞争是很正常的,但是像日本陆海军那样接近水火不容的,可能也就地球上独此一家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明治维新后开始的陆海军对立

在幕府时代,日本的军权一直被幕府将军所掌握。而在“倒幕运动”的过程中,倒幕军队还是以萨摩、长州两藩武士为主,各藩军队的实际领导人还是藩主。天皇一直没有直接掌握军队。

日本倒幕四大藩的位置

之后,在“大政奉还”的口号之下,实力最强的萨摩、长州两藩决定联合主动交出所有军队,组建天皇近卫军。之后,萨摩、长州两藩轮流掌握日本实权并相互斗争。由于萨摩藩专注于海军建设,逐渐成为海军的主导,海军决策层、高级将领都为萨摩派;而长州藩占据陆军主流,陆军决策层、高级将领都为长州派。

萨长两派在历史上积怨甚多,七卿流亡、禁门之变等事件让两派积累了深仇。而两派执掌实权以后为了各自利益更是斗争激烈。由于两派的矛盾根深蒂固并且均有强大军队作为后盾,这一矛盾从天皇到内阁无人能够调和。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陆军和海军不对议会和内阁负责,而天皇名义上拥有最高统治权但实际控制权有限。导致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为了各自利益而自行其是,实际上凌驾于政府之上。尤其是陆军,军国主义气氛狂热,逐步把亚洲拖入战火的深渊。

1870年10月,日本大政官发布文告规定海军采用英国式的军制,陆军则采用法国式的军制。普法战争以后,日本陆军转而采用德国军制。英国注重海上的绝对霸权,德国注重建设强大陆军。日本以一国之力偏要同时学习两个强国,结果很容易就弄成四不像。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认为自己才是国家力量的中坚,互相看不上对方且互不相让,这样在国家战略上达不成共识,最终在二战时酿成了灾难。

战略上:互相对立各有假想敌

任何国家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明智的政治家总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国力选择最适合本国的道路。因而我们看到英国一直专注于海洋霸权,二战早期的德国之所以所向披靡,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当时法西斯政府的明确战略设计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反观日本,二战前夕,日本在对外扩张在战略上一直存在“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两条道路之争,这也是陆军和海军对立的集中表现。

日军铁蹄几乎踏遍了所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

“大陆政策”指的是占领中国后,继续向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扩张,打败苏联进而称霸欧洲,这是陆军制定的战略目标,陆军的主要假想敌是苏联,然后才是英美。而“海洋政策”恰恰相反,是指占领中国后,向东南亚太平洋方向扩张,占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这是海军提出的战略主张,海军的假想敌主要是英美,然后才是苏联。

由于陆海军之间在战略上对立,广田内阁被迫向陆海军相互妥协,确立了“二元化”军事战略,南北并进,但这导致了日本极其有限资源的分散投放,有战略等于没战略,无非是两头不得罪而已。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北进”又出现争论,当时陆军内部有一股声音要求配合德国,夹击苏联。不过海军反复强调“南进”战略的重要性,加之当时陆军内部也有一股声音认为与苏作战胜算不大,所以进攻苏联的计划没有最终实施。

“南进”与“北进”的战略之争反映了陆海军的不同利益。如果北进,无疑陆军尤其是关东军是主要力量,国家资源会更多地投入陆军;如果南进,面对广阔的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将需要更多的舰艇,海军将成为主要力量,资源也将更多地投入海军。

另一个反映日本陆海军战略之争的议题是是否建立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1938年7月,德国向日本提出强化德日防共协定的建议,希望建立以德意日三国为主,既针对苏联,又包括防御英、法、美三国在内的军事同盟。这一方案契合了日本陆军的“大陆政策”,得到日本陆军的大力支持。然而这一方案遭到了日本海军的强烈反对。

以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为代表海军高官认为,日本80%的战略物资都要从英、美控制区供应,“三国同盟”会使日本与美英关系愈发恶化,而日本跟美国开战是毫无胜算的。

陆海军在这一全局性问题上针锋相对,后来日本内阁不得不出面调解,此后,陆、海军前后针对该问题又协商了70余次,也未能够达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一开始提到了日本陆军士兵举枪瞄准海军省大院,就是直接受陆海军这一战略矛盾而引发。

军备上:互不合作盲目争抢资源

二战之中,日本的一大奇观是陆海军各自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接近于完整的工业体系,陆军造出了自己的航母和潜艇,海军造出了自己的坦克和装甲车。而在作战飞机上面,双方则各自发展了大量机型。这种各自为政、拒绝合作与协调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二战之时,为了在海上运输时不至于受制于海军,日本陆军成立了一只“晓部队”,专门搞海上运输。为了保卫自己的海上航线,日本陆军还搞了一堆航母,包括“神州丸”、“秋津丸”、“熊野丸”、“山汐丸”等。而日本海军,为了执行陆地攻击任务时不受制于陆军,自行开发了特二式内火艇两栖坦克、短十二厘自走炮、九三式装甲自动车等。

