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要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引发的一些思考

近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修正案,有一项要求是迫使美国国务院官员向联合国提议,终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最终以96:0的结果获得通过。除了四个没来的,全票通过。由此看出,美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是不分党派的,这已经是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了,谁敢向中国表示一点好感,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个表决也不是心血来潮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一个气候条约修正案引发的。2016年,许多国家在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开会商讨制冷剂对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问题,在气候协定蒙特利尔议定书上加了一个修正案,要求用更环保的制冷剂来替代正在广泛使用的CFC类氟利昂。这个修正案就被称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

气候问题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的义务是不一样的,肯定是要对发达国家的要求更严一点。因为你们发展得早,现在的气候问题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基加利议定书和其它的气候协定一样,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了不同的时效。以2024年为界,发达国家要减少40%,而发展中国家,到2024年之前都没有限制,到2024年不准在增加并开始减少。

这个议定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什么异议,大部分都签署加入了。但是美国有意见,没有签署议定书。美国有意见很正常,当时的美国总统是特朗普,他对气候问题是出了名的反对,连巴黎协定都退出去了,为此把欧洲都给气坏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张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照片了。

后来拜登上台,重新返回了巴黎协定,民主党对于环保问题是重视的。考虑签署限制制冷剂排放的基加利修正案本来就是对民主党脸上贴金的事儿,另外这个事儿也确实有助于美国的空调制造业。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据称已经有137个国家签署了基加利修正案,那么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是不允许没有签署基加利修正案国家生产的制冷设备销售的。美国也是一个制冷设备生产的大国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市场进不去这也是个大问题啊。特别是现在全球的夏天有热得要命,对于制冷设备的需求明显地要增加,美国人能不眼红?所以推动签署基加利修正案也很正常。

就这样,还69票赞成,27票反对呢?美国在对于自己国家的利益上都有分歧,这项明显有利于美国的法案还能有近三分之一的参议院反对。而且如果不是拉上中国,反对的人更多。

之所以还有69票赞成,是因为加入了一个附加条款,那就是要求美国政府必须向联合国提议,终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个附加条款是全票通过的。然后有了这个共识,基加利修正案才69比27通过了。

美国扯上中国其实也不奇怪,美国是有一点机会就要扯上中国,刚才我们说过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美国从签署开始,就要立即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到2024年要消减40%,而中国被要求到2024只要不再增加就行。美国人就眼红了。

因为我们也是制冷设备的生产大国,凭什么中国要比美国宽松两年,这不行。这就是个借口,想要把中国拉进发达国家或是转型国家,反正不能是发展中国家,不能让中国占便宜。

其实美国并不是只看到制冷剂排放的这点便宜,把中国拉出发展中国家还能使中国损失其它的便利,增加中国的义务。比如低息贷款啥的,中国就不能享受了。国际开支方面,中国就要承担得更多,反正能增加中国的消耗,美国乐意干这种事。

至于说中国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才发展了多少年?中国还在农业社会的时候美国就普及小汽车了,这些美国都看不见,反正只要能把中国拉出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就行。

至于说美国能不能把中国拉出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这就不是美国一厢情愿的了。因为这个划分美国说了也不算,是联合国说了算。美国只能向联合国施压,要求联合国把中国开除出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对于联合国来说,它也很为难,因为谁是发达国家,谁是发展中国家,这也不是抓阄安排的,它是有一些很具体的量化指标的。

比如说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很具体的。那这些数据往上一套,中国还比不上古巴呢。

众所周知,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世界前列,但是一算人均就瞎了。你要按联合国的分类方法,中国是个实打实的发展中国家,你总不能说古巴墨西哥这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各项人均指标还比不上古巴墨西哥的中国是发达国家吧?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要么就是承认联合国自己的计算方法有问题,要么就是承认联合国负责此项具体工作的人听美国的话,这两种结果联合国都没办法接受的。所以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嘴官司,美国是过过嘴瘾而已,不是短时间就能办成的,我们不用把这个修正案的附加条款太当回事。三五年之内这都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为什么大家对美国这个表决这么不忿呢?都上热点了。我每天都看各大平台的热榜的,这就是今天的热榜内容。这就透露出了一个矛盾的心态,甚至是有些不平的心态。

中国的国力发展到今天,可以与美国在西太正面扳手腕,可以让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离了中国就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个发展中国家有这么强大的气场?能让世界老大睡不着觉?

不光是美国,实际上这些年,中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已经被发达国家有意的拿掉很多了。去年年底,欧盟加上英国加拿大等32国取消了对中国贸易的普惠制关税优惠。这就是从经贸关系的层面,发达国家已经不再认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了。对此我们也没说什么。取消就取消了吧,本来就是发达国家自愿单方面给我们的,它不想给了就算了。

还有更早的。2008年,日本就停止了对华的低息贷款,2018年所有的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全停了,理由是中国不再符合标准了,把中国看做是和日本一样的发达国家看待了。

不管怎么说,发达国家如何看中国这不重要,因为它想要如何去看你你是阻止不了的,我们只要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就行了。该打的嘴官司一定要打,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帽子我们还要再带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毕竟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们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没必要为了一个转型国家或是发达国家的虚名放弃掉自己应有的权益。

不光是我们,韩国的人均GDP都快追上日本了,今年才扭扭捏捏地带上发达国家的帽子。心里还一万个不情愿。更何况我们呢?

