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大选:执政党占优,在野党仍有化身“黑天鹅”的机会

马来西亚即将在5月9日迎来第十四届全国大选,近1500万合格选民将选举出新一届政府。不少民调(包括默迪卡民调中心)和媒体(包括路透社、彭博社)都预测国民阵线(执政党,由巫统、马华、国大党、民政、土保党、人联党组成,以下简称“国阵”)依然会继续执政。尽管执政党确实有一些优势,在野党联盟则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这届大选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值得我们观察。

在野党联盟的不利因素

这一届大选前夕,相较于第十三届全国大选有了许多不利在野党联盟(由公正党、行动党、土著团结党、诚信党组成的希望联盟,以下简称“希盟”)的条件,其中包括:

选区划分法案的通过

在选举前最后一个季度的国会通过了选委会提出的最新选区划分议案,议席依旧保留222个,却有98个国会议席的边界大改变。新的选区划分仍没有纠正选区划分不均及选区划分不公的问题,即没有尽力缩小各议席的选民人数差距。马来西亚只有30%的人口居住在乡区,但是乡区的国会议席却占了一半以上。本次选委会选区边界更改反而将更多的同一种族集中在了一个选区,对于传统上在混合区得票高的在野党显得不利。

投票日定于星期三

这是选委会自1999年以后,再度把选举日放在工作日周三(后宣布选举日当天为公共假期)。星期三不靠近周末,一般相信这届投票率会不如往届。上一届大选投票率为84.84%,是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投票率最高的一次。由于在海外及在新加坡或巴生谷等城市工作的选民被视为是在野党的 “潜在支持者” ,低投票率可能会影响在野党的得票。

希盟与土团党注册未获通过

前总理(也是这届总理候选人)马哈蒂尔所领军的土著团结党在选举前一个月,被社团注册局以“未在限定时间内提交指定文件”依据法令勒令解散。这使得缺少了一个成员党的希盟无法注册为“联盟”,这不仅意味着土团党的候选人只能以“独立人士”的身份上阵,还使得希盟无法像国阵各成员党那样使用统一的旗帜,最后不得不决定在大选时统一使用“公正党”的旗帜上阵。这样一来,选票上就只会出现公正党的名字而无希盟其他三党。这三党还得花费精力说服党内基层与选民接受及认清楚新的旗帜。

在土著团结党被勒令解散后后,希盟领导层决议统一以公正党旗帜上阵 《当今大马》 图

“反建制”风减退

相比前两届大选,这届大选在野党面对的是更成熟和更挑剔的选民。槟城首长买便宜房屋案件与海底隧道事件尽管未有最后定论,但也部分动摇了在野党“清廉”的政治形象。此外,在野党近来办的政治集会如“净选盟5”与“爱国锄盗”集会人数也比以往减少很多。上一届大选在野党斩获那么多议席全靠有效的投票动员,原本亲在野党的中间选民此届可能不会转投执政党,但或多或少会降低他们出来投票的激情。

执政党保有的优势

尽管执政党国阵面对多起贪污舞弊案的质疑,也面临前总理的挑战,纳吉布领导的国阵在这一届大选中仍保有一些优势:

马来西亚宏观经济稳健成长

2017年马来西亚经济成长达5.7%,是三年以来最高。由于出口、制造业和油价有所复苏,在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起到促进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增长作用的背景下,穆迪预测今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分别调高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为5.2% 以及 4.7%。

援助金的发放

国阵政府通过每年支出数十亿马币的援助金照顾许多中下收入人士与家庭,减轻40%低收入群体的负担,提供许多在房屋、教育、医疗、日常用品上的津贴与补助。如2018年首期一马援助金(BR1M)的受惠者就达到了720万人。

大型发展计划的成功实施

纳吉布推行了许多大型的发展与基建计划,如通过全国公共交通大蓝图的规划,在巴生谷发展捷运MRT、LRT、BRT计划、建设东海岸铁路ECRL等计划衔接全国交通系统;推行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项目,打造国际主要金融、贸易及服务中心,改善马来西亚国际金融环境;提出2050国家转型目标,计划在未来30年成为全球20顶尖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改革行动。

正在兴建中的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与1990年代马哈迪兴建的双峰塔形成强烈的对应 图片来自网络

乡区服务到位

巫统(马来民族同一机构,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编者注)上届大选所赢得的88个国会议席中,有66席是乡村选区。这是由于国阵地方组织长期以来深耕民众,他们的地方支部存在悠久及执政党资源的优势,能为乡村选民提供非常有效的关怀和服务。这是以城镇地区为重心的在野党所缺乏的。

本届大选的几个看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这一届大选仍有几项看点:

伊斯兰党“搅局”分散谁的选票?