秋津丸——日本陆军打造的护航航空母舰

据战后研究,日本在二战中未能研制出一种高效的雷达,也要归咎于两军之间的争斗。美国的雷达专家们在一份战后的报告中指出:“日本的军事首脑们必须受到严厉的批评,他们使陆军和海军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工作一直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日本缺乏拥有足够技能来从事雷达研究的科学家,然而他们竟然还坚持在两军中进行各自为政的秘密研究,企图用不到一半的人来完成全部的任务,这种事倍功半的方式真是愚蠢到了极点。”

在飞机工业之中,日本陆海军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并且互相竞争。民用经济计划制定者藤原银次郎在对飞机工业进行调查之后指出,到1943年,尽管日本已拥有年产53000架飞机的生产能力,但实际上每年的生产数量连10000架飞机都不到。

日本零式战机 欠下亚洲人无数血债

对此,他的解释为:“陆军和海军出于竞争而小题大做,但他们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成果。他们拥有规模宏大的工厂和相当精良的机器,但是每当陆军建一个大的工厂,海军马上也会建一个。他们只顾着盲目攀比,却很少考虑到实际效率。”这种浪费行为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在那些用来制造飞机的宝贵铝材中,只有55%确实变成了飞机,而余下的部分全部被作为废料倒卖进了黑市。

除了各自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且互不合作这些愚蠢的行为之外,日本陆海军对于资源的争夺也极其激烈,就算自己不需要的资源也绝不轻易让给对方。

日军有一个奇怪的战争安排:被占领地区的资源的分割情况是由最先占领该地区的军种决定。日本陆军在攻占荷属东印度上面出力最多,之后陆军掌握着最主要的油田,还握有6座大型的炼油厂,拥有了前荷兰属地中85%的石油资源。这样海军能得到的就所剩无几了。

然而,从需求上来看,由于日本陆军机械化程度低,石油主要是用于自己的航空兵,对石油的需求并不多。而海军则不一样了,海军舰队可是实实在在的油老虎,没有石油则寸步难行。

为了满足自己的石油需求,海军不得不采取了非常手段,它威胁说,如果陆军不分给它更多的石油,它就要扣留发往日本的所有油轮。面对两军剑拔弩张的态势,日本政府被迫成立了一个陆海军石油委员会来解决分歧,然而并没什么用,陆海军对这个委员会都不买账。

日本战列舰“伊势号”

由于既有美国的石油禁运,又有陆军的从中作梗,日本海军长期得不到充足燃料,这也注定了其失败命运。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海空大战中,有一个日本舰队其实就在附近,但苦于燃料不足而无法参加战斗。由于不会受到来自海面舰船的攻击,美国航母发动了“电击行动”,随心所欲地遣出和召回作战飞机,日本海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后来,在莱特湾战役中,从日本本土紧急赶来赴援的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最终还是没能赶上关键的战役,原因还是燃料不足。

战术上:互不配合,互相欺瞒

日本陆海军不仅在军备上互相竞赛、资源上互相争夺,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也是基本上独立作战,很少有相互配合,乃至互相封锁军事消息,不管对方的死活。

举一个例子,日本陆军在攻克新加坡后,缴获了英国先进的雷达,然后封锁了消息,自己拿回去研究了。而蒙在鼓里的日本海军还只能继续用落后的雷达,在海上遭到换装了先进雷达的美国海军的吊打。

海军坑陆军的事儿也做了不少。1942年初,日本海军在陆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秘密建设机场。这一行为迅速招来美军的进攻,而当美军在1942年8月占领瓜岛机场之后,束手无策的海军被迫向陆军寻求增援,但又拒绝向陆军提供瓜岛的详细信息。日本陆军对瓜岛的形势以及美军的状态一无所知,派出了仅有两千人的一木支队前去夺回瓜岛,结果遭到惨败。

再比如,日本海军掌握着油轮的垄断权,但陆军建起了自己的造船厂,拥有自己的海运业务。陆军的航运总部在宇品,海军的航运办公室则在横须贺,双方从未交换过关于船只启航、路线、装载情况以及到港时间等信息,甚至连发现敌方潜艇这样的事也互不通知。对日本陆海军来说,对方获益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而对于对方的失败一般都是幸灾乐祸。

中途岛海战 美国大胜而日本惨败

日本陆海军的互相欺瞒到了什么地步呢?为了各自的利益连首相、天皇都能骗。大家知道,中途岛海战中,美国大胜而日本惨败,这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而这场海战之后,日本海军高层极力隐瞒真相,反而在国内宣传大获全胜。陆军大将出身的日本时任首相东条英机直到海战一个月以后才知道真相,并且始终不知道详情。

二战结束后,东条英机在反思陆海军难以合作这一问题时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不能一致行动。肩负一国命运的首相,在没有统帅军队权限的国情下,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这样的统帅,以及陆海军的明显分歧,分别成为难以合作的原因。作战上的完全统一,直至最后也未能实现。”

东条英机战后遭审判

后记:

在得知阿留申群岛的大败后,裕仁天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他天真地问他的侍卫官:“难道海军和陆军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如果他们之间存在摩擦的话,那我们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天皇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