今天的热榜里面还有一条内容,那就是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基本上和美国声称要终止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并列了。这就显出了强烈的不平衡感。我觉得这个消息发的确实不合时宜,打开一看,果然是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吐槽。我说吐槽都是斟酌过语音的,实际上简直不能看。

如果一个外国人,从浦东机场落地,然后行程就在上海苏州转,那会给他一种什么感觉,他肯定觉得中国这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啊?这明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发达国家嘛。连美国也比不了。

但是如果他落地中国西部,然后直接到农村老少边穷的地方看一看,唉呀妈呀,这中国也太穷了。他怎么都不能相信,这就是跺跺脚地球颤三下的中国?发达到哪儿了呀?

2020年中国人拯救了全球奢侈品牌,贡献47%消费额,到了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更是进一步高歌猛进,全年又取得了37%的高速增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比达到30%。16万一辆的自行车开盘就被抢空了。一线城市一套房产上亿,成交还挺活跃,中国的富豪数量世界第二。等等吧,这些数据往外一放,谁敢说中国不是发达国家?

而另一方面,农村70岁的老人还有下地干活的,每月只有一二百的养老金。六亿人的月收入不到一千元人民币,合一百六十多美元,还比不上津巴布韦呢。谁敢说中国是发达国家?

我们之所以让人看起来像是发达国家,但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很远的距离。其实实质上就是和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是一样的。发达指的是国家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作为民众来讲,富裕程度并没有同步提升,也就是国富民强还没有做到,现在是国富民弱。

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总体上大,但是对于民众来说,谈不上大,很多消费是不属于老百姓的,我们在计算今天的鸡蛋多少钱一斤的时候,是配不上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

声明一下,今天的话题可不是引战的,大家慎重评论,不恰当的发言我是会控评的。有很多人会去计算鸡蛋涨到7块钱一斤了,但是并不存在吃不起鸡蛋的问题。而我小的时候,鸡蛋并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到的。

中国发展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矛盾,这是应该被理解的。换成谁去引导发展,都不可能是只有成绩没有缺点,那是不可能的,观音菩萨来执政她也做不到。

问题是很多,我们不用都指出来,你到街上就能看得到,以前还敢写个旺铺转让,现在连旺铺都不敢写了。变成了低价转让甚至是无偿带技术转让。不用讳言,现在是一个困难的时期。但是更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过来了,我觉得还是不能让负面情绪控制了自己,还是要往前看。

其实我们刚才说的两个问题,发达与不发达这两种感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无力消费的矛盾,归根结底就是分配的问题。其实质性的根源我觉得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分配渠道,应该是过于侧重资本类分配了,而忽略了按产出来分配。换句大家好理解的话就是,以前我们讲按劳分配,其实现在更多的是按资分配。

你拥有资产,那你在分配过程中就占据优势,比如银行业的利润总是有保证,你早早添置了房产你就跑赢了平均线。这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因为现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你融入了这个世界,你就不可能独善其身。

特别是疫情这几年,按劳分配是处于明显的劣势的,很多行业你想劳你都劳不了了。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这个根源性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快要开始改变了。我们老百姓能看到的问题,庙堂之上的人看得比我们更清楚,而且要相信,庙堂比我们更急于改变这一切。只不过他们要权衡,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需要时间,这不是三五年能改变过来的,换你也不行。不过好在,我能看到它正在改变。

新加坡的首富又换人了,以前是海底捞的张勇,现在是李西廷,都是从中国跑出去的。很多人把这种消息看成是坏事。但是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的,没有纯粹的坏事和好事。

我们要想想他们为什么跑?还不是国内的政策越来越不利于他们的财富传承吗?一个国家,如果对有钱人限制得多了,那么对谁越来越有利呢?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是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的。以前做节目我们也呼吁希望尽快出台移民和弃籍税。人走欢迎,把钱留下。这一天我相信也不会太远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那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从资源国购买原材料,用人民币在其他工业国购买商品。

人民币越国际化,我们就越不用这么辛苦和内卷。你想啊,我们要的东西,印点纸就有了,普通的老百姓哪里至于那么辛苦呢?反过来也会更加释放我们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影响力。我们甚至根本就不用发展,只要人民币的国际份额从现在的3%涨到20%,我们原地不动就会成为发达国家。

但是这一切,需要时间。在这中间,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唯有坚持。没有能力,就收缩。尽可能地开源节流,特别是在现在都困难的时期。等这段时间过去,过去了就好了。

不光是我们困难,要看到全世界都是这个熊样。欧洲那些上百年都过得比我们好的老爷们,现在还不如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