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芯国际被台积电算计,被美国封杀,该如何破局?

中芯国际作为国产芯片代工制造替代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从上市初期的400多亿人民币市值到12年市值暴涨300倍的高光时刻,这一路曲折成长的背后,聚集各种心酸故事。

2000年,张汝京开始着手创建中芯国际,在中芯国际的建厂过程中,召集来自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大量人才,筹集到10亿美金,2003年又募集了6.3亿美金。

按照张汝京的理论,“不景气时盖厂最好”,于是在2001年半导体低潮期趁机购入大量的低价二手设备,并趁天津摩托罗拉工厂经营不善,以低价换股的方式买下整个工厂。以此为基础,张汝京花了3年就建立起了4条8寸产线和1条12英寸生产线,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就实现投片试产。到了2003年,中芯国际已经冲到了全球第四大代工厂的位置,这个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2000年,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开始趋紧。台湾为了严禁高科技公司进入内地,首先拿张汝京开刀,罚款15.5万美金作为警告,并要求他在6个月内撤资,而张汝京也是毫不示弱,直接宣布放弃台湾户籍,与台湾脱离关系。

“小打小闹”过后,张汝京迎来了真正的对手——台积电,由于在建厂初期,张汝京聘请了超过100多位来自老东家世大半导体(当时已并入台积电)和台积电的工程师,这引起了台积电的警惕。


2000年底,一位在台积电担任质量和可靠性项目经理的刘芸茜收到中芯的加盟邀请,在办理离职期间,她收到一封来自中芯国际首席营运总监Marco Mora(意大利人)的邮件,邮件中要求她提供一款产品详细的工艺流程。台积电知晓后,迅速报警,扣押电脑、手机等关键证据,但是,此时的台积电并未急于“收拾”中芯国际,而是静待良机。


2003年8月,在中芯国际即将在香港上市的关键时刻,搜集好证据的台积电突然袭击中芯国际,在美国加州起诉了中芯国际,要求赔偿10亿美金,而2003年中芯的收入仅有3.6亿美金,这基本上就等于打架往死里招呼的意思。


官司拖到2005年,中芯国际已经疲于应付,选择与台积电和解,变相承认“不当使用台积电商业机密”,并赔偿1.75亿美金。在《和解协议》上,台积电的法务团队“大显神威”,设置了一个“第三方托管账户”,中芯必须将所有技术存到这个账户里,供台积电“自由检查”,从根本上限制了中芯国际的发展。


一年半后的2006年,在中芯国际准备融资的前夜,台积电再次出手,控诉中芯国际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使用台积电技术,违反《和解协议》,并在美国加州发起起诉,张汝京选择了在北京高院反诉台积电。


但可惜的是,2009年6月,北京高院驳回了中芯的全部诉讼请求,官司根本没有进入到审理环节。3个月后,加州法院开庭,台积电再次胜诉,中芯国际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在1.75亿美金的基础上,再赔2亿美金,外加10%的股份。事后,台湾媒体得意地称:“我们从此控制了大陆芯片业的半壁江山!”

在接到律师通知的那一刻,张汝京在电话前放声痛哭,第三天,他便引咎辞职,离开了为之奋斗了9年的中芯国际。

客观地说,中芯国际在创建过程中的确侵犯了台积电的知识产权,张汝京事后自己也承认:“我们做错了。”但中芯为之付出的代价,却过于惨痛···


2009年,灵魂人物张汝京离开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在制程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西南证券研报显示,90纳米中芯落后台积电1年,65纳米落后两年,40纳米落后三年,28纳米整整落后6年。

张汝京出走之后,中芯国际内部矛盾爆发,出现著名“王杨之争”。2011年6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因大股东大唐控股反对,王宁国落选执行董事。2011年7月,王宁国从中芯国际离职,2011年8月,杨士宁也选择了离职。

王杨二人相继出走,对中芯国际的损失是巨大的。在王宁国离开后,季克飞、曾宗琳等一大批中国台湾高管、技术人员也陆续出走。

加上老董事长江董(江上舟)离世,群龙无首,导致中芯国际高层动荡、陷入混乱,从而无法凝聚力量。


薪资待遇不高则是中芯国际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品利基金半导体投资经理陈启表示:“中芯国际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导致人员流失率非常高。外界调侃中芯国际是‘斯米克血汗工厂’、‘培训中心’,是一个‘四不像’的公司。像外企,又不是外企,不是国企却受到体制内的影响,但也非单纯的民企,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公司挖不到人、也留不住人。”

据中芯国际制程工程师马斯伟(化名)介绍,中芯国际工作电脑屏蔽外网,很多部门将手机直接锁在柜子里,进车间一律不允许带手机。税前月薪不足1万元,一年14薪。算上餐补,预计中芯国际普通研究生毕业的制程工程师税前年薪不超过15万元。

根据中芯国际《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8年度,公司员工流失率为22%。其中,上海流失员工占总流失员工的52.2%;30岁以下员工占总流失员工的79.3%。

中芯国际的高层肯定有人意识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但企业文化复杂、管理层内部利益掣肘等交织下,要想彻底改变非常之难”。

虽然,专利诉讼、高管变动、人员流失带来了很大影响。但对于中芯国际而言,制约其发展的痛点仍是技术。

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到2020年中芯国际已经攻克14nm工艺难关,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先进制程的康庄大道,仅落后台积电和三星。

但是,美国的一纸禁令,又将中芯国际打入冰窟,禁令对于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梦想来说,无疑是直接扼杀。中芯国际离台积电技术代差仅2代,落后约5年;对于代工企业来说,制造设备是绝对的核心,而中国的光刻机等设备,落后海外5代以上,追赶更是遥遥无期。因此,不能直接进口含美国技术的半导体设备,意味着中芯国际短期内追赶上梦想直接被冰封。

中芯国际在被美国围追堵截的大环境下,8月6日,中芯国际发布科创板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数据十分抢眼,净利暴增6倍。二季度销售额达9.39亿美元,同比增加18.7%;公司应占利润1.38亿美元,同比大增644.2%,去年同期仅为1854万美元。在盈利能力方面,中芯国际毛利率承压,盈利能力与台积电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技术拦截的情况仍能实现大幅度盈利,实属不易。


中芯国际宣布,公司与荷兰光刻机制造商ASML签订了采购协议,随着高精度光刻机在未来不断引进,以及赵海军、梁孟松,以及蒋尚义等半导体行业的超级人才的加入,势必提升中芯国际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也会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同时,国产光刻机的不断攻关成功也会带来利好消息。

其实“卡脖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摆脱之道,中芯国际的20年,走出了自我的发展道路,能否成为台积电其实不重要,我们也许需要一个具备台积电生产能力相当甚至超过的中芯国际,但更需要的是一个完全本土化的芯片巨头,在未来实现技术自主、产能自主和品牌自主。


来源:芯片视界