伊斯兰党在2013年选举中赢得国会21席,在州议会赢得了85席。本次大选伊斯兰党在失去盟党的助力下,在混合区是否能保持上一届的成绩?失去伊斯兰党助力,希盟能否夺取雪兰莪州政权?作为在马来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伊斯兰政党,以非国阵非希盟的第三势力参选究竟会影响多少选票?被分散的选票会导致哪一方胜出是值得关注的。

另外,伊斯兰党的得票率也可作为一种参考指标,即较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在马来西亚究竟有没有市场?有时评分析大选最终或许可能会出现无法单靠国阵或希盟的议席组织政府的“悬浮国会”局面。若出现这样的情况,伊斯兰党如能在选举中获得15席以上的选票将可能成为本届大选的“造王者”。

马哈蒂尔效应能否带来“马来海啸”?

当下马来社会的确有“反建制”之风,但是否能构成海啸?今年高龄93岁的马哈蒂尔是马来西亚第4任总理,其23年的执政生涯使马来西亚向工业国转型,成为“亚洲四小虎”。许多中老年的马来选民是马哈蒂尔时代的受惠者,或许会缅怀马哈蒂尔时代马来西亚在国外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国内发展欣欣向荣。许多首投族(指首次拥有选举权的选民——编者注)与年轻人其成长阶段都经历过马哈蒂尔执政晚期(1998-2003年),这一时期恰好是稳定与繁荣的时期。对于在野党而言,在马哈蒂尔的带领下的希盟成功深入马来乡区竞选,突破了行动党和公正党原有只能在城区活动的局面。

上届大选38个 “摇摆区”摆向何处?

由于马来西亚选举是“赢者通吃”的制度,按第十三届大选旧有的选区划分及选举成绩,上届大选38个国会摇摆区将是这届大选朝野双方重点拉拢的对象,极有可能左右本届大选的成绩。38个摇摆区中柔佛州有7个,上届大选中执政党赢得其中6个,该州将是本届选举激烈的战场。另外一个激烈的战场是吉打州,上一届大选吉打州议席中,国阵以微弱优势执政。马哈蒂尔在担任总理期间对吉打州浮罗交怡(又译兰卡威)地区的开发有巨大的贡献,其子慕克里兹也曾经担任过州务大臣。吉打州选民历史上曾经“摇摆不定”,本届大选面对土团党等多样选择,吉打州选民是否依然会支持国阵?

经济问题对选情的冲击多大?

自第十三届大选以来,在经济问题上,纳吉布面临马来西亚通货膨胀率在2017年写下8年新高的冲击。虽然政府通过实施GST(马来西亚消费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弥补了国家财政中石油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但百物涨价的状况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虽然根据2017年底各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已逐渐复苏,但是中下层百姓对前景的情绪仍然悲观。高膨胀率、薪金涨幅低与青年失业问题或许会冲击马来社群的投票去向。

国阵是否能夺回三分之二?希盟是否会执政?

根据柔佛州行动党主席刘镇东的预测,希盟只要在西马来西亚获得100席,再加上沙巴州与砂拉越州伙伴的15至20席,就能实现政党轮替。上一届大选在野党民联(人民联盟,希盟的前身)在全马总共也只赢得89个国会议席,这一届在不包含伊斯兰党(2013年取得21个席位)的情况下,意味着要在西马多争取33席才有机会“改朝换代”,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希盟本届大选寄望“马来海啸”,希望可以争取5%至10%马来裔选票转向希盟。相反,国阵目前只缺少13个席位就能重夺国会下议院三分之二的优势。若纳吉布不能取得比上届大选更优越的成绩,恐怕会面对党内的压力。

国阵与希盟,胜负仍难料

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2017年做的民调显示,马来西亚人最关心的课题是通货膨胀而非政治。受访者对总理诚信问题和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的关注度只有区区3%和2%。显然贪腐问题对纳吉布冲击不大,希盟抨击一马的议题也只在城区奏效。

这届选举城市区以外的中下层收入的马来选民将决定国家的命运,双方都在争取他们的支持。尤其GST对这一群体的冲击最大,希盟现在以“废除GST”作为竞选宣言之一,势必将吸引部分选票。

与近年来表现稳定团结的国阵相反,原在野党联盟自2013年以来经历了各党主要精神人物卡巴星与聂阿兹的逝世、共同领袖安华被判入狱、伊斯兰党退出在野党联盟等不利事件,再到诚信党创立与接纳马哈蒂尔及其土团党重新组成在野党联盟。尤其昔日行动党、公正党与马哈蒂尔这两方“不共戴天”的政治势力为了扳倒纳吉布联手,因此许多内部问题仍在达成共识当中。但至少表面上在遇到威胁与打击时我们仍可以看到他们展现团结不计前嫌的一面。希盟能走多远,就看这届大选他们能动员多少选票。

虽然许多机构预测本届大选在伊斯兰党“搅局”的情况下国阵会继续执政,但笔者认为今天的局面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非常有可能出现黑天鹅效应。本届大选在选区划分之后更是非常捉摸不定。5月9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马来西亚籍留学生,辅修国际关系双学位。目前为北京大学东南亚协会青年智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