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第7届东盟—美国领导人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上出现了十分尴尬的一幕。
外媒报道的视频显示,东盟10个成员国的领导人中,只有泰国、老挝和越南领导人出席与美国的峰会,其他7国只派了外长。外长们坐在本来为总理预留的座位上。现场一名记者对此提出质疑:为什么只有3名领导人出席?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此次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缺席,他派商务部长罗斯和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出席。舆论认为,此次是华盛顿参加该系列峰会以来的“最低级别”。受到冷落的东盟各国只能对等回应。
“对等”安排
面对记者的质疑,泰国外交部发言人桑迪皮塔克斯证实:其他领导人没有出席。
有领导人出席的3国中,泰国是东道主,越南是明年的轮值主席国,老挝目前是东盟与美国关系的协调国。
上周,“特朗普再次缺席东亚峰会”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2017年,特朗普虽然参加了在马尼拉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但是没有参加完整的东亚峰会,而是提前走人。
201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峰会,特朗普直接“甩手”交给副总统彭斯,自己去了欧洲。
今年,特朗普干脆派出“降级代表团”参加。面对美国的接连冷落,东盟今年也不再客气了。
这也不能怪东盟国家不给面子,因为出席这次会议的,除了作为特使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级别最高的美国官员也只有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大多数东盟国家来说,派外长出席算是“对等”安排。
面对美国的一再冷落,东盟国家领导人早就琢磨出其中的深意。
2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发言时表示,东盟10个成员国应该利用其6.5亿人口市场的影响力,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以确保在贸易保护主义时代得到公平对待。
马哈蒂尔称,“我们可以做特朗普所做的事情。他不是一个友善的人,但我们可以借鉴他的做法”。
除此之外,知事注意到,杜特尔特曾不止一次公开叫板美国,他说,美国丝毫没有荣誉可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则表示,如果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那亚洲国家将会非常不高兴。
“让特朗普难堪”
美国出席东亚峰会的官员级别真的是一年比一年低。在外媒眼中,与会代表身份级别的降低,也是特朗普政府向东盟国家发出的信号。
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10月29日报道称,过去的东盟峰会,代表美国出席的都是总统、副总统或国务卿,而代表团降级“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美国对亚洲承诺的质疑”。
面对东盟强硬的回击,美国代表团有点慌。
奥布莱恩在峰会上向东盟10国发出了特朗普的“邀请”。他大声朗读了特朗普来信,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去美国参加特别峰会。
美国看似放低了姿态,其实,细细品味,这依然是怠慢东盟的态度。也就是说,特朗普没空过来开会,想见特朗普,欢迎组团去美国。
同在曼谷出席峰会的罗斯则为美国的亚洲战略辩护,他说,特朗普仍然“完全致力于印度太平洋地区”。他还说美国这样的参与度“已经非常非常好了”。
不找补还好,一找补更显得美国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关于特朗普缺席峰会的原因,泰国媒体还曝出了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曼谷邮报》援引一名匿名外交官的话说,美国曾向东盟外交官表达担忧,认为其“故意用部分抵制来让特朗普难堪”。这名外交官称,美国对东盟表示“我们对这一明显的决定极为关切。”
缺席,是不是特朗普表达不爽的一种方式呢?
同时,知事注意到,特朗普并非特别忙。据《洛杉矶时报》4日报道,当天,美职棒新科冠军华盛顿国民队造访白宫。日裔捕手库尔特·铃木清上台讲话后,他面对欢呼张开双臂,特朗普则绕到他身后,先是双手搭在铃木清肩上,然后一边喊着“我爱他,啊——”一边将双手环绕在铃木清的胸口。
这一幕让美媒嗨了,因为像极了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镜头。
“有力回应”
尽管被东盟回以同样的“冷落”,美国还是在峰会上咄咄逼人,甚至试图挑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罗斯无端指责中国的南海事务,声称中方在南海使用“恐吓手段”,试图阻止东盟国家开采海上资源。
4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对此回应称,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美方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国,应当充分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而不应对南海事务指手画脚,不应在南海地区兴风作浪。
耿爽表示,与会的东盟国家领导人还一致认为东盟—中国关系是东盟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我想,这是对美方挑拨离间企图的有力回应。”
事实也正是如此。知事注意到,与美国与东盟的相互“冷落”相反,中国与东盟则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4日,为期两天的第3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曼谷闭幕。会议期间,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明年将签署协议。
经历数年谈判的RCEP如今能取得进展,中国的作用和智慧不可或缺。
分析认为,这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都将是重大利好,将促进整个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给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强大推动力。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在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必将更加密切,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